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探究

时间:2022-09-17 09:41:25

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探究

摘 要:文章从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出发,针对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滞后的现象,构建了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促进教师改善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52-02

一、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个方面的能力的高低可以直接决定学生今后成就的大小,直接体现高校的教学质量。实验教学科学的思维方法、突出的创新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都是影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它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高校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能,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进而推动高校实验教学的建设、改革和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也能够真实地反应教学水平[1-2]。然而高校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还处于滞后的局面,仅停留在实验课程任务是否落实,实验教学秩序是否正常等方面[3]。因此,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当务之急是创新评价理念,改革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建立先进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使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能够为实验教师指明教学改进的方向,不断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教学水平。

二、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理念

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应遵循“以评促教、以评促改、重在提高”的理念,采用多元化评价模式,使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充分发挥检验实验教学效果、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改进实验教学措施的作用。

在实验教学质量中,过程质量决定了结果质量,因此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应从结果质量评价转变为过程质量评价,而实验教学过程质量应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能力、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质量。

(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

教学质量评价可以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以学生评价、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评价多种方式进行。

1.学院督导及教学考评小组评价。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主要对实验教师的教学态度、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价。一方面,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通过深入实验课堂听课或与学生座谈,得到相关信息。对实验课程教学中,每位教师在说明实验目标、组织课程结构、强调实验所用的相关原理、方法、技术、概念等方面给予公正、准确的评价。另一方面,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对实验教学基本文件进行定期检查,对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日历、实验教案、实验报告的批阅情况等进行评价,让被评价教师能够获得有价值的、专业性的反馈,进而改进实验教学。

2.学生评价。学生主要对实验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实验教学水平作出评价。学生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与学生座谈的方式,每学期集中安排一至二次,评价时间可以安排在期中和期末。通过学生评价的结果,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实验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学生在实验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需求,并能够及早调整实验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和综合满意度。

3.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在进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工作态度等方面引导与培养。为了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要关注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除了包含实验课堂教学表现、实验教学方式等基本指标外,还应该包含实验课程之外的创新训练等方面的指标。

(三)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分为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评价指标体系与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两部分。

1.学院督导及教学考评小组评价指标体系

(1)实验课程按规定提交实验计划情况(10分)。按规定提交实验计划:10分;临时安排实验课程:5分。

(2)实验时间安排情况(10分)。时间安排合理:9―10分;时间安排较为合理:7―8分;时间安排基本合理:6分;时间安排不合理,突击做实验:0―5分。

(3)提前安排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情况(10分)。能够提前安排预习:10分;不能提前安排预习:5分。

(4)实验内容与要求讲解情况(15分)。能清晰详细讲解实验内容与要求:12―15分;基本讲清实验内容与要求:10―11分;只做投影不讲解:0―9分。

(5)实验内容安排情况(15分)。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60%以上:12―15分;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50%―60%:10―11分;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低于50%:0―9分。

(6)实验指导情况(15分)。认真指导并能迅速解答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12―15分;指导较为认真并能解答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10―11分;基本能解答学生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6―10分;不能解答:0―5分。

(7)实验报告批改情况(15分)。全部批改并详细给出意见:12―15分;全部批改只给成绩:10―11分;部分批改:0―9分。

(8)未做完实验的是否有补救措施(10分)。对于未做完实验的学生统一安排补做时间(9―10分);自行安排重做时间并向教师提交实验结果(6―8分);不再重做(0―5分)。

(9)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发生由学校认定的教学事故,课程考核按不及格处理(按50分计)。发生一次由学校认定的教学查错,考核总成绩减20分处理。

2.学生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实验课程按规定提交实验计划情况(10分)。按规定提交实验计划:10分;临时安排实验课程:5分。

(2)实验时间安排情况(10分)。时间安排合理:10

分,时间安排较为合理:8分;时间安排基本合理:6分;时间安排不合理,突击做实验:0分。

(3)提前安排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情况(10分)。能够提前安排预习:10分;不能提前安排预习:5分。

(4)实验内容与要求讲解情况(15分)。能清晰详细讲解实验内容与要求:15分;基本讲清实验内容与要求:11分;只做投影不讲解:5分。

(5)实验内容安排情况(15分)。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60%以上:15分;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50%―60%:11分;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低于50%:9分。

(6)实验指导情况(15分)。认真指导并能迅速解答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15分;指导较为认真并能解答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11分;基本能解答学生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10分;部分能解答:5分;不能解答:0分。

(7)实验报告批改情况(15分)。全部批改并详细给出意见:15分;全部批改只给成绩:11分;部分批改:9分;不批改:0分。

(8)未做完实验的是否有补救措施(10分)。对于未做完实验的学生统一安排补做时间(10分);自行安排重做时间并向教师提交实验结果(8分);不再重做(5分)。

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由学院教学督导、学院教学考评小组、学生代表分别以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然后按照学院教学督导评价分数占30%、学院教学考评小组评价分数占30%、学生评定分数占40%的比例计算出该教师所授实验课程的成绩。教师所授课程成绩按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划分等次。

学院应认真分析每名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为“合格”的教师,应督促其改进与提高,如果在下一次评价中,该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仍然没有明显改进,则责成其进行限期整改,学院根据整改情况提出进一步处理意见;对于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教师,暂停该教师的授课资格,责成其离开教学岗位进行学习整改,整改期满后,学院根据整改情况决定是否恢复其教学岗位。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改进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因此,在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完成后,如何合理地利用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就成为了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科学的思维方法、突出的创新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开展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验教学的核心。时刻关注实验教学的目标,关注实验教学的设计,关注实验教学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实际上,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应用于改进。实验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学生评价、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评价的结果,让教师能够详细地了解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促进教师积极改善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确保有效地实现实验教学目标。随着高校对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日益重视,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会反馈于教学,对建设、改革和发展实验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玲,陈明.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黑龙江教

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5).

[2]高武.基于博弈论的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

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9).

[3]崔德才.基于为确知测度模型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J].

教育教学论坛,2015,(9).

上一篇:探究遗嘱继承公证 下一篇:论如何增强企业工会女工组织工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