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的移民生活

时间:2022-09-17 09:35:20

丹江口库区的移民生活

9年前,刚到北京上大学的赵小姐在宿合的盥洗室洗手,她习惯性地一边开着水龙头一边往手上涂抹洗手液。这时她身边一位不认识的同学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她说:“你是南方人吧?”来自南方的赵小姐感到有点莫名其妙,反问道:“你怎么知道的?”“因为你不知道北京有多么缺水。”那位同学边说边伸手帮她关上了水龙头。

这是我们去河南省淅川县采访时听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发生后的第二年,中国开工建设大型跨流域调水的南水北调工程。到2014年,北京就能用上南方的水。

中国南方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0%,而北方水少,北京、天津等北方大城市的水更少。据中国国务院南水北凋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总工程师沈凤生介绍,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1/4;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人均就更少了,只有462立方,大约是全国平均数的1/5,世界平均数的1/20;而北京、天津所在的华北平原地区,人均只有292立方,是全国平均数的1/7,世界平均水平的近1/30。

为了缓解北方地区长年缺水的局面,保障北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准备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把水从南方地区调剂一些到北方来。

据沈凤生介绍,南水北调工程有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东线主要是管黄、淮、海流域的东部,江苏、山东、河北东部和天津的一部分;中线工程解决的是太行山山脉以东、东线以西的区域,包括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西线不同于东、中线,东、中线的水都是直接进入城市的供水,而西线工程的水调过来后是直接进入黄河,通过黄河,解决黄河上:中游的省份一一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的用水问题,远期还有一个大型配套的水利设施,可以往河西走廊供水。所以西线工程的范围更广一些。沈凤生说,三条线打通后,和长江、黄江、淮河、海河形成四横三纵的格局,中国境内各流域的水就可以连通了。

我们这次去的河南省淅川县就处在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起点。

淅川库区移民情

穷在老搬迁

从河南省会郑州市出发,要经过5个小时车程,才能到达河南省西南部的淅川县。它的南边是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就在这个两省交界的地方。丹江口水库是―片745平方公里的水域,它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湖泊,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工修建的大型水利设施。

因为南水北调工程,淅川县有16.2万库区移民需要迁出去安置。到2010年8月,已经有7.6万移民完成了搬迁,剩余的8.6万人在今年明启动搬迁,4个月之内全部完成。

事实上,这不是淅川县第一次大规模移民。自1959年至1978年,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淹没了洲川362平方公里土地,有500年历史的淅川县城也沉入水底,20.2万人被迫搬迁。

淅川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宜居住和农业生产,却是全国贫困县,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建设丹江口水库的20年问,这里的居民先后经历T6次搬迁。这里有近1/3的人口是水库移民,有的人家甚至是迁移过三四次的“移民世家”。

据河南省南水北调办、省政府移民办主任王树山介绍,自1959年丹江口开始筑坝蓄水,随着水位一步步提升,一部分淅川人迁移到外省,很多人因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生活条件,又偷偷返迁回来,在水库边搭建临时庵棚居住,靠垦荒、打鱼为生。因为返迁的人越来越多,当地政府将该地命名为“沿江村”,现在的沿江村130多,白人家全部是返迁移民,这次又要搬迁。留下来没有迁往外地的人,则是水进人退,一步一步向地势较高的地方后靠迁移。由于早期对移民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少资金和移民安置经验,加上未考虑到环境容量,致使后靠移民耕地不足,农民生活非常贫困,在移民搬迁安置后几十年间,国家一直拨付大量专项资金处理移民遗留问题,扶持移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盼着早搬迁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方案正式确定,丹江口水库成为中线调水的水源地,水库大坝将在原有高度上加高14.6米。这意味着,作为库区的淅川县将再次成为主要淹没区,涉及11个乡镇、1276个自然村、3个集镇和36家工矿企业。和工程方案一同确定的,还有中央政府下达的“停建令”,搬迁区内不能建房修路,不能办工厂企业,原本就落后的地方经济与中国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滔河乡的张庄村是在1971年和1973年分两批迁到现在的位置的。村长张晓军介绍,全村1940A,因为耕地不足,长年依靠政府的粮食补贴。1993年,为解决耕地紧张,全村有762人迁移至后坡镇。

如今,在张庄村,记者看到大部分人家还住着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坯房。村长家也不例外,他家的四间土坯房,屋里贴着六七十年代的招贴画,外墙都出土砖来。在他家前边有一处民政部门提供的救灾帐篷,门口几只鸡在休闲地溜达着。

张晓军说,因为收入低,又担心不知什么时候又要搬迁,村里很少盖新房。“停建令”以后,结婚娶妻生孩子的人家也只能盖问简易房。由于房屋老旧,很多人家的房子成了危房,而面临搬迁,房屋又无法翻修重建,经常是一听房子响,赶紧往外跑,去年雨季,就有一家房屋倒塌。他指着村里的帐篷说:“为了咱再发生意外,有的村民只得住在临时帐篷里,我们天天都盼着早日搬迁。”

说起未来的新居,张晓军显得兴奋起来。他说,新村在400多公里以外的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还在河南省内,村名不变还叫张庄村。新村选址的时候,张晓军和村民代表都去看过,最初是在三县交界处,交通不方便,村民不满意,后来经过协商,调整到现在这个交通便利的地方。张晓军说,按照政策,政府给每个搬迁的人建住房24平方米,划拨耕地1.4亩手旱地或1.05亩水浇地。安置点离城市近,可以方便村民就近打工。村民选出代表住在政府在工地搭建的房屋里,和建设监理人员一起参与移民新村建设全过程监督,其他移民群众也经常看看盖新房的进展和质量,路费和食宿由政府出钱,村民们感觉挺满意的。

张晓军一家四口人,选了一套202平方米的二层楼。“赶上你们城市人住的小别墅”他笑呵呵地说。当然,除了政府给他的拆迁补偿款之外,他还需要多花几万元,才能买下这个“小别墅”。如果不要这么大的房子,政府的补偿就够了不用再拿钱贴补建房费用。

离开张庄时,我们看到有一家村民在摆酒席。张晓军说:“这是订婚宴,王洛镇的姑娘看上了我们的新村,也看上了我们村的小伙子,今天专程过来喝订婚酒,等我们搬了新居他们就结婚。”

难舍故乡情

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为了能给这些移民更好的生活保障,尽管当地政府吸取之前移民的教训,经过实地调研,将16.2万移民搬迁至河南省内安置,但这些移民仍然将永久地远离他们的根。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合弃世代生活于此而形成的千丝万缕的血 脉亲情、社会关系。

在库区的建筑物上,不时可以看到用石灰刷上去的水平直线,标示“172米”。这看似普通的数字,在移民眼中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因为根据规划的蓄水位,相应的移民水位为172米,也就是说,在172米线之下的库区居民必须搬迁。

金河镇姚湾村的“172米”线从村中经过,65岁的王廷家就在这条线下,必须搬迁,而他的两个女儿都住在淹没线之上,二女儿家离他只有200多米远,平时女儿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他送一份,现在他搬走了想看他一次也不容易了。

凌岗村的凌应军、凌应祥兄弟两家是去年第一批移民,临走前他们最后一次跪在曾祖父、曾祖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的坟前,最后一次替他们烧次纸。以后水库蓄水,这些祖坟将沉没在水底,每年的清明节他们想回来扫墓都不可能了。

负责当地移民安置的工作人员张才漫女士说,去年移民搬迁的前夜,房子都拆了,她看到一位老奶奶―直坐在家门口,默默地看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在尘土中消失,老人的眼角噙着泪。“那时候我一句话也不能说,我知道,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她说。

汽车行驶在淅川境内,大片大片绿油油的麦田映入我们的视野’当地的工作人员夏季风不时会指着―片麦田说,明年这里就将被淹没,成为~水面,引得一行人连连感叹。虽然离第二批移民搬迁的时间不足一个月了依然有村民在麦地里劳作,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搬迁生活,不管什么时候搬迁,地总是要种的,能收一季就种一季。

移民小伙伴

在淅川南水北调工程纪念馆内,有一组雕塑,描写移民搬迁离别时难合故土、难合亲人的场景,其中有一幕是反映两个少年同学互相勉励期待日后学成再相逢的故事。没想到,这个雕塑的情景,还真让现实中的两个小伙伴活生生地再现了一把。

就在我们出发去淅川的那天早晨,我们听说河南省政府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的何铁志和周斌要安排原来从淅川搬走的熊玲霞和李培见面了了。

熊玲霞和李培是一对好朋友。8岁的熊玲霞家原在滔河乡余营村,9岁的李培家在上寨村,两个村子只隔一条路,从学前班开始,她俩就在一个班,一起上学一起回家,―直到小学二年级。熊玲霞说,她俩是同桌,也是最要好的朋友。

去年明份,根据南水北凋工程河南省移民安置总体规划,熊玲霞的家迁到了漯河市召陵区万金镇,而李培的家迁到了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尽管都在河南省内,但两地相隔110多公里,从此两个小伙伴再也没有见过面。

“我想死她了'做梦都梦见我俩在一块儿玩。”今年3月,熊玲霞把想见李培的愿望告诉了在村里采访的记者。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情况后,被熊玲霞的纯真愿望感动,决定帮助她们见面,为两个孩子举办“爱心圆梦之旅”。

4月9日上午,河南省负责移民安置工作的人员从郑州赶往漯河,把熊玲霞接到了许昌李培的家,两个孩子―见面就紧紧拥抱在一起。“搬迁时没有见面,很想你,没想到今天你会来。”李培哭着诉说对小伙伴的思念。熊玲霞拿出一个红色的发箍给李培戴上,这是送给她的礼物,她们相约要好好学习,并相互通报各自的学习情况,永远都做好朋友。

新村新生活

郑州市市区向东20多公里的中牟县刘集镇是安置移民的试点新村,姚湾新村就建在这里。全村250户、1094人,家家都住着带院子的新房,小学校就设在村子里,公路、水渠通到地头,人均1.04亩的水浇地,全村还有24万多平方米的鱼塘。

姚根怀在自己家的大棚里忙着给黄瓜秧搭架子,A高的黄瓜藤蔓上结着拇指粗细的嫩黄瓜。姚根怀说,这个面积为470平方米的大棚是去年搭建的,自己出了‘2万元,政府又补贴了7万元,全村有33家都建起了这样的大棚种植蔬菜。今年3月份已经采摘了一批黄瓜、西红柿,卖了8000多元,他估计一年下来纯收入能有2万多元。另外他还承包了14000多平方米的鱼塘,一年收入几万元没问题,这在淅川是想不到的。

说起和移民前生活的变化,姚根怀掰着手指算起了账: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煤气灶、还有带冲水的厕所,生活上比以前方便了很多。因为邻近省会郑州,打工的机会更多了’就连不需要技术的零工,一天也能收A70元。-惟一让不太满意的,是这里的气候没有家乡的好。“我-们那里山青水秀的,空气比这里好,没有风,冬天也比这里暖和。”姚根阿说起丹江口水库,还是一脸的怀念。

姚根怀的邻居是57岁的李小女,她有两个儿子,两家的房子自然连在了一起。她的儿字儿媳都在深圳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两口和两岁的小孙子。老两口去年种了2600多平方米的地,种的粮食足够自家吃的,多余的部分还卖T4000多元。因为人手不够,她家里没有建蔬菜大棚,分的鱼塘也转给别人承包,去年拿到了1700多元的租金。另外,国家给移民每人每年600元的扶持资金,期限是20年,再加上两个儿子打工还会寄回一部分钱,李小女说,她家的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王树山介绍,这次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移民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以前移民的经验和教训,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了移民补偿政策、规划标准和安置方案,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为保一池清水

从南方调水到北方,要跨越几个省份,千里迢迢,情况复杂。如何确保-水质。是调水区、受水区以及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地区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把“干净”的水引到北方来,“南水北调”工程明确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调水方针。

独臂老人李进群

今年63岁的李进群是陶岔村人。1970年,他在丹江口水库建设中被钢索绞断了右臂。那以后,李进群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家里人也不让他下地干活了,但他不愿意闲着,于是他自愿担当起渠首看护人的职责,这一看就看了40年。

每天吃过早饭后,李进群就来到渠首的大堤上走走看看,有垃圾了就捡起来,哪的土路不好了就补―补,公厕脏了他主动打扫,春天还会在堤岸上种些树苗……他干这些活没有报酬,也没人督促,全是自觉自愿,问他为什么,他想也不想地说:“我在水库边住了半辈子了'对这水库有感情,这么清这么好的水,不能让它脏了。”

天色开始暗下来,渠首工地的工人们相互吆喝着准备收工,他们都很清楚,这道闸口完工的那天,也就是他们的家园彻底被水淹没的日子,但是他们依然照常干活,照常互相开着玩笑,只有被废弃的老闸口上标记的水位线,记载了这个地方数十年的故事。

还青山碧水以原色

进入丹江口库区,连绵起伏的山岭自然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把丹江水拥在怀中,虽然是4月初,北方的树才刚刚发芽,但水库周边的山岭上已是满眼的绿色。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聚拢了,一层淡淡的雾气,走近水边,浅处的库水清澈见底。此时,一排大雁变换着阵形从头顶飞过。当地的工作人员夏季风颇感自豪地说:“我们这儿的 水好啊,可以直接喝,味道是甜的。”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指是盘中的青菜说:“我们这儿的菜,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不用化肥不用农药。”

“自2003年起河南省政府开展了丹江口水库流域内的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制定了水源地水质保护目标和措施。”河南省南水调中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移民处处长王家永说。

丹江口水库在河南境内的流域面积为7816平方公里,涉及淅川在内的6个县,当地政府围绕“污染防治、造林绿化、水土保持”三个重点,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包括通过水土资源的集约利用,减少农业用地,增加林草植被的覆盖面积,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引导农村居民使用沼气代替烧柴,降低生活污染等等,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

以淅川为例,近几年来组织了多次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吸引大批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治理荒山荒坡。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3%,年减少土壤流失140多万吨。为了净化水库的水质,自2003年起每年实行春季禁渔,让鱼类充分休养生息,另外还人工向水库投放净水能力强的鱼苗,有效增加库区鱼类存量,从而达到持续净化水质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目前为Ⅱ类,符合直接饮用标准,而且水质多年保持稳定。

着力发展绿色产业

行驶在山间的公路上,夏季风指着路边一片一片的花椒树介绍,因为受环境因素制约,当地积极倡导发展生态农业,利用退耕还林项臣全县建成了花椒、核桃、板栗等经济林基地,既保护了环境,又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当地有一句玩笑话:种50棵花椒树等于养了一头猪。说明了花椒的经济价值。现在,库区周边的宜林荒山和坡耕地都种上了花椒,花椒作为经济绿化带已经形成规模,达200多平方公里,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改善了,丹江口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

为保护水源地环境,淅川县从2003年起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取缔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我们特意去看了南阳泰龙纸业有限公司,很大―片厂房、职工宿舍、宾馆,因为南水北调工程而闲置。这家公司停产前年产纸浆4.16万吨,高档生活用纸2万吨,年产值1.9亿元,每年上交税利2300YY元,是淅川县三大骨干企业之一。2004年,因为不符合库区的环保要求,该公司被关闭。

据王家永介绍,为保护库区环境,水库流域涉及的6个县共关、停、并、转污染企业801家,尤其是淅川县和卢氏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这对地方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2008年,国家财政部制定了“生态补偿机制”,对涉及的6个县进行补偿,由中央财政直接支付,当年的补偿款为8200万元,2009年上涨至2.92亿元,2010年达到了4.67亿元。

淅川县政协副主席、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副指挥长李生林说,虽然现在我们减少了一些财政收入,但我们的环境变好了,以后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让全国人民甚至外国朋友也来看看我们美丽的丹江口水库。

事实上,现在淅川已经开始发展旅游业了,我们在淅川期间入住的宾馆和前面提到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馆所在的游览区,都是当地一家公司兴办的产业。

对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

上午11点,正是太阳高照的时刻,30多位淅川县滔河乡的村民,戴着遮阳的帽子,小心翼翼地把土中的碎片分拣出来。在他们身后,两段破败的城墙静静地矗立着。这是滔河乡下寨遗址的挖掘现场。在2014年丹江口水库水位加高后,这里将被大水永远淹没。

在淅川县,像下寨遗址这样即将被淹没的文物点有128处。

抢救4000年前的文物

下寨遗址位于淅川县滔河乡下寨村北,北临丹江,东、南临滔河,地处两河交汇处,与南面的滔河乡隔河相望。早在1957年,淅川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就发现了该遗址,1984年河南省文物普查时对其进行了确认。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的建设,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2008年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淅川滔河下寨遗址考古队进驻工地。

考古队丁保成教授告诉我们,发掘的目的是抢救文物,同时确保丹江口水库工程的顺利实施。丁教授说:“这里是我国中原地区与长江流域古代文化的交汇地区,通过发掘认识该遗址的文化特点,希望更多地了解这―地区古代的文化面貌以及南北文化的交流情况。”

下寨遗址分为两部分,北部为城址,南部为遗址,总面积约47万平方米。北部是清代同治年间修筑的“滔河寨”,城址呈弧角长方形,东西约820米,南北宽约440米。东南部尚保存部分城墙,城墙残高约6米。对该遗址的挖掘和研究重点集中在龙山文化末期中原文化的南下和早期楚文化的相关问题。

龙山文化距今约4250年到3950年,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龙山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这个文化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顶峰时期。

在下寨遗址的挖掘现场,农民工在考古队成员的指导下进行作业。他们的工作大致分为三部分,挖土、运土和筛土,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工作过程中分拣出文物碎片。这些农民工全部来自附近的村庄。他们告诉本刊记者,虽然每人每天只有20元薪水,但是好在这里离家很近,过来挣点外快可以补贴家用。

也许这些农民工并不了解,他们每天重复的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的意义。从下寨遗址中已经出土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物,比如属于石家河文化时代的石钺。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600年到4000年,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发现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该文化已经发现有铜块、玉器和祭祀遗迹、类似于文字的刻划符号和城址,表明它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从被忽视到被重视

这几年,《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小说在中国非常畅销。几乎每本盗墓小说中都会提到一种名为洛阳铲的工具。

洛阳铲的一端是半圆柱形的铁铲,可将地底深处的泥土带出。据传,洛阳铲在明代中叶即流传于民间,盗墓者用它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墓葬。如今,洛阳铲也成为考古工具。

考古队丁教授一边演示洛阳铲的用法,一边告诉记者如今盗墓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事实上,丹江口库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也经历了从被忽视到被重视的过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丹江口水库初建期间,文物保护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考虑。直到1974年丹江口水库蓄水后,随着库水的消落,20余座春秋时期楚国的贵族墓葬群被冲出,青铜器、玉器等5000多件有价值的文物“重见天日”。人们通过这些文物推断,淅川可能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诸侯国――楚国最早的都城。

淅川县是古代江汉流域通往关中的交通要道,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在这里都有遗存。2003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 同市县文物部门对淅川淹没区的地下文物进行了复查、论证,核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106处,古建筑2处,古代碑刻1处,古化石和古人类地点19处,总计128处。

如今,在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淅川县文物局文物办副主任黄胜坤告诉本刊记者:“通过这些年不间断地对库区文物分布调查,我们为省里南水北调办提供文物分布图。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根据我们提供的信息统一安排,每年会批复一些考古计划。”自2005年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77个考古发掘队来到淅川,承担并完成库区发掘项目85个;其余的库区考古发掘项目将在2014年南水北凋中线工程通水前全部完成。

黄胜坤表示,淅川县文物局主要负责协调考古队用工和安保的问题。“县里现在发掘的都是淹没线以下的文物,属于抢救性发掘。时间比较短,我们只能有重点的挖掘。”他说。

为了配合文物考古发掘,淅川县在去年成立了文物整理基地。黄胜坤表示这是为了方便考古队复原、整理文物。“成立基地前,考古队都是比较分散的,把文物带到县城,自己找房子整理。成立基地后,他们可以统一在这进行整理。”目前,13个考古队正在使用该基地对文物进行修复和研究。

工程必须绕开文物

近两年来,一直是个疑团的曹操墓在河南安阳市被发现。考古队领队潘伟斌教授正是在从事对南水北调沿线文物点――安阳固岸墓地发掘研究时,得到了关于曹操墓的线索。

河南省历史悠久,是中国的文物大省。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河南省既有丹江口水库所在的淹没区,又有沿线干渠经过。据统计,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点330处,国家批复的文物保护项目273项,发掘面积85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4.45亿元。

王树山说:“河南省是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任务最重的省份。”为此,河南省文物局专门成立了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全省的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

2008年,国家文物局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联合出台有关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文物保护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

王树山告诉记者,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规划论证阶段,已经出现了因为文物点比较重要而修改工程图纸让工程改道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_旦发现文物点,也要赶紧停工上报。他说:“2008年,在安阳的二标工程段,发现了战国墓地群。我们就必须先让文物部门来进行挖掘,文物挖掘之后才能继续施工。类似的情况很多,由于文物保护,也经常影响工期进度。”

据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董睿介绍,截止到2011年2月底,河南省已完成228项地下文物保护项目的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发掘面积近8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8亿元,出土文物逾6万件。其中,鹤壁刘庄遗址、新郑唐户遗址等6个项目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1年,在加快库区文物发掘保护工作进度的同时,河南省还将促成南水北调博物馆建设,并完成地面文物搬迁复建和总干渠文物巡护等工作。

类似情况在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其他地方也有。据沈凤生介绍,东线和中线发现有文物的地方还比较多。如果是不重要的,一般是文物局来把文物挖掉,渠道还按原线路走。他说:“我曾经去看过,在郑州附近的新郑附近有一个遗址,属于不是特别重大的,我们就是给它挖掘之后,渠道按原线走了。”但是,也有例外。在山东,发现了一处很重要的文物。这处文物以前不知道,工程开挖之后才发现有个很大的城。像这种情况,工程就必须改道,绕过它,多花了不少钱。沈凤生说:“原来是直线,只有11公里,后来加了好几公里,而且是绕了之后,所有的东西都要调整,重新做设计、重新报批。”

上一篇:“果蔬农药残留排行榜”能否让我们安心 下一篇:高峻 广告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