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分析

时间:2022-09-17 08:12:2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分析

摘要: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担负着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创新能力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同志的这一讲话为我国的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创设轻松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密切关系。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反之,课堂气氛严肃,学生紧张,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思维,影响学生探索欲望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教学中,我比较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注意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创新。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引入一个事例。我拿了2个苹果,问:如果把这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几个?学生很快答道:1个。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几个?有的说:0.5,有的说:半个。经过激烈争论后,得出:半个就是1/2。这样民主愉悦的气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出分数,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在这种气氛下,引导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分别折出1/2、1/3/1/4、15、1/6等;而且学生还通过对折,再对折,找出了1/8、1/1 6、1/32等分数。在民主、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敢说,敢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通过听听、看看、做做等。让学生充分的“活起来”、“动”起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多点拨、多引导,使学生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在广阔的思维空间内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尽可能的提出独特、流畅、变通的观点。以非常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使他们在活动中增长智慧。

如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我采取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行发现规律的方法。教学9加2时。教师引导学生摆,在盒子里摆9根小棒,在盒子外摆2根小棒,把盒子外面的l根小棒放到盒子垦,使盒子里的小棒凑成10根,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算出10加l得11。于是9加2得11。在教学9加3、9加4、9加5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先把9根凑成10根,10加几得十几。教学9加6、9加7、9加8时,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己找规律,独

立计算。于是学生创造性地总结出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要先把9凑成10,即用“凑十法”进行学习。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我在教学“线的认识”时,如果为了背出线段是什么,画一画线段。那不是难事。但线段的教学,更重要是结合情境,感受线段,理解它的意义,使学生看得着、摸得到、用得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想象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所以,从一开始用消防员滑铁管引入。到最后小明从家到学校的线路结束,整个课自始至终,由近到远都与生活实际、情境问题密切地结合,使学生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线段以及与线段有关的简单问题。

好奇心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是数学创新意识的萌芽,是探究前提,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史上像牛顿那样好奇心激发探求某种事物的欲望,后来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有很多,在教学中,我密切联系实际,介绍数学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物理学科学实验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他们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逐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课堂上尽力设置“悬念”让学生孕育思考。造成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思想境界,从而以强烈的好奇心为动力去进行发现式学习。

比如:教学工程问题,甲乙队修一条1200米的公路,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修完?同学们独立解答,做完后我让学生把1200随便更换一个数,觉得非常好奇,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一节课在同学们主动探索中顺利掌握了。

2、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研究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二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叙述结构,让学生根据题中给的已知条件或同;题。填上适当的条件或问题后再解答,有时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有不同的填法。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如第三册数学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东丰村上中学的有30人,上小学的有45人......(口头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学生读完题后,很容易提出“上中学的和上小学的一共有多少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也有的学生会提出“上中学的比上小学的少多少人?就是求30比45少多少,也就是求45比30多多少”还有的学生会提出“上小学的比上中学的多多少人?就是求45比30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往往只回答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很少有把三种提法都回答出来的。在让学生做这道练习时,我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要尽量地多想一想,试试自己最多能想出几种提法,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具有创造性。

结语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要继续不断地摸索,学习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培养出新世纪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方林云,数学创新课堂的探讨 [J] ,教育,2011

[2]曾志天,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J] ,学周刊,2011

上一篇: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下一篇:试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