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这样一个孩子

时间:2022-09-17 08:07:16

“书架上有31本书,借走了9本,还剩几本书?”这道数学题,在作业本上静静等待着一年级女孩余欣欣(化名)的解答。

“13-9=4”,欣欣写。

看到女儿又把31看成13,一旁的妈妈余静佳提醒着:“欣欣,要多看几遍题目啊。”

欣欣有点儿委屈:“妈妈,我都看了3遍了!”

这样的烦恼持续了一年,终于,余静佳从医生那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她的女儿欣欣,是一名读写障碍儿童。

家里有个“爱迪生”

刚上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小学一年级,欣欣就被任命为班长。她眼神机灵、处事大方,一度成为学校里的明星新生。

第一次期中考试,欣欣考得不错。不料接下来,她的成绩明显下滑,特别是数学,常常不及格。班主任非常困惑,孩子上课回答问题都对,作业也对,偏偏一到考试就失误。

不料,妈妈比班主任更加困惑。余静佳还有个大女儿,比欣欣大一岁。两姐妹的机灵程度不相上下,她对两个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一模一样,结果却完全不同。

直到有一天,一个英文单词―Dyslexia突然蹦进她的脑海,它的意思是“读写障碍”。她开始搜集资料,发现欣欣的表现――混淆上下左右、朗读时跳字或跳行,这些与读写障碍症状一一对应。

她继续研究。每个汉字都是集声音、外形和意义于一体,而读写障碍儿童正是在掌握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时会出现延迟或信号丢失。

爱迪生、爱因斯坦、达・芬奇、丘吉尔、汤姆・克鲁斯……余静佳还看到一长串的读写障碍名人名单。她想起欣欣入学时,自己代表新生家长所作的演讲:“家长一定要相信你的孩子有某方面的天赋。如果老师说你的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应该说,很庆幸,我有一个‘爱迪生’,我要把孩子带回家去养。”

后来,余静佳常常以此自嘲:“没想到我就中奖了,我家就有个‘爱迪生’!”

“因为爱,我们认识”

“她能感受到别人的心情。”班主任郑鑫老师如此评价。她收到过欣欣的一份手工礼物。在欣欣家人合照的背面,欣欣用彩色铅笔画了小小的心形图案,旁边写着“因为爱,我们认识”。

几乎没有老师和同学不喜欢欣欣。然而,她还是被从班长的位置上撤换下来――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学期末的“三好学生”评比,也没有她。

渐渐地,欣欣变得没有那么听话。她在考试前一晚蹭到妈妈的床上,吵着要和妈妈一起睡。她还埋怨作业怎么也写不完,烦躁起来又是以哭闹收场。

只有妈妈余静佳明白,欣欣害怕了,正在一点点丧失自信。

她投入更多的精力亲自辅导欣欣。为容易混淆的词语编写口诀,将两个步骤的数学计算简化成两个问题。有一次欣欣的数学考试只考了43分,余静佳将卷子抄写一遍后读给女儿听,让其重做一次,结果竟是95分。她将两张卷子订在一起,让欣欣带给数学老师看。

她还支持欣欣学体操、学画画,“一切努力,都是要在其他方面加强欣欣的自信心。”

“因为你太聪明了”

从二年级起,余静佳让欣欣接触北京的一家学习潜能开发中心,余静佳告诉欣欣,你要参加这个班,做脑力操和其他练习。

欣欣不理解:“妈妈,我为什么要做脑力操呢?”

余静佳回答:“因为你太聪明了,聪明得都有点儿不平衡了。”

欣欣和30多位同学组成阅读班,余静佳也开始为家长间的互帮互助而努力。她决定,将学校里有共同困难的家长们联合起来。在她的主导下,2009年国庆假期里,30多位家长召开了第一次家长支援会。地点就在学校,主题是关于孩子们的读写障碍。

起初,余静佳是不希望将这次聚会变成妈妈们大倒苦水的“怨妇会”的,然而,似乎只有倾诉过后,妈妈们才有勇气和力量面对。

一位妈妈说,她找回了一个儿子。在不知道读写障碍以前,她认为大儿子完全是一个坏孩子,于是把所有母爱都转移给老二。直到得到大儿子的测评结论,她才在时隔很久后再次拥抱被自己忽视与责怪的孩子。

听着的妈妈们都在抹眼泪,余静佳也哭。然而,家长会的成效还是让她非常开心,“因为家长通过这样的认知和努力,重新与孩子建立了关系”。

“除非你有这样一个孩子,你才会知道家长有多辛苦。不管是你要帮助他,或者是你要理解他,都很难。”余静佳说。

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三年级上学期的期中考试,欣欣是在一个单独的属于她的“考场”里考试的。一位老师专门为她朗读题目。读写障碍儿童的表现各不相同,欣欣的听觉并没有问题。

这次考试成绩比欣欣平时成绩平均提高了20分左右。

在此之前,余静佳已向学校请求,允许欣欣缺席下午两堂课,由家教帮助她完成作业。随着课业一年年变难,欣欣做作业的时间越来越长,余静佳不得已请求这样的特殊安排。

学校表示支持,特意为欣欣安排了一间空房间。

过了几天,欣欣开心地主动向妈妈夸耀起她的“办公室”来。里面有一张摇床,还有一张大沙发,就连靠枕也是卡通图案的。她带同学们参观,“别人都羡慕得要死”。

读写障碍不是疾病,没有药方也不可能治愈,只能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得到缓解和克服。对欣欣来说,一切都还只是刚刚开始。

你的那一天还没到呢

欣欣在逐渐认知,自己不是容易考100分的孩子。不管多努力,她就是经常只能考60分的孩子。

学校和老师都很配合余静佳对欣欣的教育方式,但是整个教育体系并不适合这样的特殊孩子。余静佳终于决定,在四年级的时候将两个女儿都转入国际学校就读。在那里,或许欣欣的绘画天赋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上课时做笔记,别的孩子用单词,她用图画。衬衣、裤子,用符号记录意义。

欣欣起初想做兽医,最近想做服装设计师,偶尔还会说继承妈妈的事业做一名建筑师。她的体操练得很好,单手倒立是班上活动时的保留节目。

余静佳正在筹划建立一个民间公益机构,帮助更多类似问题的中国孩子。与自闭、多动等其他障碍相比,读写障碍儿童的基数更大、表现却更不明显,特别值得关注。

有一次,欣欣问妈妈:“为什么别人播种都马上开花了,而我播那么多种子,都没有开花啊?”

余静佳忍住眼泪,微笑着回答:“种一粒种子,就会收一粒果实。有的人收到果实的速度会比较慢,但是终究有一天他会发现,哇,原来有很多果实在等着他呢。欣欣,你的那一天还没有到来呢。”(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上一篇:贾樟柯 对我,你究竟知道多少 下一篇:想想LU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