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家丁秋发的“超基因主义绘画”

时间:2022-09-17 07:23:33

当代艺术家丁秋发的“超基因主义绘画”

作为青年艺术家的丁秋发,在艺术创作上有着一份对艺术的坚守与个性的解读,他开创了“超基因主义绘画”艺术,从闭关五年的时间潜心创作的《椅子》系列到后来陆续创作的《狗与花儿》系列、《鼠非鼠》系列和《看见》系列,每个系列呈现的是他在不同阶段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而在背后则隐喻了他对艺术的自由表达,丁秋发通过个人的图式语言建构内心与外界的对接,反映自我的独立状态,探究万千物象中的荒诞与真实。80后新锐艺术家丁秋发的作品毫无疑问已形成了完整连续的表达风格和呈现手段,是目前中国当代艺术中最值得关注的优秀艺术家之一。

对有独立判断、社会使命以及文化批判意识的艺术家而言,形成自我的认知系统,呈现生命的本质思考,是艺术家最艰难的路程,而这正是丁秋发艺术创作的初心。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在丁秋发的画面里穿梭在历史与现实、神话与想象、人物与动物的奇幻演绎中,俯瞰出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等各个角落,那是一种挣扎在边缘的东方伦理体系里残存的记忆与美学之间的某种抗衡,这不是简单的从画面表面可以直接体会到,是需要从内心感悟到艺术家的所指,观者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审美,而是被艺术家不自觉的带到灵魂背后的拷问。在历史、神话、人性的每一个拐角处进行超现实的重构。每一个象征性的表达都不确定,每一个意指都包含了多重的可能。然而,我们也从作品中看到了一种传统东方信仰的延续,这也来自于艺术家本人对自然美学的执着信念。这应该正是当今架上绘画艺术在后现代艺术的国际多元化发展趋势中依然存在新的语境表达的可能。

在他的《椅子》系列里,太师椅,旗袍等传统元素被重新诠释,画面追求形式上的美学突破,也强调了视觉的冲击力,呈现出的强烈、尖锐和隐喻很充分的释放了艺术家内心的冲突和思考。《狗与花朵》系列借助I格的意象,构筑了经验之外的意义,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重构绘画的文学性,沉静,冷峻的表象之下蓄意的冲动扑面而来。而《鼠非鼠》系列和《看见》系列则呈现了艺术家的想象力、直觉和天赋。他的绘画里既有视觉、符号、美学上的传统基因和元素,又有对当下浮躁的艺术现状和腐朽社会权力基因的严厉批判,他独具的艺术风格,其色彩、构图和主题都非常明晰,表现成熟。

丁秋发的作品总体来说给人这样一种感受:如果不问它究竟是什么?我们会以为早已知晓答案,但事实上会发现我们很难说清它究竟是什么?这种无法抵达的体验表现出冲突的张力、沉静的不安、冷峻的热烈以及尖锐的悲悯。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提供了视觉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思考。不是按照某些“高雅的原则”自我神话,而是表达了当下的自我与时代的精神。这无疑是寻找新的表达方式的努力,是挣脱束缚的向往与渴望,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在激变的时代,曾经坚信的“价值”坍塌了,曾经崇拜的“神圣”崩溃了,挣扎在碎片的漩涡中的人们满然无助,无所适从。当艺术家拥有表达这种感受的冲动时,表达的意愿导致表达的方式与规则,唯一的规则就是只有表_没有规则。因为你就是当下,你就是规则。

丁秋发的“超基因主义绘画”艺术创作目前已受到相当大的关注,沃尔沃汽车邀请跨界合作,《和明星去旅行》栏目组邀请他参加澳洲“大堡礁”环保公益行动。受邀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主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巡礼――丁秋发作品展》,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当代艺术系列展的首展开中国当代艺术进入综合性大学之先。著名艺术家苍鑫、艺术评论家曹喜蛙、黄瑞康、人文学者北野、汉学家高山、中央电视台刘明君、美联社莫沫以及众多人士出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报道等媒体刊发了展讯和评论文章。

上一篇:叶国富:跟上华为、赶超董明珠,我们还是很有信... 下一篇:高中数学开放式研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