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时间:2022-09-17 06:53:04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新课程教学大纲的理念是对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法,在当代高中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方案的构建,通过实践探究高中物理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大纲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72-01

在新课程教学大纲中对于物理教学的观念是通过实践的探究活动发现物理学规律,在不断的研究当中学习物理知识,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这充分体现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对于物理教学的课堂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符合并且对于新课程适应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新的课程方式下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对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新课程下物理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偏离主旨

在合作学习的推广下的主旨是对于当今物理教学的改革,是对新课程的推广形式,但是在当今的学习氛围当中来看,由于高考压力过大,师生都对于考试成绩比较重视而忽视学生的个人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会在高中教学的合作学习中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教学目的,而是在这种形式下继续进行高强度的应试教育。这样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当中,就会起不到合作学习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也就意味着没有实现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合作学习没有实现学生探索精神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小组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很多的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到位,没有进行积极思考,没有实现对于自身队伍积极发言的团队精神,这样的话学生表现出来的就是盲目的跟从别人的意见。没有对于物理知识进行探索,对于物理学原理的理解也就不能深刻,导致学生不能实现在合作学习中的价值所在。在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同学,由于自身本身对于物理的理解就不是很到位,所以在实践中也表现的是盲目的跟风,没有感受到合作学习对其的成绩提高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没有科学的评价合作学习的价值

对于合作学习的效果,由于学习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后,对于合作学习起到的效果并没有进行科学的效果评判。当前物理教学中对于合作学习的评判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说在进行合作学习实验之后没有对于小组的效果的明显的优势性提出。这就会造成很多师生对于小组学习的优势不理解,而且有可能觉得小组学习会耽误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没有评价前提下的合作学习,如果当中出现不当,而老师又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的话,可能起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反而不利于高中生时间的充分利用程度。

二、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对于合作学习的推广上,其实学生自身也具有好奇心理,老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进行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且这也要体现老师对于物理课堂的精心安排,对于高中生宝贵的时间如何充分的利用。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合作学习,要对于学习的内容以及对于学习的探究问题都做好详细的研究,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的进行合作学习,并对于提高自身物理知识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意识。

(二)对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合理设置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进程中,对于探究问题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学生的好奇心理,在进行探究问题的设定上就会有着非常高的价值体现。只有学生对于探究问题比较感兴趣,而且学生能够对于探究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所以才能使得学生更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老师对于探究问题的把控上还要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这样的话才能使得学生对于思考物理问题产生兴趣,在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知识的把控上,更加能体现出学生在团队上的执行力等问题。

(三)建立合作学习评估体系

对于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工作是对于合作学习的认可的有力证据,也是推广合作学习时能够让人信服的有效参照。并且在对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评价体系的评估,能够发现具体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实现合作学习的最大价值。在评估体系的构建中要对于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考察,在成绩以及各项合作学习评价指标的研究中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注重学生自身的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形式。

三、案例分析

(一)小组合作教学实验

我们针对某地区的某年级进行了小组合作教学试验,具体教学实验要求如下:

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小组为单位,所以将每个班级分成8个小组,改变学生的课桌的排列,将每个小组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小组人员的分配为:按照a、b、c三个层次分,a类成绩比较突出,b类成绩中等、c类成绩相对比较差。每个小组通过投票,在学生中选择小组组长。组长的作用就是对于组内活动的安排以及作业或者各小组之间的沟通问题。

(二)教学流程

图1 小组合作教学流程

(三)讨论实践

在一次教学当中,老师讲的是加速度的问题,进行的是探究性的小组合作学习试验,老师的安排是:对于加速度,老师在教学完之后,画出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的运动的速度时间对应曲线图。首先学生自己思考,很多学生都掌握不到这个题的模型,经过了5分钟还是非常的冷清。然后老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验,通过15分钟的激烈讨论,小组进行小组内的解题,最后发现所有的同学几乎都明确了这个题的解法,而且都有着非常透彻的理解。

(四)小组合作成果展示

对于小组学习的成绩分配都是比较均匀的,通过阶段性的学习进行总结,各组的成绩也有一个相应的比对工作。这个工作是通过小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同学对组内进行的成绩的推进作用的同学进入小组团队carry位置。

(五)小组评估体系的构建

评价是对学习效率的评估,这种评估分为三个部分。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个方面,分别在进行不同的实践当中或者是实践完之后进行。然后通过一定的比例关系,比如说构成性评估占20%,阶段性评估占30%,最终评估占50%,这样的聘雇体系来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估工作。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个人动手能力都非常的有帮助,应进一步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窦衍花.“教学案一体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D].鲁东大学,2013.

[2]赵艳华.浅谈教学实践中的小组合作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

[3]王宪伟.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2.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 下一篇:新疆双语特培课程体系设置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