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心唤醒彼心

时间:2022-09-17 06:40:08

【镜头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天天上课,可是有一堂课使我终生难忘。那是今年刚开学不久的一堂语文课,上课铃刚响过,老师走进教室,师生之间互相问好后,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看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准备了一则谜语叫孩子们猜:“一个侵华日军,拿着一把刀,杀死一口人,流下四滴血。”让孩子们猜猜昨天预习课文中,需要学习的十个生字中的一个字。孩子们马上翻开昨天预习好的课文,从中找有哪一个字符合这个字谜的要求。不一会儿教室里高高举起了无数的小手,有的学生还用手肘搁响了桌面,想引起老师的注意。

师:我请表现最好的孩子来说说是哪个字吧!

生:这个字是照亮的“照”字。

师:说说你猜这个字的理由。

生:(突然,一个学生大声说)侵华日军真的太坏了,何止杀死一个中国人!抗日战争时期,来到中国实行三光政策,光在南京大屠杀中,杀死了我国几十万同胞,他们罪恶滔天。

学生们都纷纷起来将自己的理由讲给大家听。教师根本没有想到,由一个字谜,居然引发了一场爱国主义讨论。

我也例举了侵华日军的种种罪行,孩子们都表达出了强烈的爱国之情。真是一个字的出现,激发了孩子无限的爱国热情,纷纷表示愿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强烈愿望。那一刻,作为老师的我感到无比欣慰。

【镜头二】

(突然,一声大哭打乱了教学的秩序,教室里立刻哄闹起来。)

一女生边哭边说:“老师,我要尿尿。”

师:(立刻同意,这个孩子小时候因为发高烧,造成了智力缺陷,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几次的。甚至有一次把大便也拉在了裤子里。)“快去吧!”

生:“尿出来了,打湿裤子了。”

(教室里更热闹了,简直闹翻了天似的。)

生1:“小容,你这个笨蛋,尿尿也不知道怎么办?”

生2:“笑死人了,打湿裤子羞、羞、羞……”

生3:“羞不羞,漏不漏,窝啪屎在裤儿头……”

生3、生4、生5……全班学生群起而哄之。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想发火,但是,我让自己冷静了下来。我联想到:这个孩子由于小时候生了重病,有点呆傻的表现,一入学,就显得学习吃力,记忆力差,我曾经找过家长谈话,家长又不愿意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去读书,想看看长大一些,会不会好一点。加上我也从内心里同情这个孩子和家长。想到这些,我有了一个主意。)

孩子们看到我没有说话,陆续安静了下来。

师:“谁能帮助这个孩子?大家都来出出主意吧!”

生1:“我马上脱一条裤子给小容穿!”

生2:“我的家里学校近,我马上回家给她拿一条裤子。”

生3:“马上给家长打电话。”

……

师:“孩子们都有颗火热的爱心,你们的办法都很好。老师有个更好的办法,可以马上去解决。现在由班长带领大家读书吧!”

(我领着孩子来到我的办公室,迅速从办公桌里拿出平时为我的儿子准备好骤冷时可以加上的衣服,立刻给她换上了。也许孩子们都想看看我的好办法吧!当我带着她重新回到教室时,看到全班孩子读书是那样的认真。)

师:“孩子们,你们好!老师想同你们谈谈今天发生在教室里的这件事情。”

师:“孩子们,你们都是聪明、活泼的好孩子,但是,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幸运的。有时上天是会捉弄人的,把一些本来很聪明的孩子突然间变成了痴呆、残疾人。天灾人祸谁也说不清楚的。像我们班的小容同学,一场疾病使她变成了这样。谁不想聪明一些呀?换个位置想想吧,如果你是这样子一个人,你希望大家怎样对待你呢?”

生1:我们不应该嘲笑她!

生2:我们应该多关心她,特别是当她遇到困难时,主动去帮助她。

生3:我今后再也不取笑她了。

生4:今后我再也不嫌弃她了,下课后我要主动和她一起玩。

生5:我作为班长,请求老师把她调来与我一起坐,在学习上我可以多多帮助她。

……

师:孩子们都说得太好了,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今后同你们一起多多帮助她。她的声音很好听,身材很高挑,适合唱歌、跳舞,我们推荐她去参加学校歌唱小组活动,六一儿童节让她给我们表演节目好吗?

生齐答: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师:今天同学们知道了应该怎样关心弱势群体,社会上有许多这样的人,今后,你们都知道遇到了该怎样做了吧!

生又一起回答:关爱他们!不取笑他们!

【镜头三】

课间10分钟,几个孩子在操场边的大树下跳着橡皮筋,不时传来欢笑声。其中有班长和小容。老师看着这样的场景,笑着走进了办公室。

课后感悟:平心而论,这个场景是我希望看到的。今天的课堂突发事件,由于我摆正了老师的身份,又从骨子里面承认了学生的发展差异,所以,就用一颗平常心来处理发生在这些特殊孩子身上的故事。再用一颗充满正义、同情、和蔼、爱的心来引导孩子们怎样对待弱势的特殊人群。教师的善良、宽容点燃了孩子们的善良与爱心。孩子们是向善的,只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及时捕捉它,用心挖掘人性的光辉,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点亮学生,教师一定要不惜燃烧自己。

上一篇: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表达真情 下一篇:静心倾听:“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