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出你的“种子用户”

时间:2022-09-17 05:40:09

筹出你的“种子用户”

想要找到足够的人为你埋单,这事儿容易做成吗?

Blink,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创业团队,因为在2013年进行办公室装修时,要找一盏理想的灯――这灯应该既不刺眼而又接近阳光的感觉,结果线下找遍了整个香港,线上找遍了淘宝网,竟然也没能找到符合这种光线要求的“宝贝”。于是,后来干脆自己动手研发,最终使得一盏名为Blink Sunshine的LED灯问世。

不久前,Blink Sunshine在众筹网上发起了众筹。想不到,离原定30天募集期(2014年6月18日-7月18日)还有10天的时候,Blink团队已收获了2.7万元筹款――这比之前既定的2万筹集金额多出7000多元,而最终Blink筹集了31,192元资金。

“第一批种子用户已经拿到了,款项也比较符合我们的预期。”Blink联合创始人彭博对《中外管理》表达他的欣喜。

但是,并不是所有项目发起者都能如Blink这般顺利。众筹既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风险。失败率在美国著名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面甚至高达50%以上。那么目前在中国,当众筹还是一个听起来非常理想化的概念时,产品众筹怎样才能取得成功?

众筹,不止筹钱

一块炫酷的智能手表,一本有意思的书,甚至一场明星演唱会,几乎都能发起众筹。

众筹对于初创企业或者资金缺乏的创想者能解燃眉之急,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上的支持和帮助,将一个悬而未决的产品迅速落地。

但是,众筹的内涵和外延,都不止于筹钱。就在京东众筹平台“凑份子”上线后不久,“周鸿约你私密午餐会”的众筹项目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追捧,据《中外管理》记者观察,此项目上线没几天就筹得近20万元,可见参与者对周鸿午餐会的兴趣之浓。

文艺项目发起众筹的初衷,毫无疑问就不光是钱的事儿了,更多的是追求“聚光灯”效应,通过众筹模式来“试探”大众的关注度,同时也能“探得”挑起话题的传播点。比如上述“周鸿约你私密午餐会”,本就是一个吊人胃口的由头。而对于实实在在的硬件产品,众筹的潜在价值正如彭博所说的:“就是希望产品达到量产之前,获取初期用户的关注,为上市提前积累一些口碑,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而通过预售模式来获取市场检验和用户体验,比起一开始就贸然量产将产品投放市场,其潜在风险要小很多。“所以,我们之所以尝试众筹模式,也期望看到Blink Sunshine究竟是不是目标用户所需要的一盏灯。”彭博说。但同时也要为“最坏的打算”做好心理准备。

检验你的“痛点”把握能力

什么样的产品众筹成功率高?这不仅是众筹平台更是项目发起者所困惑的。

在智能硬件越来越“神”的今天,许多父母都非常渴望:要是能有个让孩子随时找到父母的可穿戴设备就好了。这样一来,不仅孩子的日常活动能够随时掌握,而且万一走丢了也能找到线索。最近,一款叫“丢不了”的儿童保护表在京东“凑份子”平台上亮相,这是一款帮助父母实现24小时“看护”的智能儿童手表。

这款产品发起众筹刚过15天,8万余元筹款就已经到位,而此项目的规则是在预定期限(30天)得到2万元的资金支持就算成功了。要知道,就是这样一款外形毫无时尚感甚至连包装也很简洁的手表,起初并不被京东“凑份子”看好,但出人意料的是,项目上线后却引来了关注热潮,单件销售数量也远远超出预期。

为什么?“其实就是它切中了生活中的‘痛点’,毕竟一个孩子的走失对每个家庭都意味着一场重大打击。”京东金融集团众筹业务部总监金麟说。产品众筹能不能成功,最根本的还是要找到市场“痛点”,即能否切中用户真正迫切的需要。

是不是切准这个痛点,即使有超强市场调研能力的硬件厂商,准确预估的困难也很大。“这时候,我们不妨通过众筹模式直接交给市场来判断。”金麟说。

而在Blink联合创始人彭博的认识中,众筹还不仅仅为了推广产品,更主要的是与用户交流,在种子用户这里检验产品的同时,得到进一步反馈。

让粉丝与明星一起创业

“众筹与每个行业相结合,都会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商业创意。”众筹网CEO孙宏生说。

一个原本在网络上广受欢迎的动漫形象“象扑君”也来玩众筹生意了,只不过目的是出书。在京东“凑份子”页面上,“象扑君新书首发”项目上线半个月(2014年7月1日-15日),其受到狂热追捧的程度不逊于周鸿午餐会,筹款金额已超过20万元,比预期的1万元募集资金多出20倍。

到这个程度,预示着这个产品已经众筹成功了。而作为回报,支持者可根据不同的出资金额获得“象扑君”绘本图书、纪念明信片、钥匙扣、抱枕等周边产品,甚至还有机会获得“象扑君”作者大象独家定制的亲笔签绘。

一般来说,有想法但暂时没有能力去实现的人,可以发起项目向大家筹集启动资金。据金麟介绍,“象扑君”早已在微博上名气尽显,粉丝也积累到了一定的规模,此次发起众筹是因为作者要拓展更多产品线,但如果依靠出版方的市场判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所以,通过众筹来决策是不是适合出书是一个颇为现实的选择。

换个角度看,类似于“象扑君”这样的产品众筹,更像是给了粉丝一个直接帮助“象扑君”完成产品线拓展的机会――让粉丝与明星一起完成创业项目!

上一篇:李如彬:缘何成为连环创业者? 下一篇:八零后,“四十”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