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复发过程中大鼠磨牙龈沟液IL-6水平的改变

时间:2022-09-17 05:20:53

[摘要]目的:研究正畸复发过程中大鼠磨牙龈沟液中IL-6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只Wistar雄性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建立正畸牙齿移动模型,装置安装10天后去除,分别收集安装装置前及装置去除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的右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ELISA法检测各时间段龈沟液中IL-6的含量,并将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去除装置后第4天大鼠磨牙龈沟液中IL-6水平高于其余3组,P都小于0.05;去除装置后第8天与第12天IL-6水平相差不多,且P>0.05;而这两组IL-6水平分别高于未安装装置前的水平,P都小于0.05。 结论:正畸复发对大鼠磨牙龈沟液中IL-6水平有影响。

[关键词]正畸复发;白介素-6;龈沟液;正畸牙齿移动模型

[中图分类号]R332 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6-0945-02

正畸治疗后复发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正畸复发不仅给患者心理带来影响,而且对牙周组织也存在一定危害。龈沟液中炎症介质的成分及水平的改变是牙周组织损害的早期变化之一,白细胞介素6(IL-6)在牙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将通过检测正畸牙齿移动大鼠模型龈沟液中IL-6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正畸复发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20只Wistar健康雄性大鼠(体重220+10g,哈医大一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在12h光/暗节律的实验环境中习惯性喂养,自由饮水,摄食,一周后开始进行实验。

1.2动物模型的建立:根据King等[1]提出的方法建立正畸牙齿移动模型,经2%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麻药用量3mg/kg。加力装置包括NiTi螺旋拉簧(直径0.12mm),结扎丝(直径0.025mm),树脂(3M公司),将大鼠右上第一磨牙近牙颈部和上颌切牙颊舌侧牙冠近牙颈部分别磨一深约0.5mm的沟,结扎丝绕过磨牙牙颈部后在其近中形成一个小圈,将两个上颌中切牙,用结扎丝将其“8”字扎在一起,并在右侧切牙的远中颈部也形成一结扎丝小圈,再用树脂粘结剂在备好的槽沟内加固结扎丝,并将粘结剂表面打磨抛光,以减少对软组织的刺激,将NiTi螺旋拉簧用结扎丝结扎于预留的小圈上,加力时使弹簧拉伸,力值为50g,在力的作用下,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左侧未经处理,大鼠正常饮食水,10天后去除正畸加力装置。

1.3 龈沟液的采集:装置去除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分别收集大鼠右侧上颌第一磨牙的龈沟液。根据Lamster[2]方法:大鼠在全麻下用棉球将右上第一磨牙表面隔湿并吹干,采用15号根管吸潮纸尖,置于近中颊侧龈沟中30s,重复测量3次,每次用5根吸潮纸尖,若纸尖有血污染则弃之重取,将收集后的纸尖立即放入装有样品稀释液的微离心管等中并置于-70℃冰箱保存待用,检测时室温放置1h再离心10min(3000r/min)后,吸取液体。

1.4 IL-6含量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GCF中的IL-6进行检测,ELISA试剂盒由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实验严格按照试剂盒所附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不同时间大鼠GCF中IL-6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安装正畸牙齿移动装置前大鼠右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IL-6水平为(15.461±1.732)ng/L,装置去除后第4天、第8天和第12天大鼠右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IL-6水平分别(28.523±1.597)ng/L、(20.798±0.615)ng/L和(19.312±1.026)ng/L。

其中去除装置后第4天大鼠磨牙龈沟液中IL-6水平高于其余各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这两组分别与未安装装置前比较,P都

3 讨论

3.1 正畸治疗后复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存在着许多可能的因素,有研究表明正畸治疗后的稳定与复发是不可预见的,至少治疗后10年还存在33%~90%的复发率[3-4]正畸治疗后复发,不仅是浪费时间和财力,而且对患者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对牙周组织的损害是不可忽视的[5]。目前许多研究报道了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但从正畸复发对龈沟液中炎症介质水平影响的研究,几乎没有报道。

3.2 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是通过牙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及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Davidovitch[6]提出,正畸牙齿移动早期是个急性炎症过程,其特征是牙周血管扩张和白细胞从毛细血管中游移出来,机械力作用于牙周靶细胞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组织降解性酶,酸性产物等,促进牙槽骨的吸收与沉积。上述发生于深部牙周组织的改变会导致龈沟液的流量和成分的改变,因此检测龈沟液可以帮助确定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状态,为正畸提供有用的参考。由于龈沟液具有易获得,无损伤,能重复取样,患者易接受及灵敏反应等优点,在临床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临床前景[7]。

3.3 研究表明,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因子网络有密切关系[8]。IL-6由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骨细胞等细胞合成分泌,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在机体防御,免疫反应和造血反应等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它在炎症反应中的地位倍受关注:它能够调节急性期蛋白质产生;促进炎症细胞的聚集,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加重炎症症状[9-10]。大量研究表明IL-6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Johnson等[11-12]运用免疫学方法测知,牙周炎患者炎症部位IL-6分泌量明显增多。

3.4 本研究建立了正畸牙齿移动模型,用ELISA法分别检测大鼠磨牙移动前,龈沟液中的IL-6水平及去除牙齿移动装置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龈沟液中IL-6的水平,并将四组之间数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去除装置后第4天大鼠龈沟液中的IL-6的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可能由于此时磨牙已基本回复到未移动前的位置,牙周组织状态已趋于稳定,以致其炎症介质的释放水平趋于稳定,而且由于牙周组织不再受水平向的牵拉力[13-14],使得炎症程度减轻以致炎症介质IL-6的水平降低。然而去除装置后的第8天和第12天IL-6的水平都高于未放置正畸装置前,可能是正畸装置本身就作为一种刺激物的存在,导致大鼠口腔的自洁作用降低,食物残渣刺激牙周组织,致使炎症介质IL-6的分泌水平增高,而且可能要经历更长的一段时间IL-6分泌水平才能接近未安放正畸装置前。由此可以说明,正畸治疗后复发对大鼠龈沟液中炎症介质IL-6的水平产生影响,可能加速大鼠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使牙周组织损害更加严重。本文仅从大鼠活体的体液水平探讨了正畸治疗后复发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但其具体机制及正畸复发对IL-6基因水平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King GJ,Keeling SD,McCoy EA. Measuring dental drift and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in response to various initial forces inrats[J].Am J Orthond Dentofac Orthop,1991,99(5):456-465.

[2]Lannster IB,Oshrain RL,Fiorello LA,et al.A companion of 4 methods of data presentation for Lysosomal enzyme activity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J].J Clin Periordental,1988,15:347-352.

[3]Little Run,Riedel RA,Artun J.An evaluation of changes in mandibular cmtonior adignment from 10 to 20 years postreteution[J].Am J Orthond Dentofac Orthop,1988,93:423-428.

[4]Olive RJ,Basford KE.A Longitude study of orthodontic stabibity and relapse[J].Austral Orthod J,2003,19:47-55.

[5]Knishnan V,Danidovitah Z.On a path to in folding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orthodontic teeth movement[J].J Dent Res,2009,88:597-608.

[6]Danidonich I,Hicday CF, Ngan PW,et al.Heinotrasmitters,cytokines,and the control of alveclar bone remodeling in orthodontics[J].Dent clin Notth An,1988,3299(3):422-435.

[7]宋楠,靳淑梅,马缨卫,等.大鼠正畸牙移动前后龈沟液量变化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 25(4):209-211.

[8]王磊.白细胞介素6与牙周炎的关系[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3,13(1):53-56.

[9]蒲玉梅.IL-6在牙周炎中的作用及其调控因素[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15(3):176-180.

[10]唐林,赵红艳,安晶涛,等.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骨保护素(OPG)的表达变化[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9):1406-1408.

[11]Johanson RB,Serio FG,Daix.Vascular er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and progression of periodontal diseases[J].Poniadontal,1999,70(8):848.

[12]Johamnsen A,Rylander G,soder B,et al. Dental plaque .gingival in flammration, and elevated levels of interleukin-6 and certisol in gingival creicular fluid from women with stress-related depression and exhaustion[J].Periodontal,2006,77(8):1403-1409.

[13]King Gj,Latta L,Ruteubeng J,et al. Alveolar bone turnover and tooth movement in molar rats offer removial of orthondontic appliances[J].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97,111:266-275.

[收稿日期]2012-02-22 [修回日期]2012-04-17

上一篇:氟与口腔疾病 下一篇:中老年人上睑皮肤松弛分型和术式选择的临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