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助组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时间:2022-09-17 04:27:15

以互助组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摘 要】本文结合英语课堂的教学案例,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与初探,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行为研究”与“反思”并改进的过程,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结构,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探究如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合作、参与,在互助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新学英语知识并灵活运用语言,旨在让学生养成互助合作、自我学习的品质,让“观察、倾听、吸纳、感悟、输出”成为一种学生自觉学习英语的行为与习惯。

【关键词】互助组 自主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15-02

记得刚毕业参加工作时,有这样的课堂经历:老师课堂上口干舌燥的去教授、去引导,而学生旁若无人的搞小动作、注意力分散。一堂课下来,老师筋疲力尽,学生掌握效果不好,课堂效率低下。是什么原因导致学习成了老师的事,而学生成为了游离于课堂之外的闲置个体呢?

在学习新课标之后,我意识到学生是英语课堂中真正的主体,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引导他们认知、思考、理解、记忆、运用、模仿、表演,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学有所获的愉悦。教师在课堂中应把“影响、唤醒、熏陶、引领、推动”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去感染、激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参与中,去比较、联想、感知、学会应用。让他们在互相帮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走过错误,走向成功。下面笔者以一堂课的大概流程为序,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与初探,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行为研究”与“反思”并改进的过程,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结构,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

一、课前复习阶段――冥想、回忆、唤醒

传统的课前复习模式是在幻灯片上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片的提示,说出学过的单词。而笔者的做法是在课前让学生闭目、静心一分钟,冥想、回忆上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笔者认为,通过冥想、唤醒的记忆,是更为深刻的记忆。学习英语离不开简单的记忆。然而,如果有图片等提示,学生就不需要思索,而只是一种简单的认知反射,趣味性高,但难度自然降低了很多。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知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认为:人在记忆的过程中,最初的遗忘速度是最快的,因此第二天复习前一天的新知尤为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旧知的唤醒,在头脑中过电影,学生自发的、主动的在头脑中生成图像并输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二、让学生亲身体验、质疑、探索,寻求帮助,获得新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认真的设计教学模式与流程,设计一个又一个的“陷阱”,为牵引学生掉进自己精心设计的“陷阱”而暗暗高兴,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却彻底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看似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然而却难以改变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过程,这样使得学生缺少自主体验、发现问题、寻求帮助,从而解决问题的学习成长机会。因此,在学生互助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真正的实现任务的转变、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成为情景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扶者。

例如,在《Unit 8 On the farm》一课中,我们的设计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个真正的农场,所学的新单词chicken/ horse /duck/ pig/ cow的图片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你想学会哪个单词,就亲自用鼠标点动物旁边的小喇叭。”通过个别学生代表征求组内同学意见并到讲台前面点击单词查询的过程,全班同学也一起听到了单词的发音,学会了单词,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不仅如此,它的意义更在于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到了高年级可以养成遇到生词自己查字典的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一大飞跃。

三、基础句型掌握环节――我是快乐小园丁

在学生刚刚掌握句型的阶段,离不开对基础句型的操练与掌握。传统的这个过程中是老师变换语音、语调、大小声带读。但久而久之学生已经习惯了,这个过程没有新意,学生自然厌倦,然而这个过程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老师适当把舞台的角色让一让,让预习好、语音好的几名同学分别来到讲台前带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学生最了解学生,学生最亲近学生,当他们发现身边的小伙伴摇身一变,站在讲台上成为了小老师,他们学得更起劲、更认真、更积极了,为的是自己也有机会走上讲台,那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然后,让小老师有权力选择小伙伴来读,读得好的就竖起“大拇哥”称赞“Very good!”。最后,由小老师评选最棒的学生,并奖励贴纸。这样,课堂中最枯燥的基础句型掌握环节就在学生热情、洋溢、兴致盎然的气氛中度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四、注意纠错的艺术,培养自主探究、质疑的精神。

在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如果老师直接告诉他语法是什么样的,相信任何人的记忆都不会深刻。如果老师让他们亲自体验、质疑、发现问题,相信他们永远都忘不了。

在《Unit 6 My room》一课,所学的主要句型是What colour is the ……? / What colour are the……? 理解在提问中单复数的变换并熟练掌握运用。在刚刚进行的操练句型环节中,老师让个别学生到讲台随便选择你想要描述的家具,做替换练习并带读。这时一名同学在带读中出现 What clour is the curtain? 这样的错误,老师指引同学看图,用疑问的口吻重复一遍学生的话,“Is he right? How many curtains are there? One, two, there are two curtains(窗帘),so how to say? ”旨在引导全班的同学思索,然后让先醒悟的同学自己到讲台改正,于是学生把curtain变成了curtains,老师再次发问,“Is she right?”最终引导学生顿悟到curtains 是复数形式,因此这个句型要这样说“What colour are the curtains?”

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错误,引发学生质疑、思索,攻克本课的重难点――单复数形式的变换与实际运用,一切水到渠成。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他们讲语法效果为零,但亲身的体验,能够给予他们更深的感受。

五、组内齐动员,先会带不会,消灭后进生。

孩子对语言的接受力是有区别的:有的孩子听两遍就能够输出了,而有的孩子学了几遍依旧忘记。这些差异与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习惯、记忆力的好坏、对语言的敏感度等因素有关。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些孩子在课堂中是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们反应慢,课堂表现不够积极,很少有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成就感,知识的漏洞越来越多,成为了学困生、厌学生。而为了提高他们的成绩,辛勤的老师便开始在课后为他们补课,从此后进生也就难逃天天被留堂的命运了。

为什么不在课堂上消灭后进生,全面提升课堂的效率呢?在互助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将前后两座四名同学划分成一个捆绑式的互助学习小组,给予五分钟互助帮扶学习时间,充分利用优势群体的力量,优等生带差生,通力合作,消灭后进生,最终实现基础知识人人过关。最后的检测阶段,老师将抽测后进生代表本组成员的成绩,同学给予评价,对进步大、过关的后进生给予热烈的掌声,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优等生对自己的工作有认可感、成就感。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互助组帮扶学习的功效,三个同学一起帮扶一个还没有掌握的同学,集合众人的力量,优等生有优等生的工作,后进生有后进生的任务。老师轻轻柔柔,而学生像小蜜蜂一样忙碌。

六、引发知识迁移,自主合作交流运用,体验用英语自主交流的乐趣。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核心环节,也是互助组自主学习的重中之重。换句话说,前面的知识积累阶段都是为本环节服务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相互启发,相互评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以达到训练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把课堂留白,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让四人小组同学通过本课句型的操练,齐心合力完成任务。

例如,在《Unit 6 My room》一课中,让学生用核心句型 “What colour is / are the……?”向互助组组内同学征求建议,设计自己的房间。设计完成后,先在互助组内成员之间交流,然后组内推荐优秀的设计图,请设计者到讲台前面展示,其他组的同学用“What colour is / are the……?”的句子对设计者进行提问,设计者用“It’s……”“They’re ……”的句型答记者问。就这样,学生在多次不同情境的操练过程中,熟练灵活的运用语言。由于在知识的积累阶段学生已经百分之百的掌握,因此不必担心此环节学生会流于形式。这时,老师要把教学留白,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合作、交流展示,并由其他组同学评价。真正让学生实现从语言输入到吸收、顿悟、应用到语言输出的飞跃。

七、结束语

通过互助组自主学习英语的六部曲,相信学生已经完全掌握、理解、消化并灵活运用了本课知识,并能把这些内容自然地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古语云:“顺木之天,以致天性”,尊重儿童的天性,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小学阶段的儿童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参与,在生生之间的互助帮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掌握语言交际的基本技能。

在互助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单一的讲授知识,而是以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营造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良好环境。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和吸收对话内容,同时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发展,进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这个过程也是教师立足于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边实践一边反思,在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探究更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互助组自主学习方法的模式,同时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成功、提升了教学智慧。

上一篇:对高中作文“三比”式雷同化的思考 下一篇: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