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写作策略

时间:2022-09-17 02:59:54

考场作文写作策略

写作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交流,是一场对话。考场作文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交流性,只不过是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变成了书面上的交流。考场作文的交流性体现在考生与命题人的交流,体现在考生与阅卷教师的交流。

考场作文要求考生首先注重审题。而审题的过程,就是考生与命题者交流对话的过程。准确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正确理解题意,确立好文章主旨,不偏离题意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前提。例如,2007年江西高考作文题是一道命题作文: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两个题目二选一。题目看似简单,其实是命题人在向考生交待情境,提出问题,限定谈话(也就是写作)的范围。考生应该认真审题,理解命题人的意图,要抓住关键词“心中”、“清泉”、“爱”等词语构思,突出语文给心灵带来的清凉的慰藉和美好的感受。如果没有理解命题人的意图而大写特写自己如何学习语文或对语文学倒苦水就“答非所问”,对话就脱离了轨道。

考场作文还有一层交流,就是考生与阅卷教师的对话。考生与阅卷教师的交流显得更直接,更关键。如果作文不能有效地把考生的思想传达给阅卷人,阅卷教师不明白你的意思,那么作文就不能得到相应的分值。很多考生的失误,就在于不能快速有效地与阅卷教师进行交流。文章写起来不着边际,让人不知所云,或者吞吞吐吐、闪烁其辞,让人如堕雾中,甚至使阅卷教师感到考生总在回避,不情愿和他交流,致使交流产生障碍。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考场作文写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认真审题,按要求作答

在考场作文的交流中,考生首先是一个应答者,被要求按命题者的意图来作文,也就是说是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明白这一点,就应该学会量体裁衣,不能丝毫不顾命题者的意图,而成了自言自语,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更确切地说,要认真审题,按要求作答,不转移话题。

以上面提到的2007年江西高考作文题为例,该题是写自己学习语文的感受和心得,而且是美好的感受。如果非要抱怨发牢骚,那就是和命题人“抬杠”了。考场作文时千万不能设想去指挥命题人,让命题人顺从你的意思。

如江西省2010年高考作文题《找回童年》提示明确,虽然是命题作文,但却像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有写作的简短材料和提示语,而且提示关键词,补充题目内涵,引起考生联想,对审题、构思有很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降低了审题难度,提供了写作思路。但如果考生审题不清,忽略材料就很容易进入误区。

首先,考生要确定找回的是什么样的童年,这个问题与主题有关,搞不清楚,就会影响立意。根据提示,正确的理解是这个童年应该是美好的、自由的、快乐的和纯真的。社会的功利和父母的功利剥夺了孩子的活动自由,占去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孩子没有更多与同龄人交往和融入儿童世界的机会,没有亲近大自然的乐趣,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压力过大,学业过重,让孩子过早地承担重负,多愁善感,影响了身心健康;再加上社会对孩子的诱惑太多,生活条件和环境有很大改变,孩子过早地异化或成熟,成为“小大人”,与以前相比,孩子的童年时间段相对缩短。现在孩子的童年大多没有了童年的天真和情趣,我们要替孩子找回他们真正的童年。

其次,对题目中“找回”一词的理解要准确。“找回”不只是“回忆”,“回忆”是回忆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如果觉得自己的童年真的值得孩子们神往,那就回忆自己的童年也可以。而“找回”可以是找回自己过去或失去的童年,也可以是看到现在孩子们不健康不完美的童年,替孩子找回他们应该享有的本真的童年。要知道找回的前提,是因为我们已经丢失了,是要找回与现在孩子们的童年不同的童年,不仅仅只是写出自己的童年。同时,还要关注提示语中“本应”、“可是”两个词的含义,其能帮助准确把握“童年”的内涵。这就要求考生认识到考场上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二、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喜欢对方直率,有一说一,不拐弯抹角。高考作文的字数有限,阅卷教师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作出评判。考生的作文最好简洁明快,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意思传达出来,也就是平常进行写作指导时所说的“开门见山”,“开篇立意”。可是有的学生总想把作文写得有个性,一门心思希望给阅卷教师一个惊喜,认为这样能一下子吸引人。于是费尽心思,在开头大做文章,运用大量的写作技巧,倒叙、铺垫、悬念、欲擒故纵,写了一大堆,就是不入正题。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不仅没能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反而很难让阅卷教师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内容。

三、简单明了,不给教师出难题

有的考生爱写所谓“深刻”的文章,体现出思想的深刻性,总想着表达要含蓄,认为把文章写得直白了是水平低的表现。所以就千方百计,来掩饰自己文章的主题,自诩为“朦胧派”,让阅卷教师来猜,让人捉摸不透。这样写的学生通常会辩解,认为作文主题只不过没有明说出来,这样写是含蓄。一些学生总是要求阅卷教师根据他所想的而不是所写的来判断,才算公道。

写文章追求含蓄,并没有什么过错,只是“含蓄”需要把握一个“度”。与其追求含蓄而成晦涩,还不如把文章写得直白一些。阅卷教师只有很短的时间阅读作文,很难准确把握含蓄过头的文章主旨。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才被人们读懂,但一篇考场作文放在阅卷教师的眼前,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反复回味。最重要的一点,考生要明白考场作文与平常练笔的区别:平常练笔,是自由发挥,可以天马行空,可以率性而为,主要的欣赏者和交流对象都是自己,所以不存在交流障碍的问题;可是考场作文有诸多的约束,必须“带着镣铐跳舞”。

总之,考试作文能否得高分,关键在于考生与命题者、阅卷教师的“交流”是否成功。要想交流成功,就要端正态度,明确写作对象,不卖弄技巧,不哗众取宠。

作者单位:江西省大余县大余中学(341500)

上一篇:关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序列的思考 下一篇:女童保护:性之盲,以及伤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