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自信从何而来

时间:2022-09-17 02:52:21

中国人的自信从何而来

一所大学请我去演讲,我问了大学生一个问题:作为中国人,你有自豪感吗?大家一致回答,有!我问:那到底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自豪感呢?有人回答是长江、长城,也有回答是经济的高速发展、5000年的文明、文字、奥运、火箭升空……

我紧接着又问:假如清晨醒来,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菲律宾人,你还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吗?或者,你变成了一个卢旺达人,生活在非洲,经历过种族屠杀,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此时,你还能够自信地面对全世界吗?

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我能体会到,学生们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自信”的含义,大多数人都不能从自我中寻求自信;如果自信只能从自身本质以外的特征或事物来获得,那么你无法从容地理解世界问题、民族问题和关乎自我的问题。

自信最本质的来源是什么

我刚到耶鲁大学时,同班同学互相做自我介绍,有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同学给我印象很深。他是阿罗约的得意门生。他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讲解得特别详细:“我的名字(Vincent Perez)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典型的英语名,第二个词是典型的西班牙语名,我的名字包含着菲律宾曾作为殖民地国家受多国文化影响的痕迹。”

他没有感到自卑,用平和的音调回顾了菲律宾的历史。他的自信来自于一种信念:没有人可以因为非我以外的东西来贬低我,没有人可以因为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贫穷来轻视我。他能够那样客观而冷静地描述历史,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绝对超然的自信。

2007年,我参加了北京宏志班的新年联欢会。孩子们各有各的故事,经济上的困难不但没能带走他们的笑容与快乐,反而造就了他们超人的毅力与勤奋、朴素的态度与性格,经历过磨难的他们更懂得珍惜。在他们教室的墙角,小山似的堆满了空可乐瓶和饮料罐,这些都是从不喝饮料的他们大大方方地到其他班级和学校捡来的。这些废品让他们攒出了几百块钱的班费。

他们是经济上的弱者,却是品德与能力上的强者。在他们身上看不到独生子女的娇浮,却能够看到很多我采访过的世界各地成功者们的习惯。他们学习书法,练习琵琶,用自己的行动显示出了一种自信。

我们都是平等的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差异既然客观存在,我们就应该坦然地面对。一个人如果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并为之不懈努力,就是一个强者,就是一个成功者。在人格上全世界的人都是平等的――真正的自信应该来自于深植于心的这种信念。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

在中国,很多家庭中没有培养自信的环境,父母并不尊重孩子的平等地位。我们可以为了孩子的前途把整个身心都奉献出去,但是我们总想把孩子的前途纳入我们的轨道和框架,孩子要按家长的设计去成长,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去发展,这就不是尊重。

无论在美国还是英国,每次在餐厅总会看到一个现象,父母不代替孩子点菜,而是让孩子自己去点。孩子会直接对服务员说:“我要一个三明治,其中火腿两片,鸡蛋要生一点,加生菜,番茄片加三片就可以。”他们点得精细、具体。对比之下,中国父母替孩子点了菜,等菜来了,孩子又不吃,说不喜欢。但是,给予充分的自由,让他去点,他又不会。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没有主见却挑剔人生的人。有一句英文说得特别好:“Charity begins at home”(一切美德源于家庭)。没有平等,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尊、独立和自信;从家庭中得到尊重,才能够建立发自内心的自信。

中国人的自信

我们在国际事务上,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关系中,如果刻意地表现出自信、自尊,往往过犹不及。一个人的自信和自尊,以及独立的人格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鲁迅曾经讲,中国人没有个人的自大,有集体的自大。中国人都是背靠着一个伟大的祖国、古老的文明,来寻找自我的意义。经常说我是一个中国人,而不是说我是一个人。经常说我们有古老的文明,我的祖先怎么伟大,经常会有一些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不符合实际的认识,并容易以此为基础养成虚骄自大。而这种自大是缺少事实依据的,一旦遭受什么波折打击,立刻就变成极其自卑。

人的自信不是通过强调历史、强调遗产,甚至强调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得来的。四大发明怎么样,有四大发明又怎么样?请到镜子中去看一下自己,从外套、上衣、裤子,到衬衣、内裤,上上下下,都不是我们发明的。因此,简单地比较谁发明了多少东西没有意义。泰山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就在我的家乡,我热爱黄山,但是,我知道世界上还有比黄山更壮观、更雄伟的,难道因为世界上还有黄石公园、乞力马扎罗山、富士山,我就自卑了?

我们不用依赖历史的传承,我们完全可以追求能够让自己幸福的目标。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世界上的人不因为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是否有悠久的历史,也不因为人口多少,国土面积的大小而在自信上有所差异。自信最本质的来源是相信平等,相信自己。我们不用太在意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如何评价我们,不用每次都要问他们对我的国家怎么看,他们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情。将目光转向自己,自信也许更加长久和坚实。

2008年10月,在上海的一次学术交流会上,我有一段发言:

将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横向的,平行的;一种是纵向的,垂直的。如果用横向来比较,没错,中国的确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无法比较,简直不能同日而语。但是,纵向来看,用今天的中国与30年前的中国比较,哪怕用10年前来比较,用5年前的中国与现在比较,或者用去年来比较,你可以发现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才是中国的进步。西方人经常习惯进行横向比较,认为中国还很落后,对中国多有不满,一旦你换一个视角来看,纵向地用发展的眼光,用历史的视角来看时,你才能发现全新的中国。

大提点

我们的自信为什么和平等观念相冲突了呢?不论是国与国,还是人与人,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真正来源,究竟是什么呢?“自信最本质的来源是相信平等,相信自已。”“将目光转向自己,自信也许更加长久和坚实。”与《中国妈妈为何成了美国的贬义词》参照阅读。

上一篇:别拿总统当回事等 下一篇:总统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