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一体化创新理论在本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9-17 02:28:02

读写一体化创新理论在本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在本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是对类似国内外语言学家和研究人员选题研究成果的整合分析,并在大学生英语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力求有所创新直到探索出一条输入与输出并重的高效英语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新路子,更好地为培养大学生涉外人才服务。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本科英语教学;教师素养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我国一步步走入世界,与国际接轨,学好英语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找工作时会发现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其英语要过四六级,有的公司还要求其六级必须要过500分。单凭就业所需,我们就可以看出英语的重要性。我国的教育家还推出了《新课程标准》来对我国的大学生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是基础,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目的。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发展语言能力;忽视语言能力,语言知识教学就失去了意义。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旧的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即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单向沟通(One--Way Communication)的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被动,这样的教学方法逐渐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随着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发现在本科英语的课堂上学生们对于阅读和写作两大类重点掌握的糟糕程度,迫切想找到一条能使两者合理结合的一条创新教育路子,希望以此来改变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策略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在语言学习及语言应用上不断自我完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阅读与写作的本质,不断创新学习方法,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结构,主动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去学习英语阅读和写作。这是因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然而我国本科教育中的英语阅读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只会简单的机械阅读,不能自如的阅读文章和完全理解篇章,阅读能力滞后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所以,如何有效的进行阅读是英语教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而写作又恰恰是反映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镜子”,由此而诞生的主题教学模式(Topic based Teaching)正是围绕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一既定目标而展开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特点是既能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进行语言交流活动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发展在社会真实环境中恰当运用语言交流信息的能力。一体化教学法(Whol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正是基于主题教学模式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整体教学方法。教师在阅读与写作一体化课堂教学中融听、说、读、写、译于一体,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主题教学的大方向下,一体化教学法的倡导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精读语篇材料并就同一功能话题展开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训练,将“听、说、读、写、译”五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体化教学法是复合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中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结合运用了其他教学方法,如讨论法,练习法、提问法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方法。

对于这个创新型的教学思路,我们的高校英语教师又要开始自己专业素质培养的道路了。随着读写一体化的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大高校的广泛应用和推广,这种良好趋势就号召广大英语教师,在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积极主动的合理运用交互模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创新模式,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鼓励他们进行广泛有效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质量。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领衔主持的跨越式课题在母语教学中已充分地探讨了这一理念的可行性,并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我们由此延伸到探讨的英语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据是语言的可理解输入和可理解输出的理论。教师从语言“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整体性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有具体意义的功能话题为纽带把阅读、讨论和写作结合起来共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让广大学生能够在话题功能的不断深入学习中获得较为完整而深刻的语言输入与输出双向体验,从而收到显著而扎实的学习效果,体验二语习得的成功。教师在进一步发现实施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中,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要通过学情调查和测试摸清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非智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课文为重点,合理选编难易适中的阅读和写作材料以拓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选编的内容应自成一体,各个板块之间应保持话题功能的一致性。

第二,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情,以功能话题为核心,以教材课文为重点,合理选编难易适中的阅读和写作材料以拓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选编的内容应自成一体,各个板块之间应保持话题功能的一致性。

第三,在各个教学环节上也要保持教学的一致性。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首先要做到提前一个星期以上把课备好,确保教学的前瞻性和整体性;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从阅读到讨论,从讨论到书面表达,应当环环相扣,保持内容的连贯和重点的突出。

第四,要引导学生坚持建设并运用好微型英语阅读与写作语料库。学生接触的语料再丰富,如果不记不用,时间一久难免遗忘多半。因此引导学生按统一标准分类,如词汇和短语的一级分类标准是语义;二级分类标准是词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夯实并扩大语汇基础。另外,要加强学生对句型的学习和运用,尤其是对于制约其阅读理解的长难句和可以为写作增加亮点的一些高级表达,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进行句子结构分析,并要求学生诵读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第五,关注学生个体的情绪变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手段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功能话题展开发散性的议论和陈述,只要他们多说多练,要写出漂亮的英语作文也就不难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批改、个性化评语、建立学生学科素养成长档案、个别谈心等途径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对学生加强正面引导,及时表扬与鼓励学生在学业上的点滴进步,不断调优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踏实主动、活拨融洽的教学氛围,这些措施都将大大地促进大学生外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总之,教师要把“英语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下大力气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开展生动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无需刻意关注知识传授的多与少,而要注重学生学得的知识与技能的深与浅。教学的步子不妨由慢而快,教学的内容也就积少成多,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输入与输出双向体验,实现英语学科素养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Samour, L.A. and R.E Port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5:ed) [M].Wadsworth Publishing Co., 1988.

[2] Goodman K. S.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 Journal of Reading, 1976.

[3] Anderson RC. Frame Works for Comprehending Discourse [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97,14: 369.

[4] 胡文仲主编. 文化与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 肖健壮. 英语学习策略[M]. 北京:现代出版社,1997.

[6] 马博森.“阅读教学中的话语分析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M]. 2000年第2期63-66页.

上一篇:浅析河北体育学院健美操队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 下一篇:谈中专学校医学机能实验重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