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电影的美学研究

时间:2022-09-17 01:44:51

《黄土地》电影的美学研究

摘要 《黄土地》通过对镜头、场景、画面、造型、色彩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创造性的美学处理和表现,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使影片呈现或浓郁或清丽的特点,带给人们特殊的审美体验。本文对张艺谋摄影作品《黄土地》的美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分析《黄土地》这部电影中的影像,包括静止的和流动的画面,研究了张艺谋电影所创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关键词 黄土地,张艺谋,电影美学,意境

一、《黄土地》中的美学表现形式

电影以其特殊的视听语言,通过逼真的影像,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震撼感。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中写到:“电影艺术的特征之一是:我们不仅能从一个场面中的各个孤立的‘镜头’里看到生活的最小组成部分和其中所隐藏的奥秘(通过近景),并且还能不漏掉一丝一毫”,“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绝不让他的观众随便乱看场面的任何哪一部分。他按照他的蒙太奇发展线索有条不紊地导引我们的眼睛去看各个细节。通过这种顺序,导演便能把重点放在他认为合适的地方,这样,他就不仅展示了画面,同时还揭示了画面。一个电影制作者的创造性也就是表现在这种地方。”《黄土地》这部电影就是通过对镜头、场景、画面、造型,色彩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创造性的美学处理和表现,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使影片呈现或浓郁或清丽的特点,带给人们特殊的审美体验。简言之,赖以制造《黄土地》的美学表现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场景构图、色彩、镜头的运用等方面的。

二、《黄土地》中的意象及其意蕴

1 《黄土地》中的构图之象及其意蕴

电影在诞生之初,由于其具有的直接表现性特点,被人们看做是摄影与绘画的延伸,因而构图在电影创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在某种程度上直接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匠心。影片构图主要是指:“通过画面的结构编排,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画幅中,有序地、有目的地表现无限空间中的事物,并为表达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效果,把被表现对象以摄影的造型元素,如形状、光影、色彩、线条、影调、透视、角度、画幅等有机地分布在画面之中,形成画面形式,它是一个从思维到实践的过程,表达作者的情感,激发观者情绪,产生视觉效果。”而构图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表现主体形象,体现被摄对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性质。”

张艺谋担任电影《黄土地》的摄影,在他所展示的画面当中流露出无尽的象中之意以及象外之意。影片的开头,大量的环境造型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氛围:从大全景“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庄严地沉默着”开始,运用一组黄土地的镜头,这里大全景的黄土地概念发生了质变,给观众以一种新的感受,产生了一种象征意味,确实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效应。在画面的整体构图中,黄土地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天空与人物很小,用以表现土地之浑厚和沉重,更深地挖掘土地和人的关系。运用这种环境造型镜头,就将人与黄土地的亲情喻示出来:黄土地就像母亲一样,滋养着人们,但同时又以黄土地特有的气质,制约着人们,要改造我们的民族,首先要改造这块贫瘠而温暖的黄土地。虽然《黄土地》以许多质朴的镜头记录了陕北高原山川土地和风俗文化的真实画面。但是,《黄土地》更是写意的,它饱含着电影创作者对于民族生活的历史的沉思。在这种造型处理中,我们可以发现“画之当以意,不在形似”的神韵,对画面不是进行具体的描述,而是一种概括的表现,不求形似,尊崇写意,以气韵生动的描写取代表象,在纪实当中追求表现性,抒发内心,表情达意,表现出天之广漠,地之沉厚,人之命运,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人们从原始的蒙昧中焕发而出的呐喊和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2 《黄土地》中的色彩之象及其意蕴

色彩,在视觉世界里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是自然美的一种最生动的属性,当电影由黑白片进入到彩色片时代,电影的空间表现有了质的变化,色彩已成为电影空间构成的重要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影中的色彩占据了电影空间构成的主置,因为它不仅具有还原物象客观面貌的再现功能,而且更多地具有传达不同主观情感的表现功能。电影色彩具有传达人的情绪信息、心理感受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使人的内部世界外化的作用,它和电影的接受主体之间产生勾连的实质是通过自身独特的语言形式完成的。

影片《黄土地》对色彩的成功处理让张艺谋开始受到业界的关注,担任摄影的他为了突出影片的历史反思主题,在色彩上作了大胆尝试。虽说土地和黄河的颜色就是黄色,但在谈到此片的色彩运用时张艺谋说到:“陕北的土地干旱而痔薄,在刺目的阳光下,呈现为发白的浅黄色,给人一种烦躁的感觉”,“碧蓝的天空和发白的浅黄色土地。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假如按这种实际色彩拍,就会拍出类似美国西部片的粗犷的味道。有一阵儿我也曾想做这种尝试,在色彩上追求一种强烈的有气度的东西。后来与导演、美工师不断交换意见,感到这样拍不行。因为陕北的黄土地虽然贫瘠,却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它既是贫瘠的,又透着母亲般的温暖,给人以力量和希望。”因而作品大多数外景都是采用早晨和傍晚的光效,经过加工处理,作出温暖柔和的黄色,体现土地的沉稳本色与温暖气氛。这样的处理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入与土地的关系,这片土地孕育出了古老文明,但同时又隐含着人们生活的艰辛和思想的愚昧。经过处理后的色彩触动着人们的心弦,使观者震撼于中华民族所背负的苦难,但更为古老土地上从未消失的希望所感动。

3 《黄土地》中的镜头之象及其意蕴

汪流主编的《中外影视大辞典》中对镜头的解释: “镜头是构成影片的基本元素。在拍摄时,一个镜头是指摄影机从启动到停止这期间不间断的拍摄下来的片段。”

“每个镜头都应该是一个结构得很好的画面,这是艺术方面的基本要求。”影片里的画面构图都是通过镜头来呈现,一个镜头通常包含多个画面,不同镜头表达的含义也不一样,一般来讲电影中的静止镜头表现的是沉静、凝重、舒缓等情绪,而运动镜头则显示热烈、奔放、焦躁等意向。仰拍镜头往往传达崇敬之情,表现出对象的伟大,有时也含讽刺之意。俯拍镜头常常是蔑视情绪的表达,体现被看对象的渺小。当然这些都只是大体上的划分,在具体影片中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常会产生新的涵义。

《黄土地》注意根据影片的表现主题而选择不同的镜头运动方式,以此突出镜头语言本身的内涵。张明主编的

《与张艺谋对话》这本书里张艺谋有句话: “想表现天之广漠。想表现地之沉厚;想表现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想表现民族精神自强不息。”而这些内容只能通过有限的几个对象来展现。拍摄时为了突出历史感,张艺谋主要采用了静的拍摄手法,把镜头直接对准土地,既表现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又展示了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缓慢而单调的生活。

三、《黄土地》中的意境及其意蕴

在《黄土地》中,画面中黄土地与黄河,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而是整体性的美学形象。这种环境造型的电影语言,建立在意象美学的基础之上,是主体与客体、情与景、意与象交融统一而形成的一种境界,具有很强的造型。现力。影片的镜头中,黄土地、黄河与窑洞的数量占绝大部分的比例,其中纯粹表现黄土地和黄河等自然一半的空镜头即有20多个,张艺谋对这些环境设置苦心经营,例如窑洞位置的选择,一般窑洞、山坡、远处的高粱设置在同一画面内,以反映翠巧一家的生存状况。《黄土地》以诗意的镜像语言,传达着厚重深沉的人文思考,那静静的黄土地、缓缓的河水、黑黑的棉袄以及高亢而又悲怆的信天游都在昭示着我们民族步履的艰难。影片中陕北农民一代又一代地在黄土地上耕耘的身影,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坚韧和毅力。黄土高原和滔滔黄河的动态镜头和画面不仅作为环境背景出现在影片中,在形象上富有国画的风格和意境,而且它们仿佛也成为影片的主人公,具有情感、意志和力量,因此,画框内大部分是土地,用以表现土地之浑厚和沉重,更深地挖掘土地和人的关系。在这种“造型”处理中,我们可以发现摄影师对画面不是进行具体的描述,而是一种概括的表现,不求形似,尊崇写意,以气韵生动的描写取代表象,抒发内心,表情达意。张艺谋追求的正是这种隐喻的效果,大胆表现“内心感觉”上的真实。

上一篇:《桃花运》女性视角的文化解读 下一篇:剩女时代的爱情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