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开设职业安全课程的探讨

时间:2022-09-17 01:31:50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开设职业安全课程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6-0101-02

作者简介:王娟(1978-),女,安徽淮北人,在读硕士,助理讲师,现任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护理系教师。专业方向:护理。

【摘要】护士的职责是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一切要为病人着想,同时也要善于保护自己。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是近几年来颇受医护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建议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此课程。

【关键词】职业安全;高职护理;教学;必要性

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即将实习的2006级学生和实习返校的2005级学生各200名,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调查。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并请专家审核通过,调查内容包括:

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医疗锐器刺伤及处理、污染针头的处理、如何正确安全的配置化疗药物、洗手技术、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等。调查问卷由专人发放,当场发放并收回。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00份, 有效回收率100%。

3 结果

3.1 400名学生防护知识问卷回答,见表1。

表1

200名即将实习的06级学生200名实习返校的05级学生

项目人数百分率 人数百分率

针刺伤刺伤后上报2010%5527.5%

刺伤后不上报18090%14572.5%

刺伤后血液检测147%4020%

刺伤后血液未检测18693%16080%

污针头处理直接弃去87 43.5%136.5%

放入利器盒103 51.5%13467%

戴口罩手套作任何操作都带口罩18693%9145.5%

当手上有伤口时带手套65 32.5%11256%

接触病人用物时4020%7638%

接触化疗药物时47 23.5%9648%

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时81 40.5%14170.5%

洗手下班前必须洗手9045%16482%

做任何操作前必须洗手39 19.5%6834%

做任何操作后必须洗手13266%15577.5%

洗手方法符合要求149 74.5%18190.5%

其他工作前进行乙肝疫苗接种168%4623%

掰安瓿时用纱布包裹瓶颈17085%8944.5%

有意识避免一些损伤7839%7839%

做任何操作都要注意节力91 45.5%5427%

以上知识主要学校开设此课程0000

来源于在各门课程中教师提过135 67.5%7939.5%

见习时带教老师教过 95 47.5%13467%

3.2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校06级护生职业安全意识及其淡薄。在针刺伤一项中刺伤后不上报、血液不检测都分别高达90%、93%,说明学生对病人血液、体液传播疾病认识度不高;在污针头处理一项中选中 “直接弃去”的达到51.5%,在戴手套口罩一项中除“做任何操作都要戴口罩”达93%外,其它四项的回答都表示护生戴口罩意识高但手套的意识却很低。来自荷兰医院的调查表明,使用环磷酰胺进行肿瘤化疗时,手、前臂和前额皮肤暴露的危险性最高,戴手套可以有效防护手及前臂皮肤[1]。知识主要来源于在各门课程中教师提过的知识点,少部分来源于见习时带教老师的传授。我校05级护生职业安全意识比06级学生较强,但仍然防护意识淡薄。知识主要来源于实习时带教老师的传授。

4 讨论

4.1 护生职业安全意识淡薄成因:目前我国高职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护士职业安全课程,造成护生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安全的重要性,毕业时无职业安全意识。

4.2 教学对策:在我国,虽然护士的职业危害问题在近年来渐受重视,有关的研究时有报道,但从教育到管理仍显力度不够。职业危害重在防护,而防护的关键则在安全意识的培养[2]。树立安全意识重在教育,学校应首当此任。目前,我国护理专业教育中没有开设护士职业安全课程。因此,建议开设护士职业安全课程。

4.3 课程设置:我对护士职业安全课程进行设置,拟于我院护生开设护士职业安全的选修课,等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后再开设为必选科目或限选科目。现将有关思路介绍如下:

4.3.1 课程目标:在对学生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职业安全教育,树立较强的职业安全意识;能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熟练运用职业防护技能;当职业危害发生后能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3]。

4.3.2 课程计划

4.3.2.1 授课学时:授课总学时1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4学时,实践学时2学时。

4.3.2.2 授课时间:护生去医院实习前一学期进行授课。由于职业安全知识是分散在各学科中的,在学习各学科时有所了解,所以在最后总结性的集中授课,进行知识的系统强化和技能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职业安全知识。

4.4 课程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职业安全有关的概念,了解相关知识,熟悉常见的职业危害,掌握职业安全的知识和技能操作,发生职业危害后的处理知识,树立较强的职业安全意识。

课程主要内容如下:

(1)护理传染性疾病病人时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4]:在护士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带有各种传染病的病人,比如肺结核、乙肝、艾滋病,脑炎,传染性腹泻等病人。我们的护士暴露在各种传染性疾病危险之中。

防护的知识包括掌握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安全防护知识并正确执行;掌握正确的带脱手套技术、洗手技术、戴口罩技术、穿脱隔离衣技术;防止锐器伤尤其是针刺伤;医疗垃圾的处理。

上一篇: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征象分析 下一篇:可溶性止血纱布在外伤性肾破裂手术中的临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