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17 12:36:58

梁平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 对梁平县当前存在的农村环境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梁平县生态涵养发展阶段在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上提供思路。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保护对策;重庆梁平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242-01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对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关注,农村环境问题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如何正确认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防治已经迫在眉睫,需要深入思考。

1 梁平县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农业面源污染呈严重发展趋势

农业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农药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以及耕种措施等造成的面源污染。梁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每年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膜也比较多。化肥年使用量约7.7万t,由于使用方法不当,用量和时期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仅为35%[1]。肥料养份极大流失,部分下渗和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造成地下水污染,地表水富营养化,水质变差,影响人畜饮水安全;农药年使用量约472.5 t,利用率仅为30%,土壤中的残留率高于50%[1]。大部分被作物吸收,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农膜年使用量约1 058 t,土壤中的残留率高于50%。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 t/km2,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随着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这类污染也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普遍出现[2]。

1.2 居民生活污染日益加剧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近年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广泛推进,同时乡村聚居点人口迅速增加,农村居民生活污染由分散走向了集中[3],农村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值得关注。由于农民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随处可见。主要表现为:固体生活垃圾增多,没有集中有效处理,随处乱堆乱倒,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对周围的河流、水库污染加重,垃圾腐败臭味难闻,苍蝇横飞,夏季更甚。

1.3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梁平县2012年畜禽养殖生猪当量60万头,占土地可承载能力的31.3%,现有土地完全可消纳所产生粪污。污染最为严重的是规模畜禽养殖场的集中污染[4]。养殖场在畜禽粪便处理上投入资金不足,标准处理设施不到位或处理能力有限,粪便露天堆放,经雨水冲刷,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粪便滋生大量蚊蝇,易引发疾病流行,恶臭熏天,对周围空气污染严重,老百姓怨声载道。据统计,我国猪、牛、羊三大类畜禽粪便COD年排放量为6 900万t,是全国工业和生活污水COD排放量的5倍以上,养殖业的污染已不容忽视[1]。

2 农村环境恶化深层原因分析

2.1 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因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环境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的意识。长期传统的生活习惯难以更改,缺乏环境的自我保护行为,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农业生产老龄化,劳动力缺乏,滥施滥用农药化肥,随意丢弃生产废弃物。据朱启臻[5]对北京房山区大峪沟村160位农民进行的环境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环境知识普遍缺乏,大部分农民不知道农药对环境有何危害,而知道化肥对环境有害的只有16人。

2.2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国家长期以来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都很少,地方经济实力也有限,加之农民自筹资金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意愿也不强烈,垃圾分类收集池、垃圾处理站、排污管网和污水净化系统等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提供环保公共服务的能力也十分有限,最终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2.3 政府监管不力,保障体系不健全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范围广,难度大,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多,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而按现行的监管体系,缺乏专门的农村环保人员和执法机构来承担此项工作,农村环保职能职责分散在农委、环保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职能职责的明确划分和相互间的协调沟通,农村环境保护就出现了“谁都管,谁也不管”的怪现象。畜禽养殖的选址、规划、环评、监管等工作落实力度不够,形式大于内容,没有达到切实应有的效果;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倒,缺乏环保基础设施,也缺乏对农村环保的监管力度和执法保障。

3 农村环境保护对策

3.1 政府大力鼓励农村土地流转

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速农村土地流转,灵活采用多种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既能有效解决因农村劳动力缺乏而带来的粗放生产经营问题、土地荒置问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等一系列农村问题,还能有效地促进梁平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收入。

在规模经营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才能极大地提高农业产投比,才能有效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用药,才能有效遏制并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国家目前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等一系列农业项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更大的效益;才能有效地发展特色农业、精准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加速农民增收致富。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结合梁平县实际,打造出自己的产业链,进行深加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在梁平县生态涵养发展的背景下,切实有效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让农业大县变成农业强县,打造出特有的农业品牌。

3.2 对农村生活垃圾分区域、分类集中处理

3.2.1 偏远农村垃圾处理。有机垃圾是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部分,占农村生活垃圾的40%~50%。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继续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并加强沼气池后期维护管理的保障体系建设,既能有效解决农村厨房废弃物、家畜粪便、农业生产废弃物等有机垃圾,变废为宝,又能有效解决农村有机垃圾污染问题,改善农村房前屋后的环境,还能有效解决偏远农村地区部分用电、做饭、洗澡所需的能源问题。在偏远农村,目前人员居住比较稀疏,废品和有害垃圾很少,主要是碎玻璃、碎瓦片、废塑料等其他无机垃圾。建议加大环保宣传,号召偏远地区农民采用集中焚烧、填埋的方式处理无机垃圾等其他垃圾。防止垃圾随雨水冲刷,进入河流、农田等。

3.2.2 村镇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在村镇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采用“村收集―镇处理”或者“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模式,原则上“一镇一站,一村一点,一点一人”,并鼓励村民将垃圾按照“塑料”、“纸张”、“金属”、“玻璃”等进行分类,在村建立分类收集点,由专人统一收购,负责分类,在镇建立垃圾回收站,负责各个村的垃圾回收,有条件的乡镇就近处理垃圾,没有条件的乡镇中转到县城统一处理。适当收取农民垃圾处理费,用作专项资金,保障垃圾回收处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3.2.3 村镇污水集中处理。村级每家每户将冲厕用水(黑水)和其他生活用水(灰水)分开,黑水以及人畜粪便经厌氧沼气池处理,灰水由自然净化系统处理。镇级人口较集中,应建立多个大中型沼气池,处理居民粪便,采用沼气发电,将电并入国家电网;建立污水管网,将生活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厌氧池、人工湿地进行处理,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场。

3.3 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3.3.1 畜禽养殖由规模化向标准化发展。政府将畜禽养殖补贴资金整合,在乡镇划定畜禽养殖园或养殖区,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畜禽养殖户入园入区,引进有机肥厂,建立畜禽粪便标准化处理设施;探索应用养殖污染防治新技术,如饲料添加B-甘露聚糖酶,降低粪氮排量,试验“发酵床”零排放养殖,益生菌除臭技术,牛粪养猪、鸡、虾技术,牛粪制作蜂窝煤技术,沼气发电技术等[4]。

3.3.2 畜禽养殖区与种植园相结合。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规划布局过程中,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效衔接,对养殖业和种植业进行合理布局。既能高效、低成本地解决养殖业污染治理的难题,也能减少种植业化肥施用量。走种养结合,以养殖促种植,以种植促养殖的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之路。既能节约资源,又能降低种植业的成本,还能有效改善土壤,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和县域生态涵养发展的定位[5]。

4 参考文献

[1] 尹辛亥,赵少婷.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建议[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5):63-64.

[2] 荀彦平,张有贤.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4):40-42,67.

[3] 章明奎,李建国,边卓平.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最佳管理实践[J].浙江农业学报,2005,17(5):244-250.

[4] 何发贵.梁平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调查与治理建议[J].畜禽业,2013(12):44-46.

[5] 朱启臻.农民环境意识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环境,2000(4):24-26.

上一篇:古老月季月月红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下一篇:上皮间质转化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