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云,华为来了!

时间:2022-09-17 12:28:06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出人意料地,7月30日举行的华为企业云战略和服务会上,华为只字未提“公有云”。或许是出于保护和合作伙伴的利益关系的考虑,华为仅表示未来会切入云服务市场,向客户提供金融云、媒体云等,同时华为聪明地选择了“混合云”这一说法。

但华为进军公有云市场的决心已经昭然若揭。打开华为云服务的官网,可以看到,云托管、弹性计算云、虚拟数据中心、对象存储服务等系列云服务已经可以订购,同时标出了每个产品服务的价格。网站显示,目前,APICloud、药房网商城、龙信科技、众信生物已经成为华为公有云服务的客户。

事实上,华为染指公有云服务市场并不奇怪。2010年,决定进军企业业务市场之际,华为便提出欲将企业业务打造成“第二个华为”,公有云市场显然给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途径。来自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7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310亿美元,而IDC则预测,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到2016年将达到24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6%。

在今年4月举行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CEO徐直军便首次透露了华为将进军公有云服务市场。站在企业云战略的现场,徐直军表示:“华为发展企业云服务,我们不会唱高调,也不会按照其他公司的方式来发展此业务,我们要走自己的路,要充分利用华为公司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来发展云服务。”

华为进军公有云服务市场,哪些企业在颤抖呢,又动了哪些企业的奶酪呢?是电信运营商,还是互联网企业,不久的未来或许就会有答案。

切入公有云不是任性使然

站在会的舞台,华为企业云服务总裁杨瑞凯有点激动:“虽然这个舞台只有短短的38米,但是我们整整走了4年。”

追溯4年前,云计算技术浪潮席卷全球,华为宣布全面进军企业业务。2011年,华为在深圳召开第一届云计算大会,正式成立IT产品线。就是在那时,杨瑞凯被任命组建华为企业云团队。

徐直军回忆道:“2010年,我们进入IT领域,发现当时的情况跟华为进入通信产业时的情况相差无几,市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但是我们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通过10年甚至更多年的努力,要把IT产业发展成为跟通信产业一样的领先,一样有竞争力,一样能够覆盖全球的大产业。”

4年过去,华为距离目标越来越近。2014年,IT产品线全线产品在Gartner魔力四象限中斩获颇丰:华为存储跃升至Gartner挑战者象限;FusionCube云平台进入Gartner一体机魔力四象限。

2014年,存储全球收入增长率连续5个季度第一,服务器全球出货量连续5个季度第四。截至目前,华为在全球建立了480个数据中心,其中有160个云数据中心。

徐直军表示,过去几年,华为每年平均在IT产业的投资不低于5亿美元,可喜的是,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在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云计算,大数据平台都相继推出了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品。

“我们的IT产业在今年有可能超过20亿美元收入,明年有希望能够实现盈亏平衡,预测到2020年,我们整个IT产业会超过100亿美元,真正成为华为公司一个支柱产业之一。”徐直军说。

今天,华为决定进入云服务市场也绝不是任性使然。在云计算、大数据乃至物联网的技术浪潮之下,IT系统在企业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不再仅仅是一个支撑系统,更是一个生产系统。同时从只为内部的员工服务到面向所有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服务。

而多年以来,很多企业的IT系统从未有过任何变化,还是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为了适应市场发展节奏,这些IT系统迫切需要转型。但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再花费高昂的物理成本和人力成本去自己部署和运维IT系统,而是更希望采用云服务的模式。

“云服务模式正在成为企业IT的新模式,这已经成为产业界的共识。为了满足企业市场客户与合作伙伴在网络时代的新需要,同时也为了提供更贴近用户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华为决定推出企业云服务,这是华为ICT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自然延伸,是实现华为在ICT领域投资回报的新商业模式。”徐直军表示。

走自己的路

徐直军表示,所有的企业,在IT系统面向未来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夜之间都从自建系统走向全面的购买和使用云服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华为和合作伙伴一起,为企业的客户、为政府能够提供混合云解决方案,这是华为的聚焦点,也是华为投资拓展的重点。

更重要的是,徐直军强调:“华为发展企业云服务,要走自己的路,要充分利用华为公司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来发展这块业务。”

他讲道,华为的优势聚焦在三个方面。第一,华为已经与大量的客户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也有产品在这些企业来运行和使用,华为能够洞察和理解客户需求。同时,华为也与广大的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伙伴,都是直接面向客户的,他们会跟华为公司探讨客户的需求。

“如此一来,华为在发展企业云服务过程中,能够深刻地把握住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云的解决方案。”徐直军表示。

第二,华为是一个O2O的公司,既有线上的业务,也有线下的业务。过去华为的合作伙伴,更多是销售和交付华为的产品,未来,华为的合作伙伴通过能力的构建,可以基于华为企业云服务,直接面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第三,华为不是一个数据公司,我们不经营数据,我们永远不从数据上获取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多和合作伙伴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客户的数据,使我们客户数据更安全。

杨瑞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华为做云业务,实际上思路非常清晰,华为将聚焦IaaS层,使能PaaS层,聚合SaaS层。

事实上,如今,无论是在I层,还是在P层,抑或在S层,都有不少厂商已经提供服务。亚马逊的AWS和IBM的Softlayer聚焦I层,微软的Azure聚焦P层,阿里云和国内三大运营商则聚焦I层和P层提供服务。

显然,进入这个市场,华为将动了这些企业的奶酪,一场充满硝烟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展开。

上一篇:美运营商集体取消合约机 下一篇:三大支柱板块助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