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材料的8个技巧

时间:2022-09-16 11:37:02

抄材料的8个技巧

如果有人向你炫耀,一个多小时又写了10多页领导讲话,五六千字,你可以流露出崇拜的表情,以示配合,但千万别傻傻以为都是一字一句原创出来的。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十有八九,这是抄出来的。怎么抄,可是有学问有技巧的。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

一、抄原文

写材料不同于写新闻。兄弟单位多写了一个材料,你就多了一条路。兄弟单位多发了一条新闻,你就少了一条路。究其原因,材料是小众文体,面向的是本单位人员,具备抄的条件。新闻是大众文体,面向的是本系统甚至是全世界,不具抄的条件。比如,各单位都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别的单位从某新颖角度撰写一篇新闻稿件发到《人民日报》,你所在单位就不能再刊发类似稿件了。但是,如果别的单位撰写了一篇领导讲话,而且质量比较高,你们关系又比较好,两个单位性质情况又相似,可以践行“拿来主义”,把单位名称、讲话人和时间改一下,基本没有大的问题。特别是在相对封闭和保密的系统内,领导讲话一般不会上网,抄之后不仅是神不知鬼不觉,说不定还会受到表扬。当然,我们不推荐这种抄袭,这种抄袭是真正的抄袭,是对领导、对单位的不负责任。

二、抄框架

写材料最难的列提纲,提纲不对一切白费。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写作思路自然清楚,写作质量才有保证。在不少领导眼里,对称的提纲是美的。为了把提纲鼓捣得工整漂亮,可是累坏了不少机关笔杆子。这种工整的提纲框架,可以从实践思考中来,也可以从模仿借鉴中来。比如上级单位要求上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情况,就可以借鉴“向党看齐”微信公众号《“两学一做”最新提纲57例》之第二例:“一是在‘学’上深化拓展。二是在‘做’上对标践行。三是在‘改’上持续用力。四是在‘促’上求实求效。五是在‘干’上以上率下。”类似提纲几乎是万能的,能将单位所有工作装进去。这样就省了不少事情。大家多学习揣摩本号之前刊发的提纲,必有益处。

三、抄段落

一方面,有些内容已经约定俗成,写到这一段就是固定表述。因此,是可以抄的。比如撰写表彰奖励通报,结尾往往是:“望以上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各单位要积极学先进、赶先进,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抄过来即可,不要客气。前期网上盛传《领导讲话结束语》,有些也是可以借鉴的。另一方面,某一内容已有成熟文字,也是可以拿过来用的。比如撰写“高度重视”相关内容,之前若有成熟文字材料,可以拿过来使用,或者稍微改造之后再使用。

四、抄观点

观点是材料的灵魂,观点立则材料立。有的同志说,我就是不抄观点,大小观点统统靠自己原创。这是可以的,但这样写领导讲话也是有风险的。领导的站位一般比较高,能够俯视全局,思考认识通常不一般。机关干部如果一个劲在那里“憋”观点,不仅效率低,而且不一定准确。那么,如何快速高效准地生产观点呢?一个字,“抄”!可以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抄,也可以从上级文件、报纸评论中抄,还可以领导平时讲话中抄。把所有前沿观点集中在一起,就是一篇“集大成”材料。如果水平再高一点,可以在别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提炼,那就更了不得了。这样的材料往往能让领导眼前一亮,刮目相看。

五、抄事例

一篇材料如果都在讲道理,就会显得干瘪无力,枯燥乏味。人们可以不相信道理,但不可以不相信事实。材料中如有几个典型事例,能够很好表情达意、提升表达效果。抄事例得有素材库,平时要做个有心人,认真收集整理。如果你的素材库足够丰富,事例足够典型,写起材料就能信手拈来。比如,给领导撰写党风廉政建设讲话,把上级通报的一些典型案例的细节直接copy进去,这些细节又是大家想知而又未知的,一般都能吸引听众津津有味地听。

六、抄句式

句式影响表达效果,看到别人写得比较好的句式,可以借鉴模仿。比如,官方材料经常写到:“关乎旗帜道路方向,关乎党运国脉军魂,关乎兴衰成败存亡”。我们在撰写单位材料时,为了强调某项工作的重要性,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关乎作风形象,关乎精神士气,关乎长远发展”。再比如,“向党看齐”微信公众号总编王小连在竞聘科长时,就借鉴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的句式。她在竞聘中说:我的工作思路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为中心,所谓“两个基本点”就是以团结和安全为基本点,所谓“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公平公正原则、公开透明原则、以身作则原则、民主集中原则。

七、抄数据

写材料之所以不叫写文章,是因为文章要靠原创,材料要靠整合,需要把之前的内容“抄”过来,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数据。年终撰写单位总结,每个同志都要抄大量数据。抄数据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一定要多长个心眼,辨别数据的真实性,千万不可让数据掺水分,更不可让数据前后矛盾、左右打架。

八、抄金句

报纸每天都生产不少文字,其中不乏金句警句。这些句子都是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或者建议,朗朗上口,易于流传,发人深省。本号最近刊发的《写材料70个金句素材》,就很有价值。你如果撰写关于创新驱动的材料时,把第七个金句写进去,就能把道理讲得很到位。这个句子是:“这创造那创造,经不起实战检验的都是胡编乱造。”撰写关于正确对待得与失的材料时,可以适当引用第一个金句:“经常抬头看星空,能助长高;老是低头捡便宜,将致驼背。腰间的‘算盘’只会把格局算得原来越小、境界算得越来越低。”

上一篇:参加护理管理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 下一篇:怎样写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