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过程中暖通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时间:2022-09-16 11:23:29

建筑施工过程中暖通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暖通工程包括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等三个方面内容,其暖通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加强暖通工程的设计,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暖通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暖通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的设计原则

(一)弄清该建筑物在总图中的位置,四邻建筑物及其周围供热、供水、供电等管线的敷设方式与可能的接口地点。这可为本建筑物设计供热入口时的客观条件,也可作为计算负荷时考虑风力、日照等因素的参考,还可以根据主要入口的朝向,确定大门的做法。

(二)层数、层高及建筑物的总高度,看其是否属于高层建筑。按现行的《规范》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应遵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款。

(三)弄清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使用时间、有无废气要排等,作为计算负荷及划分系统的依据。

(四)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烟分区的划分及防火墙的位置及火灾疏散路线。不了解这些问题就无法设计防烟排烟系统,也不知道该在什么位置设防火阀门。

暖通设计施工的基本要求

通常情况下,暖通是由采暖、空调和通风等系统组成,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非常复杂与繁琐,一般预留与预埋暖通位置、管道是在桩基工程结束后进行的,因此在暖通设计施工过程中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认真翻阅图纸

认真翻阅图纸是为了清楚了解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和构建方式,这样在设计的时候才能弄清楚建筑的与周围的建筑供水、供气、供电的铺设接口地点,这是一个客观的条件,也为将来在施工时创造合理、高效率的施工做好准备。为了清楚暖通负荷和划分系统,还要搞清楚楼宇的规划容纳人数、作业的性质和使用时间等因素作为参考,还应该考虑建筑物的层数,以便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款考虑进去。

引进设备工程师参与施工

设备工程师对暖通设备的性能、参数、施工环境的注意事项最了解,所以在暖通施工过程中切不可闭门造车,应该将设备工程师引进来去改变设备与建筑预埋基道不符合、机房设计不合理、进风口与排放口不合规定的挤在一起等现状,可谓是势在必行。

建筑采暖入户的设计要求

《暖通规范》GB50019—2003 第4.9.5条条文没有特别强调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必须设置在户外,当建筑平面布局有困难时,暖通专业没有坚持本条的规定,似乎不算违反规范。但是《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第6.2.4条规定“采暖系统中,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设施,不应设于套内”。为了建筑采暖的合理性和舒适性,应该严格执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第6.2.4条规定,终归要以符合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为根本宗旨。

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空调负荷及空气参数的计算误差大

在目前建筑暖通的设计之中空调主机容量普遍偏大源于其空调负荷的计算存在着误差,建筑物空调负荷计算的相关因素有如下几个:

外窗传递的太阳辐射热量;

围护结构传递的温度;

人体自身的散热量;

新风量以及渗透空气所带来的负荷;

室内照明及其余热源的散热量;

其他的负荷。建筑暖通设计师在进行空调负荷计算时一般会依据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而行,然而空调负荷计算的误差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一方面的原因是暖通设计师在负荷计算时过于担心错项、漏项的出现而无法实现使用目的,因此保守地选择较大的参数。

在暖通设计中留有合理的调节余地十分重要,但却不能滥用保守数据,而应该将建筑相关参数加以考虑从而避免空调负荷计算的误差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建筑相关参数与暖通设计师空调负荷计算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空调负荷计算存在误差的另一个原因是各环节之间配合的不默契。

设计(施工)说明的内容不完整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应包括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设计说明应有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供暖热负荷及耗热量指标,系统总阻力;散热器型号;空调冷、热负荷;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消声、隔振、防火、防腐、保温;风管、管道材料选择、安装要求;系统试压要求等。然而,有些工程的设计说明内容很不完整。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如某工程甲方要求部分房间要保持恒温恒湿,设计师简单地考虑从系统中分离单独成为一个支路,增加了运行维护的难度,也加大了能源的消耗。这样的系统满足不了甲方所提的要求。又如某工程设有指挥大厅、会议厅、计算机房等,此类性质的用房,理想的空调系统应是低速风道系统,而设计却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显然是不合理的。

平面冷冻水系统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

①有的冷冻水系统由1条主立管引进,分几个环路,分环上不设阀门,给系统运行调节、维修管理造成不便;②有的空调系统为双侧连接,两侧热负荷及空调器数量相差悬殊,而供、回水支管管径却相同,两侧水力不平衡,难以按设计流量进行分配;③空调水系统同程、异程混用,给调试、维护带来一定的困难。

平衡阀的设置存在问题

空调冷冻水系统宜设置平衡阀,一般应设在回水管上。而有的工程仅用普通的阀门代替平衡阀,有的在新风机组冷冻水供、回水管上均设置了口径与管径相同的平衡阀。

建筑暖通设计问题的改进措施

注重可行性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中取暖设计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从供水和供热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能够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设计方案,合理的解决取暖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在针对温度、湿度要求较高的暖通设计中,更要认真分析以往的数据,提出符合特殊要求工艺的设计方案,确保完善。

注重规范性与经济性

建筑暖通设计中规范性与设计及施工工作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因此首先需要建立并完善暖通设计的监理制度,在相应的岗位上安排相关的监理工作人员对暖通设计及施工过程进行监理以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实施及其质量水平。其次,在工程建设期间还可以聘请专业暖通设计及施工人员开展相关的讲座与座谈会,鼓励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从而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提升设计及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其实际动手能力。而建筑暖通设计的经济性原则的保证则需要做到: 第一,暖通设计的过程中对施工所需材料与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在同一使用周期之内对机械档次、相关设备及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调研工作,从中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及设备;第二,暖通设计中各项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与运行、维修经费也是衡量的重要因素所在,并根据季节的差异性对不同时期的设计及施工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到最符合设计要求的经济方案。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暖通施工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防火安全、人员施工安全、设备的操作安全、易燃易爆环境的安全、电力设备的标准配套安全等。另外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问题,包括暖通空调的防冻保护、制冷系统的安全保护与风机连锁保护等问题。同时要协调好暖通设备和其他工种的物件相互的协调,施工的人员都知道,建筑物的空间是有限的,管道的预留空间和长度是有限的,在暖通专业的暖通专业的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排烟(风)管、供水管、回水管、冷凝水管等;给排水专业的生活给水管、排水管、污水管、喷淋管等又是极其复杂的,避免和电线管、水管、燃气管道争空间,如果在施工设计图纸上没有标定的,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要各工种之间做好协调,必要时要让业主和监理单位出面做进一步合理的协调和解决。

注重环保性的分析

当今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用户人群在购买房屋时首先考虑的是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暖通设计者要在暖通设计时采用环境温然相对将少的环保产品或者新型环保产品,同时也要考虑暖通系统在使用中产生的污染,针对这些要求,设计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才能设计出对环境污染较少的设计方案。

我国暖通设计的发展趋势

完善设计的观念和方法

1、暖通设计的观念将会逐渐向着规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发展,所以对于我国的节能型建筑来说,首先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尽可能的降低热负荷,充分的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升供暖系统以及保暖热源的工作效率。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所设计的内容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能源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也应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

2、暖通设计的观念还会逐步向着动态化的观念发展。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从内而外发生变化的,显然如果单纯的依靠稳态的设计工况时无法完全满足使用的需求的,所以应采用最新的技术方法,比如说科技含量更高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和建筑动态负荷分析这两种方法,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计算的结果的适应性也更强。

(二)我国的相关建筑企业必须对能源效率进行综合的考虑

我国的很多城市从国外的先进施工经验中已经整理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但是对于我国的实际问题却还不是完全适用的,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已经越来越完善了,供暖的热负荷已经很少,所以应充分的考虑供暖设备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专家学者普遍都认可了直燃式的冷水机组,可以最大化的延长产品的使用性能。另外,为了解决电力高峰负荷的问题,还出现了蓄水空调,不但增加了电量,同时还解决了运行的成本,当然我们还应对原有系统的设计以及设备的国产化等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中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同时,要合理应用暖通的节能技术,从而使暖通设计向着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将环保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任海波.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设科技,2012( 12).

[2]杨明岳.探讨居民住宅暖通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2(07).

上一篇:客户档案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溶洞施工实例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