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

时间:2022-09-16 11:16:28

2011年9月29日晚,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Tiangong-1或Heavenly Palace 1)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天宫一号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载人航天器,高10.4米,重8.5吨,舱体的最大直径达3.35米。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器相比,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拓展,达15立方米,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天宫一号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两个部分,其中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驻留期间的工作和生活。实验舱前端安装有被动式对接机构和交会对接测量及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是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天宫一号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寄托华人无限憧憬的名字。这一命名可能根据以下几点:(1)“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空间的通俗叫法,拥有民族气息;(2)“天宫”即“天上宫殿”,也容易和“空间实验室”“空间站”这些概念联系起来;(3)天宫一号的目标中有“初步建立载人空间实验平台”一条,因此“天宫”也有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得舒服”这一层含义。

天宫一号是未来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它的主要任务为:(1)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与神舟八号等神舟系列飞船配合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2)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的生活和工作,保证航天员安全;(3)开展空间应用(包括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等)、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战技术实验;(4)初步建立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实验平台,为建造空间站积累经验。

由于天宫一号是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中的被动目标,所以叫“目标飞行器”。而之后发射的神舟系列飞船,将称作“追踪飞行器”,入轨后主动接近目标飞行器。建设实现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是“空间交会对接”。交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空间同一位置的过程。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空间交会对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

神舟八号预计于11月初发射,在这之前,天宫一号将进行多次轨道相位调整,从而进入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八号的到来。

上一篇:物联网的概念及发展 下一篇:军语研究和规范工作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