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服务群体中人际关系及矛盾冲突的道德分析

时间:2022-09-16 10:43:23

高校后勤服务群体中人际关系及矛盾冲突的道德分析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教学科研及学校稳定,政治性特征尤为突出。与其他职业劳动者组成的群体相比,高校后勤工作者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群体自身的一系列特点,对其人际关系及矛盾冲突进行分析,有利于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确保学校正常运行和稳定。人际关系矛盾冲突分析和其他职业劳动者所组成的集体相比,高校后勤服务群体由于自身所从事的集劳动和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又不同于教师群体高知识水平的实际情况,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群体的一系列人际关系特点。由于内在的主观原因和外在的客观原因,高校后勤服务群体发生矛盾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建立团结和谐高校后勤集体直观重要。一、高校后勤管理群体人际关系的特点高校后勤管理群体人际关系的特点,既由后勤工作者所从事的服务及教育的特点所决定,也与其自身的素质不无关系。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其人际关系的一系列特点。1.高校后勤管理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这种依耐性是由高校后勤工作的集体性质决定的。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其目标是既要保证师生正常生活,并实现服务育人,确保高校稳定。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个别后勤服务工作者的单独行为,而是由各个成员构成的服务群体的群体行为。这种群体行为决定了后勤服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这是这种依存性,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群体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高校后勤服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具有鲜明的独特性。高校后勤服务工作要求从学生食堂、宿舍管理、清洁卫生及物业管理、校园绿化以至水电维修等方面为高校校园正常运行提供全面为的综合保障服务,固然以集体协作为基础,但这种集体性质的劳动又是通过各个个体的劳动得以实现的,且个体劳动的质量决定整个后勤服务质量。这是这种个体劳动性质,使得后勤服务群体中的个体具有鲜明的个性,更需要重视群体成员在劳动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3.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具有价值目标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从价值目标上说,美味后勤服务员工的劳动所追求的是全面服务师生,从根本利益上讲,只有当后勤服务获得高校广大师生一致赞同时,广大后勤员工才能充分体现和实现自身价值。二、高校后勤服务群体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尽管高校后勤服务群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其成员之间有很强的依赖性,尽管其价值目标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实际上该群体中仍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产生这种矛盾冲突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由于劳动的分工所导致的矛盾。后勤服务工作必须以后勤员工必要的分工为前提,但如果有的员工不能以必要的德性参与分工,就可能导致后勤群体中矛盾冲突的产生。从后勤服务的分工和目的来看,各项工作都是必不可缺的,都有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如果一旦产生冲突,将多整体工作产生障碍。2.员工之间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彼此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后勤群体一般是由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技术、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的思想觉悟的员工组成,这些个体差异,虽然并不必然导致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但却内含着产生矛盾冲突的可能性。3.后勤员工自身的不同利益导致矛盾冲突的产生。在后勤群体中,每个员工都是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在工资、福利、评优评先、考核总结等方面,都会把看得见的切身利益摆到自身面前,能否获得这些利益关系到员工自身的生活水平,使广大后勤员工面临着实实在在的考验。不仅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服务工作的开展。4.高校后勤员工现行人事制度导致矛盾冲突的产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后勤员工存在事业编制和合同聘用制区别,导致“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伤害部分员工感情,挫伤其积极性,导致矛盾冲突的产生。5.人际交往的欠缺导致矛盾的冲突。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由于受历史传统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缺少对于社会交往必要性的认识,缺乏对良好人际关系重要性德感悟,群体成员对共同交往规则的认同度不高,缺乏配合协作。6.社会经济形态导致群体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高校后勤社会化趋势下,后勤组织经营自主、自负盈亏,这种经济形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接轨,催发后勤员工的主体意识和自由意识,并有不断膨胀的趋势,这对后勤服务组织的人际关系和谐带来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如果泛化为一种风气波及群体的话,是比不利于后勤组织良好群体的简历,有可能引起矛盾冲突的产生。三、高校后勤群体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1.关心集体。只有从事不同岗位的后勤员工关心集体,将自己的劳动视为实现集体价值目标不可或缺的部分,后勤集体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顺利实现。一个真正关心集体的后勤员工,应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自觉维护群体的团结,正确对待集体中的矛盾,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时,应自觉的服从集体利益。2.尊重同事。尊重同事是调节后勤服务群体中人际关系中的又一道德规范。后勤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统一岗位的同事,要尊重暂时处于先进和落后状态的同事,要尊重不同意见和建议的同事,后勤部门的领导和员工要相互尊重。3.有益竞争。由于自身利益的不同,在面对矛盾冲突时,后勤服务员工要注意竞争的道德性、有益性。竞争的手段必须合乎道德要求,要妥善处理好后勤服务工作中的竞争和协作关系,另外,后勤员工要有一种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4.后勤员工要把尊重相互的人格和名誉、尊重同行的意见、分担责任作为处理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5.建立起“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优绩优酬”的新型高效后勤人事管理机制,打破传统“编内编外”的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改进,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效后勤服务群体中的矛盾冲突,需要以法律和体制转换的手段加以调节,更加注重伦理道德的调节作用,实现“五个能力较弱的员工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作风的鼓舞,能够齐心协力地工作,实现比十个各随己愿的单独行动的优良员工好得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钱焕琦.学校教育伦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龚乐进.教师职业道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依托机器人创新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篇:浅谈奥尔夫教学在美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