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时间:2022-09-16 09:17:49

试论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蔡元培被公认为推动近代社会教育正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第一人。本文试图考察蔡元培社会教育思想来源,阐述其社会教育思想内涵及其实施途径,以期为今天发展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蔡元培;社会教育;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113-03

在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产生之前,人类的教育活动都是以社会教育的方式进行的,但社会和教育的连用,最早出现在德国。我国“社会教育”使用最早是在1912年,人们普遍认为是蔡元培从德国把社会教育的概念引入了我国。他认为学校要向社会开门,服务于社会,教育应以平民主义为取向。他认为一所大学应负有引导社会风气的责任,主张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把培养人才和民主共和事业相联系,深信中国定将人才辈出,科学发达,国运转机。正是从这种信念出发,蔡元培才努力推行社会教育。在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后,蔡元培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决策:使社会教育制度化。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12年设立了社会教育司,与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并立,确立了社会教育在教育行政上的地位,促使社会教育走向制度化。蔡元培如此重视社会教育,使它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绝不是偶然的。

1 社会教育思想的来源

1.1 教育救国思想

蔡元培之所以强调教育救国,一方面,是因为他从教育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出发,他认为教育旨在立人,人立则国强。在他看来,教育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事业。他认为:“人类所最需要者,即在恪尽其种种责任之能力无可疑。由是教育家之任务,即在为受教育者,养成此种能力,使能尽完全责任,亦无可疑也。”他在这里所说的能力既包括为国家、为社会的献身精神,又包括服务社会、恪尽职责的本领。另一方面,他基于对近代中国历史经验的认识,认定民主共和事业完全离不开教育。1898年,失败后,他在深感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的同时,彻底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知清廷之不足为,革命之不可以已,乃浩然弃官归里,主持教育,以启发民智”。 这是蔡元培立志教育救国思想的开始。教育救国即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目标密切联系。

1.2 留学经历

蔡元培先生如此重视社会教育与他的留学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曾被同时代的人誉为是一位“学贯中西”,能将中外新旧熔冶于一炉的学人。1931年1月,蔡元培65岁诞辰,中央研究院同人赠他一副寿联称“瘁中土文教之精华于身内,泛西方哲思之蔓衍于外物”,推崇备至。蔡元培能达到这一境界,同他数次走出国门直接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教育密切相关。在1907―1926年的20年,蔡元培先后五次出国,留居国外近12年之久。其中在德国的时间最长,对欧美国家的教育事业也曾亲自作过考察,吸取了国外社会教育的丰富经验。他在谈及社会教育时曾说:“近时欧西各国,义务教育虽已甚完备,然此制仅施全国学龄之儿童,且所授者仅为初级之普通知识。若高深之学术,则仍为有力者所垄断。各国贤者,已图力矫次弊。”紧接着他专门介绍德、法等国的经验,即以普及的社会教育使失学、失业及在职的人员都能享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

1.3 民本思想

蔡元培投身教育事业后,一直畅言平民教育。他所说的平民教育就是人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他在民初倡议教育部设立社会教育司时就提出:“以为必有极广之社会教育,而后无人无时不可以受教育,乃可谓教育普及。”之所以重视平民教育,与蔡元培的民本思想是分不开的。蔡元培的民本思想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在1900年《上皇帝书》中他就指出:“国者,公司也,民者,出资本之股主也,天子者,总办也。诸侯者,官也,皆总办所自辟之分办也。”随着辛亥革命等大规模民主运动的不断发生,蔡元培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他开始认识到民众力量的伟大。另一方面,蔡元培的民本思想也受到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明确表示自己思想“很受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学说的影响”,而这些学说“都是主张自由、平等、替平民争气的”。可见蔡元培民本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民的平等、自由等民利,这种权利也包括受教育权。

2 社会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实施途径

1931年11月16日,在蔡元培主持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教育组审查委员会通过的审查报告中,对社会教育的宗旨做了如下表述:“社会教育,必须使人民认识国际情况、了解民族意义,并具备近代都市及农村生活之常识,家庭经济改善之技能,公民自治必须之美德。”这个宗旨体现了蔡元培对社会教育的基本要求:

首先,通过社会教育增强国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蔡元培早年投身教育,就主张教育要有益己益世的作用。他一直强调受教育者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爱国之心,更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有化小我为大我、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他积极提倡学生要有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要注意养成完全的人格,所以在社会教育中要认识国际情况、了解民族意义,以开阔眼界,增强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意识,这样才会有永不满足的求知动力。

其次,通过社会教育增进人们的文化科学知识。蔡元培认为一个充满文盲的国度,既无法推进民主,也难以振兴实业,且不能在国际上赢得尊重。他把广泛的社会教育作为开民智的补救之策,开展识字教育,扫除文盲,也就成为普及教育的首要问题。

再次,通过社会教育培养国民的公共道德观念。他把德育视为教育的中坚,强调教育要养成完全人格,而“德育实为人格之本”。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吸取知识、修养进德的能力,但知识和德行不是与生俱来的,人要使自己成为完善的人,并经教育而使成定之品性。这就是说要经过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不可偏废的和谐发展,方能完成。而在其中,德育是灵魂。蔡元培主张在社会教育中,也同样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他说:“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因而,要培养民众爱人如己,具有爱群、为群之美德。

蔡元培在确立社会教育宗旨的同时,还很重视社会教育的设施保证,并使宗旨与设施的目的统一。他曾说:“社会教育本为灌输知识之一种良好的方法,但过去并未十分注意于其设备之目的,致社会反受许多不良之影响。今后一切展览会的陈列,民众教育的布置,以及各种游艺场所的演唱,均须以贯注科学知识、指导生产技术为目标,以增加生产之效果。”蔡元培对社会教育的实施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举办演讲会;以学校为中心举办各种平民学校、补习班和习艺所,普及平民教育;充分发挥公共教育设施及文化科学知识的作用;利用各种传播媒介。

3 现实启示

蔡元培是一位富有理想和勇气的教育家。倡导平民教育、普及社会教育,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是他的理想。虽然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得到完全实现,但他为此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与实践为21世纪的我们如何发展社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财富。

3.1 大力宣传终身教育

朗格朗认为,在当今世界,那种拥有一种知识或技能后可以终身享用的观念已经过时,教育不再是单纯地获得知识,而在于促进个人的发展。所谓终身教育,“是从出生期到死亡的不间断的学校及校外教育,不存在青少年、成年的区别。与培养人格、与职业生活的训练相结合”。从蔡元培论及社会教育的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来看,他坚持的是一种广义的社会教育观,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既包括学龄儿童又包括成人;其学习的内容、时间、空间都是广泛的,蔡元培本人就是很好的终身教育的范本。在《我的读书经验》中他说:“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60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终身教育打破了那种将教育限定在某个年龄阶段的传统认识并赋予成人教育以新的意义,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

3.2 发展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使用,后来被各国所承认的概念。近年来,我国对于社区教育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由地区居民自发产生的,为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及对终身学习的需求,由政府提倡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进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其宗旨是提高地区的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其自我完善的要求,切实保障地区居民的自主学习权利。社区公民教育的内容广泛,涵盖了科学、道德、法制、信仰以及其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的教育活动。社区应当成为公民教育的基本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提升社区内居民的公民政治、道德与法律素养。 3.3 注重传播媒体的价值导向作用

蔡元培视报纸、杂志、无线电播音机等传播媒介对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诚然,媒体对于现代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通过媒体足不出户便能知道世界各地的奇闻逸事,捕捉到大众的喜好和品位,接受到各种各样的教育。但是现在打开电视,不是光怪搞笑的娱乐节目,就是蓬头乱装的武侠巨片,不是俊男靓女的感情纠葛就是尔虞我诈的商业阴谋。网上大肆宣传的“芙蓉姐姐”、“凤姐”、“艳门照”、“兽兽门”以及近期非常火热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更是把拜金、物质、功利等现代人所推崇的价值观暴露无遗。我想媒体是否应该肩负起正确引导社会价值观的重任,是否该为我们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礼让、规范的社会环境?媒体任重而道远,前方充满着荆棘和诱惑,布道者首先应该是一个能够抵御诱惑、承担道义的人。

3.4 加强学校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蔡元培指出“科举时代的教育,不过得一个便利机会,举成一己的才具,此外都不管了”,“废科举兴学校以后,一般人对于学校的观念还停留在此。造成这种状况长期持续的原因是学校与社会不能联络的结果。”这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社会对他们也不满意。要扭转这种局面,需要社会教育发挥积极作用,主要通过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得以实现。在社会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到民众中去;另一方面广大平民走进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三个要素交互作用的方式发生变化,使学生、教育者与平民有大量的集聚接触和沟通,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化了在学校中所受的教育。可以说,社会教育除了具有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张功能外,还具有对学校教育的超越功能,即调整学校教育的不适应性。当前我国学校的资源开放仍属于保守阶段,既然学校的资源属于全社会共有,学校就更有理由把它的资源向社会开放,让广大的社会成员能够利用它,以实现其终身教育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蔡元培全集(第2卷)[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梁柱.蔡元培教育思想论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张圣华.蔡元培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夏林林(1984―),男,汉族,江西鹰潭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2008级公共管理系硕士研究生;杨丽琴(1983―),女,汉族,江西鹰潭人,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矿业权登记的法律适用 下一篇:高考招生中介“招生”敛财现象的法律经济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