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灵动隽永的语文

时间:2022-09-16 09:07:16

在生活中学习灵动隽永的语文

摘 要: 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中,识字、阅读、写作、日常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语文学习才会走向返璞归真。陶行知提倡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就是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锻炼应源于生活情境,应结合学生生活实践。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全方位触摸生活中原汁原味的语文。这样才能让学生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能力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 语文学习 生活 实践 运用

真正的语文根植于生活,根植于人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离开了脚下的土地,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生活中,在我们周围,语文无处不在。商店的店名,街道的路名,公园亭子里的楹联,家家户户大门上的春联,电视里的广告语、歌曲,手机收到的一条条短信、微博,甚至街头小贩的叫卖,巷尾大妈的唠嗑,都散发着生活的芬芳,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一、在生活中寻找语文

语文就像一个影子,紧紧地跟随着我们。大街上,电影院里,电视荧屏上,旅游胜地……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语文,都在运用语文。

1.用眼睛学会“摄影”

春风秋雨,朝阳晚霞,草地竹林,雪山清泉,民俗风情,名胜古迹,让这一切大自然的美景定格在孩子们的眼睛――这双透亮的镜头里。在发现美的同时开阔视野,陶冶心灵,领悟到语文的丰富内涵。

走进社会,让学生用眼睛去发现:公交车上一行醒目的大字“见到老人妇女,让一让,那不过是您的举手之劳,请您做以文明之人”。这行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无形中给了人们善意的提示。马路边一安全牌上写着:“多拉快跑,凶多吉少。”短小精悍的语言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生命重如泰山。一片草地上竖着一块牌子:“小草在睡觉,请君旁边绕。”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幽默中提醒了无知的人们爱护小草、保护环境。语文学习在生活中,闪耀在眼睛中,开出一朵朵小花,成为一个意外惊喜。

2.用耳朵学会“录音”

网络时代,网上有了“声音博物馆”,用声音还原生活的面貌,记录风景,只是许多教师忽略了“听取素材”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的重要性,调动其积极性学会倾听。新闻主播不但长相好,而且字正腔圆,掷地有声,悦目悦耳,听起来就是一种享受。到热闹的地方听听繁杂之音,去树林感受鸟叫的声音。这时学生才会发现,这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二、在语文中再现生活

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语言是把社会生活还原、扩展、提升、体验的过程。语文从生活中来,还要到生活中去。

1.用笔记录真实的生活

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下生活的点滴,可长可短,可哭可笑……这种日记形式文章可以让我们在青春不再、岁月老去的时候,找到年少的自己,找到曾经的岁月。这些原汁原味的生活素材是我们写作的材料。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无事不能入文”。为了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我们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人、事、物,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下来。告诉学生,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写话的内容,看谁观察能力最强,写出来的内容最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把自己喜欢的、幻想的、开心的事等都写了下来。当然,教师要坚持引导学生以真实生活为题材,以生活需要为目的,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自己选材、自己命题、自主习作,不限时间、内容、篇幅、体裁,自由发挥,放手去写。这样持续的写作真实地记录了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初级产品”。同时培养了学生筛选语言材料的能力,在写作中表现自己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呼吸生活的清新空气。

2.用说表达精彩的生活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教师要善于将这座舞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引入学生学习中。如激烈的体育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讲一讲。把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班级发生突发事件某个同学打破了教室的玻璃,同学之间因为相互起绰号发生吵架,因为个别同学的不文明行为使班级考核丢分……每每此时,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对错是非的讨论;班级发生新鲜事、稀奇事、好人好事,组织学生开个故事会,开始“小喇叭广播”;学校组织运动会了,夸夸我班的运动健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当记录员、广播员、小记者、小导游,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3.用表演呈现美好的生活

这里的“演”包括演讲、表演等。语文教材选材丰富,有一部分课文非常适合学生走上讲台去“演”。教学时,教师若能利用语文知识的本身魅力吸引教育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去“演”,以“演”促学,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中选入演讲词,如六年级的《学会合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带着演讲的激情走上讲台,指导学生学会演讲。学生演讲若能进入角色,毫无疑问,此时的学生已完全感悟了课文,老师也从繁琐的讲解中摆脱了出来。这正应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常自由地比划自己认为合适的动作或借鉴别人的动作,他们的头脑、眼睛、嘴巴、双手并用,表演得相当投入,很有感情。同时,通过演一演,孩子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理所当然地成为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堂表演释放了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动,使他们有机会自主学习,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从而提高语文素质。

可见,生活中蕴涵的语文资源是多么丰富,“一切生活皆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让学生从生活中各个地方汲取语文学科的营养,做学习的有心人。一切均是原汁原味,真可谓“平平淡淡总是真”。

上一篇: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探讨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