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式”短时特别培训后的感悟

时间:2022-09-16 08:59:47

“淬炼式”短时特别培训后的感悟

关键词:淬炼式;特别培训;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2-0020-02

一、指导思想

在2016年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培训活动中,作为浙江省小学代表执教研讨课的是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中心小学的俞志波老师,他是我在宁波市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卓越工程”里的徒弟。应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老师的要求,我对俞志波本次研讨课的做课过程进行了全程指导(从指导开始到上课呈现只有3周的时间),我将这一次短时特别培训过程称之为“淬炼式”培训法。

“公开课”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是展示?是引领?还是落实?我们选择了“落实”,因为我们觉得所有的听课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在常态课中有所取、有所用。为此,在课的设计阶段,我们依据《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确定“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单元构建的思路,改变传统教学中“唯技术、唯动作”的“教教材”倾向,从编制“内容单元”为突破口,以期真正落实“用教材教”。同时,根据《纲要》规定的一堂课的七个基本要求,引领教学范式,规范课堂结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确定的教学内容是“跨跳过物”,年级是“四年级”,应该说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一个教材,也是平时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选择这个教学内容的目的是我们想上出一堂简约而不简单的常态课。我告诉俞志波老师,上这堂课就像厨师煮一盘最简单的炒青菜,那怎样才能把这盘青菜炒好呢?我们是不是需要考虑青菜怎么洗干净、怎么切、用什么油来炒、需不需要加蒜头等辅料、青菜炒到什么程度的熟、青菜炒好后用什么盘子装等等,以最终达到真正体现常态课堂的“常态、简约、高效”的目的。

二、评价与反思

俞志波老师是一名2004年参加工作的半山区小学体育教师,参加过的最高级别的培训是2015年浙江省体育学科带头人培训班,获得的最高业务荣誉是区级学科骨干教师。他是一个很有责任感、很用心、很努力的老师,但限于学校所处的条件,平时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像这次这样高规格的教学研讨活动,更别说作为执教者参与其中。所以,从严格要求来说,俞志波老师的个人素养虽然不错,但是课堂教学的水准和能力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通过这一次“淬炼式”的短时特别培训,他在好几个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1.教学设计能力有了新突破,整堂课的呈现效果很好地印证了这点。

2.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课堂环节过程清晰,教师关注面大大扩张。

3.课堂应变水平有了明显长进,教学评价及时到位,关注到了课堂中的每一个孩子,尤其对各种练习中能力较差的孩子给予了及时的鼓励。

4.《纲要》中提出的一堂课的七个基本要求,能较好地得以贯彻落实,且学生在课后都反映很好,很喜欢这堂课,有想和俞志波再次一起上课的想法(我认为这就是上课老师最想得到的、最纯真的、最有价值的评价)。

5.教学仪态有很大提升,举手投足的规范性大大提高。

6.教学语言有很大进步,语言更加精练、有效、使用到位。

当然,俞志波老师的这一节非常简单的常态课在实际展示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有这样几个。

1.教师的教学语言还是偏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练习时间的保证。

2.课的主教材教学耗时过多,导致了课的后半阶段有些匆忙。

3.因为是一个体育馆里同时开两节课且没有消音设施,上课时受到的干扰比较大,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下降(几乎都是在高声喊叫中)。

三、培养思考

俞志波老师这次代表浙江省在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培训会上的上课,对他来说是非常难得和有价值的一次锻炼机会,对我来说同样也是非常难得和有价值的一次培训机会。整个培训过程下来,我有这样几点感悟。

第一个:团队的配合是必须的。这次对俞志波老师的培训过程,我充分发挥了整个团队的作用,这个团队成员指的是我以往几届带徒活动中培训过的老师,他们中的大多数目前已经成为了区内乃至市内小学体育界的骨干力量(到目前为止,徒弟总人数已经突破40名。其中有2名宁波市名教师,5名宁波市学科骨干教师,2名全国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还有很多市、区两级的教坛新秀)。这次和俞志波老师一起磨过课的区内外徒弟一共有11个,他们基本上都是各自县市区和学校的教学业务骨干,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在这次磨课过程中,这些徒弟都能服从大局,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为俞志波老师保驾护航。

第二个:思想的碰撞是必要的。俞志波老师的公开磨课一共有5次(不计算他在自己学校里的独立试教),在这5次磨课过程中,我基本上没有就课堂教学发表过意见,更多的是让每名听课教师都独立谈自己听课后的想法,提出认为值得商榷环节的整改意见和做法。我采用这样做法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努力让俞志波老师吸取更多的意见,以便他甄别和选择;二是让参与磨课的人不但开动脑筋,发表意见,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一些碰撞后的好想法;三是防止我过早发表意见干扰大家思想的充分表达。实际证明,这样刻意安排的5次思想碰撞过程是非常有成效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我相信,通过这堂课得到提升的绝对不是仅仅俞志波一个人(当然他得益是最大的),其他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教学业务上的收获和提高(我打算将录下来的课堂视频让所有参与磨课的徒弟们都看一看,再碰撞一次)。

第三个:痛苦的过程是必经的。对于俞志波老师来说,这次整个做课过程肯定是非常痛苦和煎熬的,尤其是11月3号在宁波市实验小学的第四次公开磨课,在沈技峰和廖平两位师兄弟的“双重夹攻”下,俞志波老师几乎已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了,好在他最后挺过来了。我认为对于一个教学业务水平正处于提高期的年轻老师来说,这样的痛苦经历是非常必须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样的痛苦过程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必经阶段,如果没有这样的痛苦经历,没有这样的内心煎熬,没有这样的纠结斗争,那些新注入体内的教学好元素(对教材处理的新认识,对教学语言的新认识,对教学环节安排的新认识……)是不可能彻底融入他的血液里、注入他的头脑里、内化成他自己东西的。

第四个:水平的提升是必然的。我相信经过这一次长达3周的磨课过程后(从第一次磨课开始到上完课为止),俞志波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将会有一次质的飞跃,这在17号上午的现场上课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同时,我更坚信,经过这一次磨课后,他对体育课堂教学会有更上一层次的认知,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和二次开发、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思考及撰写、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语言和教学评价的运用、主副教材的搭配和放松活动的到位等。另外,我更坚信的是,下一次有师兄弟也碰到类似的磨课活动时,俞志波肯定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想法和说法,会给师兄弟提出更多有效的参考建议。

特级教师简介:沈斌,高级教师。2002年评为宁波市名教师,2006年成为浙江省特级教师,2009年成为“宁波市中小学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历年来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教育科研青年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上一篇:精准分析学情针对实施教学 下一篇: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