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丰城市蔬菜产业的发展

时间:2022-09-16 08:39:36

论丰城市蔬菜产业的发展

摘 要:通过丰城市蔬菜生产情况的调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总结其成功经验,为今后发展蔬菜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关键词:蔬菜;特点;优势;经验

近几年来,丰城市设施农业发展较快,是一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000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狠抓蔬菜产业的发展,相应制订了一系列有关 “三农”的方针政策,其中“万亩棚室经济工程”是首要工程。现将丰城市蔬菜棚室生产发展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1 基本情况

2013年蔬菜保护地面积达2.20万hm2,比2010年增加了0.67万hm2,增幅30.6%。其中温室0.82万hm2,大棚0.16万hm2,中拱棚0.54万hm2,小拱棚0.68万hm2,分别比2010年增加27.7%、49.6%、26.7%、27.7%。产量:2013年保护地产量12.3万t,比2010年增加2.8万t,增幅2.3%。产值:2013年保护地蔬菜产值0.2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69.3%,比2010年增加0.06亿元,增幅23.6%。人均蔬菜占有量:按全市130万人口平均计算,2013年人均蔬菜占有量为1635kg,比2010年增加682kg,增幅38.5%。

2 发展特点

丰城市蔬菜生产发展之所以如此强劲,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主要有3个方面的特点:

2.1 龙头企业带动蔬菜产业发展 瞄准市场搞加工,围绕加工促生产,是全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级主管部门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壮大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拉长了产业链,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带动了优质农产品种植业特别是蔬菜生产的发展。

2.2 发展订单蔬菜促进产业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订单生产已成为破解农产品卖难的有效办法。市委、市政府把订单农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点来抓,利用各种渠道链接市场空间,蔬菜订单生产发展强劲。

2.3 依托市场需求拉动蔬菜产业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蔬菜品种、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档次、高效益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体现在“反、早、优、特”4个方面:“反”即抓反季节蔬菜生产发展。“早”即抓早熟品种蔬菜的发展。采取打时间差的方法,抢占市场机遇。“优”即抓优质无公害蔬菜的发展。“特”即抓特色产品的发展。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产品。袁渡豇豆、段潭马蹄、洛市脚板薯、小港凉薯等,近几年发展很快。

3 发展优势

3.1 环境资源优势 (1)交通运输优势:丰城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水运、路运、铁运、空运便捷,城区距省城南昌60km,向塘机场30km,昌北机场70km,京九铁路、浙赣铁路、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东昌高速公路和昌吉赣城际铁路即将启动,赣江倚城东流,丰城赣江公路大桥、剑邑大桥、丰电专用铁路桥飞架东西,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得天独厚便利的运输条件。(2)温光资源优势:丰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较短,生长期长。全年平均气温为15.3~17.7℃,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的日数年平均为27.9天,日最低气温少于或等于0℃的日数年平均为23.4天。全年日照时数1935.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552.1mm,4~6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4天,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1%,无霜期274天。温光资源优势适宜发展设施蔬菜生产。

3.2 组织领导优势 市政府提出并实施蔬菜“万亩棚室经济工程”产业化至今,经过几届领导班子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蔬菜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由重点项目到亮点工程的跨越,由结构调整到主导产业的升级,带动和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的更新、经营方式上的转变,逐步趋于成熟。

3.3 基地建设优势 市政府实施“万亩棚室经济工程”建设以来,设施面积实现了快速发展,2013年底棚室总数量为1350个(栋),面积达到1333hm2。占丰城市菜田面积的69.3%;产量0.2万t,占蔬菜总产量的71.3%;产值0.1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88.3%。

3.4 产品质量优势 在各乡镇和业务部门的努力下,全市从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入手,推广了名、特、优、新蔬菜品种和新型种植技术,蔬菜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4 经验做法

4.1 解决认识问题 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丰城市领导组织专家团到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通过政府协调和农业经济协作组织,搭好蔬菜市场与生产的桥梁作用,把丰城市蔬菜打入国际市场。

4.2 解决资金问题 能够选择这个产业的,大多是农民中的中间阶层,他们积累不足而又有强烈的致富愿望。针对这个问题,市有关部门先后采取了找门路请求上级贴息贷款、市财政部门扶持,解决所需资金问题;市财政承付贷款利息,解决建棚户负担问题;以及农户自筹等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产业。

4.3 解决技术问题 蔬菜产业是一个相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事关效益高低、产业成败。对此,有关部门利用科技人才培养农民技术队伍,绿色食品、无公害基地分别设立了“科技110”为农服务的热线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蔬菜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4.4 解决市场营销问题 我们在加强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大了经纪人队伍建设的力度,培训蔬菜经纪人32名,已有12名拿到省工商局颁发的经纪人合格证书,他们活跃在蔬菜市场和流通领域中。这些经纪人良好的信誉和职业道德,产生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4.5 解决农民组织化问题 为使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力度。全市现有蔬菜购销合作社、蔬菜协会、蔬菜购销公司24家,会员人数达到 2310人。形成了各类中介组织百花齐放、竞相发展、协作联动的良好局面。

(收稿:2014-11-30)

上一篇:不同月季品种不同插穗部位扦插繁殖试验 下一篇:三个茶树品种在桂北地区的适制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