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黑、彭三源:十年成就黑白之约 共论文艺创作责任

时间:2022-09-16 08:05:16

丁黑、彭三源:十年成就黑白之约 共论文艺创作责任

彭三源和丁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两人刚踏足电视剧行业时就相约,一定要一起合作一部作品,这一等,就是十多年。

2013年,已经写出《半路夫妻》、《你是我兄弟》,跻身一线编剧行列的彭三源,首次转型制片人,亲自为自己的作品立项拍摄。这一次,充分掌握主动权的她终于可以邀请那个跟她约了十年的导演;而彼时的丁黑,也已经拍出了《玉观音》、《大秦帝国》等曾掀起收视热潮的极具分量的电视剧作品,于是,《无贼》诞生。作为在中国电视剧一线奋斗了十多年的老友,彭三源和丁黑谈及当今市场“雷剧当道”、“打打杀杀出收视率”的不良现象,都有着共同的愤慨和无奈。

本故事绝非虚构

记者:请问彭三源老师,如何找到写作灵感,是必须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吗?

彭三源:做贼一定不是我的生活阅历,但是我可以去了解贼。任何一个题捌的选择肯定跟生活都是有关系的。写这两个贼,包括写派出所的所长,都经过,假深入的、很长时间的采访。《无贼》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有一个人物原型是陕西一个看守所的所长,他曾经抓了两个毒贩子,并替他们养大了孩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了改编,这个事情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丁黑:对我来说,导演的职业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剧本进行诠释。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像《无贼》这样一类影像形态跟今天整个电视剧的创作可能不太一样,它确实是还原真实生活当中的人,所以它务求以真实来作为切入点,和今天那种强调时尚、强调浮华、强调这个物质的风格,可能都不太一样。

彭三源:因为这是一个有人物原型的戏,那个看守所所长提供了一个生动而且可信的人物原型,我觉得在任何社会和时代,这样好心的人和善良的人还是存在的,而且我觉得这些人的存在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基础。近几年的中国电视剧题材很狭窄,有很多的人把家庭关系都已经写得――就是揉了又揉、搓了又搓,我很希望通过《无贼》这部戏打开中国电视剧的叙事空间。

记者:如果遇到很有个性、很大牌的明星去大幅改动剧本,或者对故事情节擅自修改,二位老师怎么看?

彭三源:演员修改剧本这种情况,在我这边,通常不大可能出现。因为他们如果不喜欢那个角色就不会接,既然接了他们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动。有很多的演员曾经在我的戏中做过这种尝试,但是后来他们都放弃了,因为发现改了以后会有很多的地方接不上来,因为我们剧本的逻辑是非常严密的。

丁黑:我特别简单,我现在跟任何资方合作,包括跟三源的合作,我都会提出一个要求,就是所定的演员必须是在通读全剧,并且自己认可的前提下。在没有开拍之前,大家可以就剧本进行讨论,一旦开拍,现场不允许跟我讨论剧本,现场唯一对于剧本进行解释的就是导演,听咱的就往下干,不听,那你就直接去找资方谈合同的问题,不要跟我在现场扯这个剧本。

收视率是一把双刃剑

记者:两位老师怎么看待收视率对于影视创作的影响?

丁黑:在现在这样一个创作环境下,说有谁不把收视率当回事,这完全是假话,我肯定也会觉得收视率很重要,因为大家都拿这个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但如果把收视率变成唯一的标准,而且以此来判断所有的东西,确实很悲哀。

彭三源:收视率真是一把双刃剑,一提到收视率我相信所有的电视人都会感觉很疼痛,说实在话我也会感觉很疼痛。我们现在的很多创作其实被收视率这个东西给牵制了。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创作这种在艺术性、导向性和收视率以及话题共存的这样的作品,我觉得其实这是文艺创作的一个责任问题。可是最近这些年,咱们中国的电视剧可以说不断地在给观众灌“辣椒水”,我觉得这事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打打杀杀会更有收视率,已经变成了这两年的一个现象和拭识。但我觉得这足一个很混蛋的现象和共识,这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是没有好处的。谁如果想从根上灭绝我们这个民族,就天天教我们这个民族打打杀杀,它的恶劣目的就实现了。

丁黑:香港电影前些年的一些状态,包括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就是极度地讨好票房带来的结果,把所有能够刺激生理的东西全部都拿出来当成一种影响票房的东西,最后把大家全看恶心了,最后都不进电影院了,然后也就自己死掉了,其实这两年的电视剧也有这样的倾向。

彭三源:这也是我在不同场合一再呼吁的,我们这个民族其实需要向善的东西来教化、教育。我们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民族,我们的电视剧里面天天在打打杀杀,是不是太可怕了?

上一篇:生本理念下中学语文课堂的高效优化 下一篇:“爸爸”到底去哪儿了 五爸五娃背后的吸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