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到底去哪儿了 五爸五娃背后的吸金产业链

时间:2022-10-01 10:00:34

“爸爸”到底去哪儿了 五爸五娃背后的吸金产业链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红火了2013年的整个冬天。12月27日,节目顺利收官,五位明星爸爸落泪告别,观众们也看得热泪盈眶。这个节目在赚足眼泪的同时,收视率也是爆棚,其背后更隐藏着丰厚的利益产业链。为一档具有开拓意义的明星亲子真人秀,“爸爸”引发的话题数不胜数。主角是荧幕上五爸五娃,配角却在荧幕下――从媒体到商人,从粉丝到各种专家,从明里到围观路人,戏里戏外,每一种角色都在为《爸爸去哪儿》的成功推波助澜。在电视圈即将进入“后爸爸时代”之时,我们有必要对《爸爸去哪儿》这场年度综艺大秀进行一次理性客观的深度总结:它是如何从不被看好到红得发紫,它怎样不断被黑,它带来的争议和思考……

从不被看好到收视奇迹,星爸萌娃征服观众

在《爸爸去哪儿》播出之前,包括湖南卫视高层在内的大部分人并不看好其收视。谁都没有想到,从10月11日播出第一期开始,这个节目的收视就像火箭般噌噌上蹿,成为晚间十点档的收视奇迹。《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估计最不高兴的是某位家电制造商。他在《爸爸去哪儿》播出前夕临阵脱逃,白白把堪称史上最划算的买卖送给了某品牌感冒药。而捡漏的某品牌感冒药,才用了2800万的冠名费。湖南卫视也很精明,在节目播出第二期开始,就裸地植入不少广告,某品牌轿车,云南某旅游景点,儿童牙刷,速冻水饺……赚得盆满钵满。

更让人惊讶的是,《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独家冠名权以3.1199亿的天价被某饮品夺得,超越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25亿冠名,创下中国电视史上最高冠名纪录――这还不算节目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名目繁多的广告植入,估计湖南卫视的高层们晚上睡觉都能笑醒。

从无人问津到蜂拥而上,掀亲子节目和真人秀浪潮

有人评价,《爸爸去哪儿》注定在2013年中国电视综艺史上写下浓重一笔。在这之前,国内的明星亲子节目成功的寥寥,卫视多把精力放在歌唱选秀方面。《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势必引发新一轮综艺节目竞争。

《爸爸去哪儿》的火爆彻底炒红了亲子题材。2014年伊始,就有20多档明星亲子节目扎堆荧屏。《人生第一次》、《改造熊孩子》、《家有儿女》、《我猜我宝贝》……为了区别于《爸爸去哪儿》,这些节目主打各种概念。像浙江卫视的《人生第一次》,采用“双亲全家福”模式,让明星妈妈也跟着凑热闹。而江苏卫视明年打算推出《改造熊孩子》,让家长求助保姆,通过保姆的育儿经验指导家长。

另一方面,真人秀节目也在“爸爸”的带动下将成为2014年的荧幕亮点。电视研究专家彭侃表示,和歌唱选秀类相比,真人秀节目的优点是艺人方面的支出比较少,更适合植入广告,“以往卫视做得少,主要是认为户外真人秀可控性太差,收视也不好。《爸爸去哪儿》的成功破除了这样的观点。”

当然,作为大赢家的湖南卫视自己也没闲着。《爸爸去哪儿》还没播完,湖南卫视旗下的电影公司就趁热打铁,宣布大年初一推出同名电影。电影中依旧会像节目那样沿用“五个奶爸+五个宝贝+挑战任务”的模式设计,没有固定的剧本和台词,而是按照真人秀的拍摄模式,电视中的神字幕也会保留。

从高级轿车到傻狍子,人人都想分杯羹

不管什么东西红了,反应最敏捷的是广告商。在《爸爸去哪儿》第一期红了之后,广告商纷纷涌来。每期节目开场,你都能看到一队某品牌豪车大大方方地出镜,把星爸萌娃从机场送到节目地点,而吴秀波能出场,据说是因为他是这款轿车的代言人;你会看到天天和Angela拿同一款儿童牙刷刷牙;一到吃饭时间,不会做饭的田亮和王岳伦也许还会神奇地翻出某品牌速冻水饺和方便面。

同样,节目的六个拍摄地也成为旅游热门景点。在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北京门头沟灵水村来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旅行社也见机行事,纷纷推出灵水村旅游热线,还组织游客们参观甚至入住明星爸爸们睡过的房子,“牵Kimi牵过的小羊”、“住林志颖睡过的床”等都是当地村民打出的宣传语。有媒体估算,这档节目给灵水村带来了至少500万收益。

淘宝卖家们也是打着算盘赚钱。《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全国观众知道了什么叫“奥特曼的蛋”。据搜狐娱乐统计,淘宝有4000余家玩具店出售奥特曼的蛋,其中卖得最火的在过去30天内卖出9000多件。同样成为淘宝爆款的还有孩子的衣服。像林志颖Kimi的亲子装,森碟和Angela穿的裙子戴的发箍背的书包,甚至Kiml用的水杯,森碟戴的手套,你都能在淘宝上搜到。更让人称奇的是,在《爸爸去哪儿》雪乡那期节目中露过一脸的傻狍子也成了商人逐利的目标。傻狍子公仔就不用说了,顾客甚至可以在万能的淘宝上买到被封为“一代神兽”的傻狍子幼崽!不过这里要特别提示,傻狍子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这样进行买卖可能是欠妥的噢。

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爸爸去哪儿》红了,自然而然相关的一切也会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不仅爸爸们的老底全被人用放大镜查了个遍,宝贝们在节目中的一些无心之言也被人“脑补”为别有用心。更莫名的是,还会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借“爸爸”盛名进行自我炒作。种种狗血事件,都让大家很好地见识了一番什么叫“越红越黑,越黑越红”。

年少成名的压力,孩子们准备好了吗?

《爸爸去哪儿》虽然大获成功,但也有不少人对这节目并不感冒,或者是对节目中的一些设置表示不满。搜狐娱乐也特地就一些争议较大的地方采访了儿童教育专家和和电视专家,请他们谈谈看法。

争议一:节目中出现的“护蛋”和“换爸爸”等情节,连大人都看得很心痛,是否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对于“护蛋”情节,一位心理科医生评论道:“明明是大人的错弄坏了蛋,完了还叮嘱孩子说如果有下次一定要保护好不要失误。本来是为了测试孩子的责任感,到最后要给他们弄出些内疚感和无力感来了。”不过儿童心理专家付小平认为:“(节目设计)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只不过个别爸爸没有把握好度,导致给少数孩子留下一些心理阴影。最明显的就是林志颖的过度夸张和直截了当。”

同样“换爸爸”环节也受到不少非议。儿童安全专家童小军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孩子从四五岁起,就开始有性别意识,而“换爸爸”的做法给孩子输入了混乱的信息,不利于孩子的自我保护。但付小平认为,这样的担心有些多余,“首先这些爸爸在所有孩子面前不算是陌生男子;其次,家长不可能永远让孩子远离陌生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环节算是一次模拟演练;最后,家长与其一直帮助孩子排除成长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与风险,不如趁早教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暴力与危险。”

争议二:张亮、郭涛、王岳伦等明星爸爸多次带着孩子出现在商业活动中,曝光率这么高,会影响五个孩子的成长吗?儿童教育专家付小平认为关键是明星父母如何看待“让孩子上节目”――如果让孩子认识到,参加节目仅仅是成长过程中的一次体验,不要太看重公众对自己的关注,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普通孩子,那么就会让孩子不断得到成长。相反,如果家长过度看重别人的关注甚至给自己带来的商业利益,那么就容易让孩子产生过度自信、急功近利的心理。

争议三:节目后期,受到了外界过多关注,孩子会因此产生无意识或者有意识的“表演”心理吗?孩子和爸爸是否有作秀嫌疑?编剧在其中起了多大作用?付小平认为,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无论是否被外界关注,其实都很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这也是自我意识逐渐发展的正常现象。《爸爸去哪儿》展现更多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景,由于纯真的孩子们的加入,也大大降低了爸爸们掩饰和作秀的机会。从这一点来看,不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多大的负面作用。

至于编剧在节目制作中的作用,电视研究专家彭侃表示:“真人秀肯定是需要编剧的。但编剧的功能在于设置框架和情境,只有这样才会有可看性。但不会像电视剧有详细剧本,真人秀强调的是真实。”

张琳据搜狐娱乐

上一篇:丁黑、彭三源:十年成就黑白之约 共论文艺创作... 下一篇:一对贫困夫妻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