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早期影像学判断体会

时间:2022-09-16 08:02:38

股骨头早期影像学判断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X线、CT、MRI在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6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总结X线、CT、MRI在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x线平片、CT、MRI发现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阳性率分别是49.2%,77.0%,100%。结论: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方面,MRI是较X线、CT更理想的检查手段。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诊断;体会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79―01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缺血性的骨坏死性疾病,发病因素较多,该病进展速度快,易塌陷,甚至引发骨性关节炎,致残率较高[1]。近些年,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所以,早发现、早确诊,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2]。本文通过探讨x线、CT、MRI在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诊断的价值,系统地对股骨头坏死影像学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以为该病的临床诊断、选择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提供有利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6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X线平片、CI、MRI影像学资料,61例患者中,男42例,女19例,年龄21-62岁,平均41.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髋疼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屈曲、外展、内收、内旋等功能受限,少数患者伴有跛行出现。

1.2 病因:

引发股骨头坏死的因素较多,最常见原因是长期使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另外乙醇性骨坏死、血液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减压病等都可能引发股骨头坏死。本组研究的61例患者均无明显的创伤史,其中33例患者有长期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史,25例患者有长期大量的饮酒史,3例患者无明显诱因。

1.3 临床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病程较长,骨性关节炎发生从开始过渡到晚期一般需要4-6年或更长的时间。临床表现中较典型的是疼痛、跛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疼痛主要表现为膝部、髋部的钝痛、隐痛、放射痛,功能障碍指的是关节的活动达不到正常的范围需求,只能在仅有范围内活动,但不僵硬,这点要与其它感染性的关节病加以鉴别。

1.4 诊断分期:

诊断和分期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判定,不同疾病阶段的病情改变,在临床影像学上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分期方法也有很多种,按照Marcus分期法可分为6期,第1期,髋部无明显症状,x线表现为股骨头的前上方出现斑点状的高密度阴影;第2期,髋部也无明显的症状,x线表现为可清晰的看见界限坏死区,该区还会有骨密度增加带出现;第3期,患者腹股沟处出现间歇性的疼痛,髋关节出现轻度的活动受限,x线表现为股骨头变平,但较轻,关节间隙仍正常,x线侧位片上常见新月形或扁平的透明区;第4期,患者出现严重的间歇性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x线表现为股骨头的缺血部分出现明显塌陷,在骨缺血坏死边缘处出现关节面骨折,股骨头形状出现异常改变;第5期,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x线表现为股骨头异常,关节的间隙变窄,有骨赘出现,且股骨头、髋臼负重部位得软骨下骨中出现囊肿;第6期,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x线表现为出现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明显的退行病变,关节间隙变窄非常,股骨头出现塌陷。

1.5 检查方法:

X线检查方法:摄骨盆正位片、侧位片;CT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扫描,CT扫描机的扫描参数为220~300mAs,120~140Kv,层厚、层间距约为3~5ram。MRI检查是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低磁场磁共振扫描机,层距3mm,层厚3mm,视野为28-32,扫描范围为双髋部,扫描矩阵256×256,成像矩阵256×512。

2 结果:

2.1 x线检查:

31例患者为1期,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2例患者为2期,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股骨头出现骨质疏松、骨小梁增粗及模糊;l8例患者为3期,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股骨头的外形、关节间隙基本正常,股骨头内有囊变,周围骨质出现钙化。本组x线诊断的阳性率49.2%。

2.2 CT检查:

14例患者为1期,CT横断面扫描未发现异常;20例患者为2期,CT检查主要表现为骨小梁呈“星状”结构变形、增粗,周围骨质出现钙化,单骨皮质基本完整;27例患者为3期,CT检查主要表现为“星状”结构大多消失,皮质下可见囊样的低密度透光区,周围出现不规则的骨钙化。本组病例CT诊断的阳性率77.0%。

2.3 MRI检查

35例患者为2期,T1W1呈线样低信号,T2W1呈不均匀的高信号;26例患者为3期,T1W1呈边界清楚、新月形混杂信号,T2W1为中等高信号,邻近头颈部有骨髓水肿出现,关节囊出现积液。本组病例诊断的阳性率100%。

3 讨论

不同影像学检查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X线检查具有费用低、操作筒单等优点,并可将关节间隙、骨性关节全貌(尤其中、晚期病灶)给予直观地显示,是目前首选检查方法;CT扫描与X线检查相比具有较多优势,其可通过观察骨小梁的星芒结构出现的异常变化对早期坏死灶进行判断,在显示关节面塌陷、骨小梁微细骨折、确定病灶位置、大小、结构、边界方面也较X线平片有优势。MRI具有成像方位多、高分辨率等优点,尤其在骨髓、软组织病变方面更具有优势,MRI技术可大大提高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率[3]。

综上所述,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与发现的早晚、病程分期等密切相关,X线检查虽然快捷、方便、经济,但x线片通常成像不足,对早期病理改变难以识别,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所以要利用CT、MRI进一步的检查,以达到提高检出率、早诊断、早治疗目的 [4] 。

参考文献:

[1] 陈圣宝,张长青,余金明.成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08,2(1):11-14.

[2] 刘明,白俊清,程爱国.影像学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1):88-90.

[3] 岑裕铭,李建全,陈琼芬,等.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诊断的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08,14(8):53-54.

[4] 李光宇,彭汉华.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CT及MRI影像学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0,(2):151.

上一篇:医愈肤膜用 (C型自粘伤口敷料)在小儿输液中的... 下一篇:122例新生儿窒息与复苏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