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学高校课堂,让数学课“动”起来

时间:2022-09-16 06:04:49

打造数学高校课堂,让数学课“动”起来

【摘要】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让数学课“动”起来,成为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重点. 笔者从让学生心动、行动、互动三方面着手,试图解开这一谜底.

【关键词】 数学课;互动;心动

众所周知,数学课是一门需要以严谨的态度来学习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难免过于呆板,毫无生气. 教师经常带着严肃的表情上课,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使得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甚至一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昏昏欲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沦落如此,教师怎能教得好,学生怎能学得进去呢?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性,让数学课“动”起来.

一、提高关注度,让学生“心动”起来

无论哪一个时期的学生,教师起到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心里的想法,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表扬和鼓励.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下与学生聊聊天,谈谈理想,甚至可以与他们聊喜欢的明星,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就能够提起兴趣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升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语言魅力. 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规律和审美原则,正确处理教学的各种关系. 教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得学生注意,从而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行动”起来

教师自身都有个人魅力,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从而主动接近数学课,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创新的教学方法,谈何能让学生一直喜欢数学课程,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是当前老师最应该注重的关键之一.

1. 创设高效情境,让学生大脑先动起来

创设情境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对问题产生怀疑. 数学情境创设在数学课程中虽然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要想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兴趣,缺少这一环节则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一个高效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课的期待程度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教师首先应该对情境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路,结合当下要学习的课程进行创设,明确创设目的. 在课堂上发挥自我语言魅力,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进入情境,从而让学生的大脑开始思考,并主动参与到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中.

2. 借助多种教学工具,让学生眼睛动起来

枯燥的黑板式教学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尤其是教师在教一些需要同学想象力的课程时,往往无法用语言或者是简单的教学工具来阐述,学生在听的时候也会感到听不懂,甚至一听就提不起兴趣. 于是,教师可以结合黑板和多媒体技术,融合色彩和动感形成画面,直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形象,同时为教学增加了活力. 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程度也决定了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好处,从而在上多媒体课程时,往往会比单纯的书本黑板有效果得多. 教师在讲解多种复杂图形组合时,借助 多媒体更加能够形成直观的动态演示,学生也能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

3. 增加实践课程,让学生行动起来

数学课的教学点往往比其他学科的少,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学生做习题或者自己对知识点的巩固. 一些老师会在有限的知识点上一遍遍重复教学,这就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消化的宝贵时间.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差,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根本消化不了,因此也无从谈起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教师应该留一点时间给学生,对某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运用身边的小道具让学生进行实践,使得学生能够参与到知识点的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沟通交流,让师生、生生互动起来

1. 师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体验教学发现与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内容完成之后,一部分学生还是会对知识点不够理解,这时候教师就应该主动帮他们解决,进行详细的结合分析,从而保证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当教师了解到某一个问题存在着难点时,应该及时解决,而不是一拖再拖. 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提问的次数就会增多,一些教师没有发现的问题有可能学生已经发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解决,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

2. 生生之间的互动

一个班上都会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如果一味只把知识传授给优等生,那么差等生就将越来越差,因此,要平衡发展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要让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各补所需,各取所长,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教师这时可以在数学课程上进行分组探讨,进行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之间的配对,在组与组之间的相互竞争作用下,优等生发挥主动优势,帮助差等生各个环节的学习,从而提高本组的竞争力,激励各组之间的学习,让每一名学生都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气氛下的课堂就能为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综上所述,学生只有提高自身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自我潜能,才能学好数学. 因此,教师如何打造数学高校课堂,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成为了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衡永.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让数学课“动”起来年[J].考试周刊,2011(64):69-69.

[2]赵丹丹.如何让中职数学课堂“动”起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5):27.

上一篇:掌握“三个度”,提高初中数学课堂问题的有效性 下一篇:加强情境教学,开发学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