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形势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16 05:24:38

浅议新课改形势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手段,计算机教学也随之成为高校教学的必修科目。课改潮流中,各科教学手段、理念均有较大转变,不少学科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升。计算机教学同样频做改革,力求创新,然而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仍有不少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究其根源不外乎教师教法不当,课改流于形式等问题。本文立足课堂教学,结合笔者经验就当下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做简单阐述,以期于计算机教学工作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计算机;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下学生必备素质及其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教育的新形势下,知识的教导已非唯一教学目标,我们更加强调学生创新、实践、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恰与计算机教学方向不谋而合。然而,高校计算机教学课堂效果却不尽人意,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不乏存在。下文就当下高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其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一、当下计算机课堂问题分析

(一)内容枯燥乏味

在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课堂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非计算机专业,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重心倾向于计算机的实用性和具体功能,他们将计算机作为一种较为实用的工具。然而,纵在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化的当下,不少计算机教学课堂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以传统的“填鸭”方式推进课程,枯燥乏味的内容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二)教法陈旧落后

有别于其他学科,计算机教学本身则是一门集实践、理论于一体的学科,且更侧重于实践运用。这对于早已厌倦枯燥理论学习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对胃口的,然而不少教师教法陈旧落后,未能充分把握计算教学特点,课堂推进一味采用固有模式,缺乏创新,这致使不少学生原本积极高昂的热情也消失殆尽。单一、传统的教学手段已并不适合当下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也是当下计算机教学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目标设置盲目

当下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标准仍然局限于考试成绩,而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验与培养则仍有欠缺。尤其是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并未结合当下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这导致不少学生理论固然过关,在实践操作中却极为缺乏,不利于学生发展。

二、具体教学策略

(一)多样教学方式

1.分层教学

应对层次不同、情况各异的学生,单一的教学目标显然是并不适合的。不同学生应对不同知识的学习、吸收能力自也存在差异,随之也就表现出不同的计算机能力。据此,教师可将学生在计算机课堂的具体表现情况分为三个等级(高、中、低)。成绩较好、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一组,这一组的内容主要以“创造”、“发展”为目标,寻求基本目标之上的突破;计算机学习运用能力处在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一组,这组学生教学目标的设置应略低于第一组;最后应用能力和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为一组,这组的主要任务是注重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寻求进步。

就计算机学习吸收能力、应用能力均表现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学目标过低缺乏教育意义;而对于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过高的目标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信心,因此,分层教学的开展势在必行,这更是“以人为本”思想以及尊重学生差异的重要体现。在适宜的教学目标下,学生均能通过努力完成既定任务,这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来说显然是极为有利的。

2.现代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逐渐进入课堂并被广泛运用。较之于枯燥、陈旧的课堂来说,饱含新元素、教法创新的课堂显然更能受到学生喜爱。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计算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效用,以此激发他们的计算机学习兴趣,更有助于课堂积极性的调动。如可利用投影技术、演示等功能,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的感官得以充分调动,在饱含热情与积极性的状态下自主学习探究。当此情形下,学生的热情得以充分调动,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情境教学、质疑教学等各种教法均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课改潮流中,教师大应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力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全新培养方向

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的教学重心逐渐偏移,素质教育受到空前重视。从过往对知识的一味强调到现今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2]。这就要求计算机课堂的教学重心与目标也随之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亦无法满足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计算机在学生实践、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本就极具优势,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结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实践,培养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较强的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钰.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5:215.

[2]王延中,孙沛硕.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1,06:159-160.

上一篇:情感与反思教学 下一篇:对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