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作文评语写作

时间:2022-09-16 03:30:12

也谈小学作文评语写作

摘 要: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作文效率低下、学生习作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教师作文评价不当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结合新课改的背景,对作文评价进行思考,力求探索出一条新课改理念下作文评语写作之路,并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力量,达到促进作文教学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评语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在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与评语的写作是一个重要环节,把握好这一环节是相当重要的。正是因为作文评价的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评价有明确的说明,课标强调在评价方式上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生作文评价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作文评语的写作仍需要改进。那么,如何才能够优化作文评语,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对此,我有如下思考。

一、转变教师角色,委婉评价

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教师是评判者,学生只是被评判者,这无疑拉大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加上许多教师在评语写作时会以一种教训的口吻来进行,更是拒学生于千里之外。鉴于此,我们要考虑:能不能通过某种方式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作文的读者,然后以朋友的口吻说出心里话,对学生的作文提出委婉的建议,从而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你觉得再加强对细节的描写怎么样?”“如果把这几句话删去会不会更好呢?”“你如果把字写得再工整一些,老师会更喜欢你的文章。”等评语可以充分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

二、以欣赏的眼光,激励评价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一项具有极大难度的挑战,所以,当教师面对学生那不尽如人意的文章时,应该少一点挑剔,多一点欣赏。在进行评语写作时,不应一味指责,一味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否则只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无论是书面上的或是口头上的评价,激励性评价总是能激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事实证明,激励性评价对儿童在写作上产生的作用是巨大而深远的。“你的作文进步得非常快,如果能再接再厉,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读你的文章是一种享受,让人如沐春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当老师像这样给学生下评语时,学生会从评语中获得巨大的力量,从而使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请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1:有个孩子很聪明,但很怕写作文。有一次,老师要求写一位同学,他很认真地写了《一个搞笑的人》。作文以猜谜开头,接着叙述了一件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情,最后揭开谜底,原来这个搞笑的人竟然是他自己。

显然这与本次习作要求是不相吻合的,但这篇作文的确写得不错。于是,老师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1.突出优点:文章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建议打印后,老师帮你投稿!2.友情提示:你把自己写得如此出色,那么换个角度,凭你的慧眼,你也一定能够写好你的同学的,对吧?不信,试试看!”

这个孩子看了评语激动不已,不但迅速打印好文章交给了老师,还重新写了一篇文章《飞毛腿――宇航》,同样写得很好。更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搞笑的人》真的在《快乐日记》上发表了。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就开始喜欢看书,喜欢写作,就是没有老师布置,他也常常自己写,还偷偷地写小说。用他自己的话说:“写文章的滋味太美妙了……现在呀,三天不动笔,手就痒痒!”

这是发生在小学低学年段的一个案例,从案例1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老师的作文评语写得机智,从这位老师的评语里,我们既看到了委婉评价,又看到了激励评价,而采用这些方式进行作文评价所起的作用也显而易见。

三、添一份文采,给学生启发

评语缺乏文采,如同嚼蜡,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对作文评语的接受。尽管不要求教师写出诗一般优美的语言,但至少评语不应是干瘪无味的。富有文采的评语更能打动学生,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老师欣喜地发现,你能用你那敏锐的双眼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将这些美化作一段段优美的文字,读来令人赏心悦目。”“你带领我们走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从你的文字里,老师读出了纯真、美丽、善良,你的生动描写使人眼前一亮。”这些美丽的评语形象地点评了学生美丽的作文。当然,作文评语还要能给学生以启发,让学生有所领悟。好的作文评语并不只是优美词语和夸奖的堆砌,还要言之有物,学生能真正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案例2:李小力习作立意、文采都很不错,可就是错别字太多,老师采用幽默风趣的对歌形式写了这样一段评语:

李小力:“错别字,我问你,你呀为何不离去?”

错别字:“李小力,告诉你,就是因为你太大意。”

李小力:“错别字,我再问你,你呀为何赖这里?”

错别字:“李小力,告诉你,就是让你学仔细。”

李小力同学看了觉得有趣好玩极了,一边哼唱一边修改着作文中的错别字。

仍然是案例1中的那个班级,从案例2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能写出如此独特的评语的原因既在于他有着较强的创新思想,更在于他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如此新颖且富有文采的评语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启发学生认真修改作文,进而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加强针对性,照顾各层次

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写得十分优美,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评语写作时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评语,使学生从评语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不是许多人的影子。对于学生的基础不同这个问题,教师不能忽视,要正视,不能一味重视优等生,批评后进生,也不能只关注两端的学生而忽视中间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全面看待问题,把学生看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全面进步。

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文评语的力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作文评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作文评语进行探讨,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为高效的作文教学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麦哲伦.作文评语八忌[J].南方论刊,2009,(1).

[3]肖晚霞.走出小学生习作评价的误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4).

[4]俞继红.小学作文教学评语的改革刍议[J].上海教育科研,2007,(1).

上一篇:引一泓源头活水 下一篇:论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