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家利益

时间:2022-09-16 12:00:16

浅论国家利益

【摘要】

文章认为,国家利益包括国际社会层面和国内共同体层面两方面的内容,作为国家利益的物质载体的国家,也有其自身的组织利益。由于国家拥有合法垄断的组织,并可以凭借此工具实现其自身的利益,所以有时会带来国家权力内卷化这一弊端。

【关键词】

国家自身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

关于国家利益的讨论已经很多,在这方面,阎学通认为“国家利益就是满足民族国家全体民众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东西,在物质上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在精神上主要表现为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承认”。[1]王逸舟则从国家利益所面对的不同场域来阐释,认为“国家利益是指民族国家追求的主要好处、权利或受益点。国家利益的界定,有内在的和外部的两方面因素。国家利益是综合加权指数。”[2]李少军则从利益方面界定,他认为“在当代,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其利益可以说都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利的利益,另一部分是共享的利益。”[3]自利的利益只对一方有利,由此则导致排斥与冲突,共享的利益则对相关各方都有利,据此则导致合作与和谐。由于利益的驱动导致相应的行为,所以“国家利益的理论,实际上就是有关国家行为的理论。”[4]张丽华则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查国家利益,认为“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关联更密切,增加了‘外向度’,同时认为根据利益大小来衡量,而不能一味地以利益性质来决定。更强调利益的功利性。”[5]学者们虽然从不同侧面讨论,但几乎都内含国家利益包括两个层面:国际社会层面和国内共同体层面,但大多都是从国际社会层面研究国家利益,很少考察对内的国家利益。

在国外,国家利益一词是博泰罗(Betero)在其1589年出版的《论国家利益》一书中首先传播开来的。另一位意大利作家于1614年给这个词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所谓国家利益,即指为公益计,必须反对普通法。”[6]这里国家利益只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反对中世纪以来的各种法,来为自身行为(欧洲君主)的合法性作论证。近代,美国学者查尔斯・比尔德(Charles A.Beard)在1934年出版的《国家利益的观念: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分析性研究》中主要考察了“国家利益”由“君主意志”、“王朝利益”演变而来的历史过程。[7]从此,尤其是在二战后,国家利益的概念在国际交往中被大量使用。在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那里,两者都将国家利益视为前提假定基础,并不置疑国家利益。两者争论主要在于:国家追求的是经济利益还是军事利益,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以及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性质。玛莎・费丽莫则认为:国际政治学主要是定义国家利益,而不是为国家利益辩护。[8]她从国际社会中建构国家利益,她认为:“国家利益的再定义常常不是外部威胁和国内集团要求的结果,而是由国际共享的规范和价值所塑造的,规范和价值构造国际政治生活并赋予其意义。[9]同时,她也置疑了分析国家利益的方法论,她认为:“以国家(或其他分析单元)内的因果关系分析为基础而得出的结论可能被国家间(或单元间)的沟通和扩散所扭曲。”[10]受到这些观点的启发,本文试图从国内共同体中建构国家利益。

一、总论

在国家共同体内,国家利益可以说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国家利益是国家的一种追求、好处。在此,国家作为主体,就不可避免的与国家的性质联系在一起。下面,我们采用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从体系、过程和政策三方面进行考察。

体系层次涉及体系的维持和适应功能。[11]即国家有维护自身体系的要求,由此就产生国家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决定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即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体现国家的自利性。因为在此国家主体化,同时国家可以凭借其相应的组织结构也可以达到这些目的,于是国家就可以追求其自身的利益。在这一侧面,亨廷顿认为公共利益就是公共机构的利益,它是政府组织制度化创造和带来的东西。[12]就说明了这一点,而国家的适应功能则涉及其他共同体组织,包括社会、政党等,因为国家要从这些组织中吸收各种角色、资源,就产生了日常用语中的国家利益,即为了国家利益可以舍弃另一方利益,所以在这一侧面,由于涉及利益的分配,就容易产生不和谐现象。要么是国家的内卷化,要么是国家的集权化。

过程层次,要求和支持的输入通过一个转换过程变成了权威性政策的输出[13]在这一方面,社会团体、政党,个人追求各自的利益,在表达的过程中进行整合,最终被国家采纳,作为国家利益而制定出来。在此一过程中,社会利益、个人利益以及其他团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融合,并最终以国家利益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看到:国家作为最终的一仲裁者所扮演的角色,当各种共同体利益都涌现出来时,国家面对这些进行选择,而此选择的过程,也就是国家利益的产生过程,其选择的结果,也就是国家追求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多样化的,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内容;也预示着国家可以创制不同的利益,以及与其他共同体利益相融合,更多地体现国家的公利性。在此也不排除国家存在自己独特的偏好,选择此一利益,而不选择另一利益,而此偏好更多是基于国家本身的利益要求。

政策层面,即政策的实际行为。公共政策表示在政治过程中形成的目标,反映决策联盟期望的社会结果,反映领导人认为可用以取得这些结果的手段。[14]政策的实施即在国内环境中提取、分配、管制、象征。依据李少军的定义,国家利益理论就是国家行为理论而论,国家通过政策进行的提取、分配、管制等。比如,国家提取税收,即国家与社会、个人争取经济利益的结果,服兵役也是如此。在此,国家利益既有纯粹维护自身利益(服兵役)也有维护社会、个人以及其他团体的公利益。政策的制定即国家行动的方向,也就是国家利益的产生,就可明显看出国家利益是多方利益的综合,是相互建构的。

在国家内部,作为一种抽象的高尚道德利益存在――爱国主义。作为政治文化存在,贯穿于整个国家体系。由于近代民族与国家的建成是几乎同时一起进行的,在国际交往中,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几乎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民族的精神生产民族主义和国家的精神生产爱国主义也是交织在一起,但在国内环境中,两者是有区别的,在某些方面是相对抗的。

二、国家自身的利益――以计划生育政策为例

国家利益承如上述,包括一部分自身的利益,国家也是一个自主的结构,这一结构具有自身的逻辑和利益,而不必与社会支配阶级的利益和政体中全体成员群体的利益等同或融合。[15]因此,要承认国家自身的利益,首先要明确国家具有潜在的自主性,即国家是一独立的组织,这是很明显可以看出的,国家不再是社会的附属,如果国家是维护社会支配阶级的利益,那么任何有损于其利益的制度都是不可能被通过的。正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所引用的一个例子,关于美国的民事和刑事诉讼程序,显而易见,这样的立法是敌视穷人,而只对富人有利。……然而在美国,立法的正是穷人,[16]在这里,国家不再维护任一阶级(层)的利益,国家行为的方向不再是任一个社会阶级所决定的,毋宁说国家在此追求的是国家利益――超越的道德利益,即社会的最大利益。为了更好说明国家自身的利益,我们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结果为例。

计划生育政策最早是在党团员里号召执行的,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确立了计划生育的法律地位。而政策的执行就必须拥有相应的办事机构――计划生育办公室依此设立。近些年来,我们发现:尤其是乡镇存在,乡村政府公司化,具体到计生办,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不那么严格,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时只是罚款而已,政策的执行已不是首位,当然这是乡镇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中的一个问题,即乡镇如何在经费不足情况下,实现自我运转。这里,我们想说的是,计划生育作为一项政策的执行,其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乱罚款的事,国家在追求长远的利益,却被实际中存在的自身机构的自身利益捆绑,造成国家权力内卷化,而这对国家来说,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国家利益既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道德利益,既包括国家自身的利益也包括其他共同体的利益,国际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有自身的逻辑和内容,单纯依据社会阶级来解释国家行动方向,只是国家行动的一个侧面,不能全面的理解国家行动。

【参考文献】

[1]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0-11.

[2]王逸舟.国家利益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2.2.161.

[3][4]李少军.论国家利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

[5]张丽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9.3.98-104.

[6][12][美]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4,20.

[7]郭宝宏.略论国家利益的概念及其阶级本质[J].井冈山大学学报,32卷.4.38.

[8][9][10][美]玛莎・费丽莫著.袁正清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序言.8.正文3,9.

[11][13][1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 郑世平,公婷陈峰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14,15,297.

[15][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8.

[16][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50.

【作者简介】

姚力(1987.10-),陕西渭南人,研究生在读.

上一篇: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有机韭菜栽培中韭蛆的产生原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