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管理:过度干预私权?

时间:2022-09-16 10:00:34

姓名管理:过度干预私权?

没有人愿意和其他人分享同一个名字,但是叫一个独特的名字比如“wang@”目前还不被允许。

在一次同名同姓见面会上,20多岁的刘芳的经历颇让人“同情”。高中寄宿第一天、大学新生分宿舍,两次他都被分到了女生寝室。人们在见到刘芳之前,都不会想到这是一位小伙子。在这次见面会上.他也是诸多“刘芳”中的唯一男性。

一个名为“中国姓氏权威”的博客近日公布了“中国重名最多的50个姓名”,根据此排名,“张伟”成为中国重名最多的姓名,全国共有290607人叫“张伟”。排在第二的是王伟,重名数达281568。该博客称所有的数据由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提供。

实际上.越来越高的重名率,已对户籍管理、邮电通讯、医疗保险、学校招生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鉴于此.中国首部姓名登记单行法规《姓名登记条例(初稿)》已由公安部研究起草完成,目前已下发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组织研修。

重名成灾

“那次可把我吓坏了!”提起几个月前的一次非常经历,24岁的江苏泰州人周义斌仍然有些紧张。

一个周末的傍晚,闲暇无事的周义斌到宿舍附近的一家网吧打游戏。就在他刚刚成功攻占对方几座城池时,几名面容冷峻的男子突然将他拷出了网吧。

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周义斌又惊又怕的同时还摸不着头脑。网吧门口,一辆没有任何标志的SUV越野车正等着他们,车子里面还窝着两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人。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警察正在追捕逃犯,对网吧逐一排查,凡看到网吧登记本上的‘周义斌’,就带回警局进行确认核实。”周义斌说。

因为同名同姓,遭遇麻烦事的并非只有周义斌一人。在江西南昌,当地市民李光明在几个月前的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上少了4万元钱,当他满心疑惑地找到开户银行时,银行工作人员的回答让他感到惊讶,原来就在此前不久,一名男子拿着“李光明”的身份证,带着存折,套取了那4万元钱。“事后我才知道,那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干的.警察说,类似的案子已经有多起。”

中国每年新生儿出生达到2200万以上.由于父母为新生儿起名随意性大,导致重名的概率越来越高。

南昌市公安部门曾统计发现,在该市,“熊伟”有1540人,是南昌市重复最多的一个名字,其次是“李强”,共有1200人。前不久,在南昌市八一公园,举办了江西首次同名同姓见面会。见面会上,12岁的“刘芳”是众多“刘芳”中最小的一个,她说:“我们班上有三个刘芳.每次课上老师点名,三个人常常一起站起来。”她说,现在老师为了区分,将3人分别叫做大刘芳,中刘芳,小刘芳。

大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人口信息管理大队一位负责人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中,重名现象比较突出,且带有强烈的时代特点,比如名字里带有“兵、玲、红、国”等字样。即便是到了80年代,以“伟、强、芳、静、勇、涛、明、军、丽”等这些单字取名的也占据多数。

规范与个人自由

“重名重姓的现象很严重,这不是个小问题!”长期关注姓名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韩方明说,目前中国的法律中,涉及到对姓名和姓名权规定的,主要集中在《宪法》、《民法通则》和《户籍登记条例》,但都属于非原则性的规定,关于姓名的设定、更改和使用,目前尚缺乏实质性和程序性的具体规则。

与重名现象存在的同时,是另一种矫枉过正。一些人给子女起名字时,使用生僻字、启用不规范字,甚至自造汉字。曾有媒体报道,有市民为标新立异,给自己的双胞胎取名为“钟共”和“钟央”。还有人开始使用更多的字数来取名,比如曾有人想取名“欧阳奋发图强”,也有人试图将@字符用进名字里。

这样的名字能不能入户?姓名的字数是否受限制?将孩子的名字叫做“Stone”是否可以?叫做“wang@”是否可以?针对此,《姓名登记条例(初稿)》第一次对公民姓名的规范作出了明确而完整的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根据《条例》,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违背民族良俗的,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姓名中也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已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自造字,外国文字: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字母:符号等。姓名用字应当在两个汉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

有专家认为,此条例的出台,将有助于规范中国人姓名,能够减少重名现象的发生,但是其中的强制不允许的内容,则侵害了公民的基本个人自由。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周佑勇认为,凡是公民姓名的命名、使用和变更符合公序良俗等公共利益,都不应当加以限制,否则就是对私人权利的过度干预。

姓名管理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对姓名进行合理规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自由。这可能是需要法规制订者详加考虑的。

几种意见

中国人历来重视自己的姓氏和名号。古人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予好名。”从周代开始,男子在名以外,又另取字。在现代社会,一切都已经简化,但人们对姓名的重视并没有减少。

“国外一些国家对公民的姓名已经立法。”江西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李云龙教授说,在有些国家,新生儿名字相同超过3人,同一名字不得再使用。目前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专门的条例和法规,甚至连防止重名的服务都很少。李云龙说,关于公民取名,《宪法》、民法等相关法律都没有作明确的规定,只有《婚姻法》中有子女姓氏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的条款。他建议,可将《婚姻法》改名为婚姻家庭法,并将公民取名的条款写入其中,比如限制使用单名、禁用生僻字等,提倡用父母双方的姓作孩子的复姓起名,如黄徐子熠、袁陈秋子等等,不但念起来抑扬顿挫,而且减少重名的可能。

长期关注中国人姓名问题的学者江东声认为.对于姓名的管理,可以参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关于商标和公司注册的一些做法,来制定户籍姓名登记管理条例,以规范现有姓名混乱状况。现行商标注册规定为全国唯一性.即不可重名。但考虑到中国13亿人的现状.如做到全国不重名不现实,且公安联网也是一个问题。而公司注册规定为:某一地域内不重名。姓名登记方式如参照此规定.十分具有可操作性。

他建议,以县(市辖区、自治县)为单位,在辖区内新登记的出生婴儿姓名,不得与原有人口姓名重复。公安户籍登记的现有人口姓名,保持不变。县级公安部门所有户籍登记机构电脑联网,居民在为新生婴儿报户口时应准备备用姓名若干,以防止重名。

此外,他还认为,公民姓名可取两字、三字、四字(少数民族除外),“当下,重名问题一时难以根治,我们可以在户籍管理、银行储蓄、邮电通讯、医疗保险、学校招生等领域实行身份证识别系统”。李云龙说。目前在银行、通讯等部门开始实行的实名制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办理有关手续时必须填写真实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同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问题在于,这样一道简单的、且行之有效的防火墙,往往被我们忽视。”李云龙说。

上一篇:奥运门票成期货? 下一篇:偷书贼 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