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风情画

时间:2022-09-16 08:41:48

《窈窕舞妓》

导演:周防正行

主演:上白石萌音 / 长谷川博己 / 富司纯子

电影

作为日本《电影旬报》最爱的平成年代导演之一,周防正行的每一部作品都令人期待。只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他的创作变得不再规律,近些年又有集中爆发的趋势。2014年6月,他带着新片来到上海国际电影节,可谓是一名稀客。

周防曾拍摄了探讨日本司法体制的《即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关于安乐死的《临终的信托》,还为妻子草刈民代拍摄了告别芭蕾舞坛的《舞吧!卓别林》以及纪录片《最后的芭蕾》。《窈窕舞妓》的故事内容,一方面让人想到了周防似乎还在延续没有释放完毕的舞蹈能量―源头可能是1996年的经典之作《谈谈情,跳跳舞》。另一方面,周防的成名作品里面,他热衷于表现几个愣头青,冒冒失失地闯入一个陌生领域(僧侣、相扑、国标舞),经过一番努力不断学习,最终获得成功。在这个角度上,《窈窕舞妓》又好像是如假包换的正本清源。

《窈窕舞妓》有干净的画面构图,京都风貌被表现得美轮美奂,四季风光各不同,深得日本文化的禅意和精髓。这个故事里头没有任何一个坏人,没有任何一丁点坏事,像极了好莱坞歌舞片里的美丽世界,没有污垢没有私欲也没有勾心斗角。哪怕是配角表现出的一丝不屑,结尾都会叫观众释怀,原来所有人都是为了年轻的女主人公好。

对外国观众而言,歌舞伎表演就是一种日本风情的寄托物。在日本本土,理解观赏歌舞伎的年轻观众越来越少,从事这项工作的也越来越少,或许,这也是《窈窕舞妓》的一个来历。“学习当舞妓”自然是周防试图表现的内容重点,从坐姿到仪态,从舞蹈到唱词,但最关键的则是学好一口京都方言。但对于外国观众而言,日本方言的差异并不好理解,再加上经过日语到英语、英语到中文的翻译加工,非本土观众确实少了太多乐趣。如同《万箭穿心》里面,颜丙燕是不是说一口标准的武汉方言,对中国观众以及武汉本土观众来说非常重要。可是对外国观众来说,标准与否是不成立的,因为在他们听来其实是一样的。而从头到尾,《窈窕舞妓》一直在重复方言梗,女主人公甚至一度害怕说不出标准的京都话,导致了略显夸张的失声(上一次对方言梗有印象的电影是《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

从失声桥段可以看出,《窈窕舞妓》一直采用偏娱乐、偏脱线的夸张表现手法,影片喜欢用突然歌唱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譬如舞妓和客人的互动,喜悦、悲伤和忧愁。只不过,由于强调舞妓表演的韵律、动静结合以及突然变化,一旦突然跟大搞场面的西方歌舞片结合在一起,多少还是让人不太容易接受(也可能是欣赏习惯所导致)。尽管也有直刺舞妓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包括它是不是满足客人对日本的想象,可是,多数时候,电影都没有进行深入一些的探讨。观众就注视着傻乎乎的主人公,看她最终换衣上妆,并且进行了舞妓的首演。

不知道是害怕把舞妓表现得太过风格化,或者是不敢进行太过夸张的加工演绎,《窈窕舞妓》始终处在忠实平整的节奏上,导致了歌舞切换时的突兀,与剧情故事的嵌合程度以及必要程度,并没有经典歌舞片那么行云流水,很多时候还有些刻意(如同那个打赌玩笑以及真实身份之谜)。然而,《窈窕舞妓》还是非常清楚地表现了京都的传统空间,紧邻的茶馆,茶馆里的布局以及这座城市的古朴优雅。如果把注意力放在主人公所置身的环境,那么,《窈窕舞妓》无疑带来更多的惊喜。

来自鹿儿岛的上白石萌音,在这部纯粹为她所打造的电影里,她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指数,也还远远不够。不用说比其他人,便是跟周防正行的老婆相比,实际上,她未来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

上一篇:开讲有益 8期 下一篇:理想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