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人口现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16 07:26:18

咸阳市人口现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咸阳市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中西部,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素以“秦都、汉陵、明城”闻名于世,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今日,咸阳也是“西部大开发”和“关中一线两带建设”的重要城区,咸阳工业形成了以电子、医药、食品、能化、轻纺、建材为支柱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形成了粮、果、菜、畜等四大支柱产业;第三产业近几年更是发展快速。全市现辖2区1市10个县,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2004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338.56亿元,总人口为4816681人,其中市区人口823308人。总人口男性2505198,女性2311483人,男女性别比为108.39:100。农业人口3856649人,非农业人口960032人,分别占总人口的80.07%和19.73%。全市年人口出生率为8.25‰,死亡率为5.0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3.18‰。2004年末,市区人口823308人,占总人口的17.09%,县市人口399337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2.91%,全市人口密度为472人/km2,其中市区1564人/km2,秦都区人口密度最大为1673人/ km2,旬邑县人口密度最小为150人/ km2。

一、咸阳市人口特点

(一)人口性别比升高、出生性别比明显偏高

性别比指一定时间男女性别人数之比,以女性人数为100男性人数的多少表示。出生性别比指一定时间活产男女婴之比,以活产女婴为100活产男婴多少表示,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为103-107。

上表表明咸阳人口性别比升高、出生性别比明显偏高。这是因为一是农村出生统计中存在着瞒报、漏报女婴问题,是造成近来农村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因素;另一是选择性别的流引产:我国存在着传统对男孩强烈的性别偏好,至今影响很大。家庭养老在农村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农民普遍希望生育男孩。近年来,在各大医院装备了B型超声诊断仪,当这一普通而又重要的疾病诊断方式被医德不高的人作为胎儿性别诊断的仪器,选择性别的流引产问题具有一定的规模时,肯定会引起真性的性别比失调,对未来人口总体性别比影响很大。这会导致不同年龄组群人口性别比的升高,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人口年龄以成年型为主,老龄化趋势明显。

咸阳市2004年各年龄阶段分析表

老年人占总比例正常值在5-10%之间。上表表明咸阳市的年龄结构是典型的成年型人口,但已基本进入老龄化的阶段,这意味着社会新补充的劳动者会小于退出劳动年龄的人,使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需要社会给予养老保障的人越来越多。

(三)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近十多年,随着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人口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咸阳市每10万人拥有受教育程度人数表

从上表看出受教育程度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增长幅度较大,这一变化趋势表明十年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取得明显效果。2003年咸阳市15岁以上受过教育年限为7.85年,25岁以上的人均受教育为7.42年。

(四)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咸阳市着眼于经济发展全局,根据实际,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巩固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第三产业,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大产业劳动力由1990年的55.67%、29.70%、16.43%至2004年转变为33.78%、33.52%、32.7%,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发达地区打工、经商,也客观使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值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值上升。

(五)平原地区的人口比例上升显著

咸阳市2004年人口分布状况表

平原地区的人口比例上升,尤其是秦都区的人口密度达到1673人/km2 。这是随着城镇化过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为追求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而打工经商,甚至在城市中定居下来,转化为城市人口而得来的。

二、咸阳市人口结构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主要影响

(一)出生性别比偏高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性别比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构成的重要指标,如果出生性别比长期居高不下,便会产生诸多的社会问题。

1、婚姻挤压现象明显

咸阳市2004年共出生40053人,其中男性22148人,女性17905人,出生性别比高达123.7:100,严重超过正常的出生性别比的范围,这种情况使男性过剩的婚姻挤压越来越严重,必须通过拉大男女之间结婚年龄差距的办法来解决。的确,拉大差距可以解决很大问题,但若高出生性别比不能迅速降下来,要扩大多少?是降低女生结婚年龄还是提高男性结婚年龄,降低或抬高多少呢?显然,这是只顾眼前“饮鸩止渴”的办法,从长远看是无事于补、不可取的。

2、危及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婚姻性别挤压对一夫一妻制家庭来说,是一股外来的冲击力。一个时期以来,在市场经济和交换价值升高“泛商品观念”作用下,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增多、离婚率持续上升、传统家庭的稳定受到威胁、社会刑事案件增多,过去已经基本消失的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妇女等重又抬头。如果出生性别比升高得不到纠正,便会增加滋生道德和丑恶社会现象的基础,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

3、男性就业面临困境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出生性别比上升高并带动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升高,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将产生不利影响。男性劳动力过剩会导致就业性别挤压问题,男性劳动就业就会变的更为困难,未来二十年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将相当严重[1]。

(二)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家庭加重负担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是世界也是中国人口变动的一个共同趋势,由于70年代以来咸阳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咸阳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和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对2004年人口调查表明,咸阳市的老龄化率为12.15%,超过5-10%这一区间。所以咸阳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对投资、储蓄、生产、消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经济发展,对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社会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3]。随着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和老年人口绝对数的大量增加,在如何搞好老年人口的衣、食、住、行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方面[3],将是咸阳市的发展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人口素质低,影响现代化进程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咸阳大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工作取得较大成绩,但总体咸阳人口受教育程度仍普遍较低。

1、从业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

咸阳市从业人口中,受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着占5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10%,尽管上高校的人越来越多,但高校的增长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问题已被认为是21世纪增加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业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的现状,严重影响科技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高科技的转化和工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它已成为咸阳人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一大障碍。

2、女性受教育程度偏低

在咸阳市女性的受教育水平的调查中得知,女性文盲及小学程度的人占40%,男性达10%,这不仅给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对理解和自觉地接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优生、优化家庭环境、培养能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一代极为不利,从而影响现代化进程。

(四)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偏低

在咸阳的经济发展中,尽管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但总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偏低。近两年,开始出现第三产业增长乏力的现象,2002年增加值为7.3%, 2004年增长乏力的趋势加剧仅增长4.2%。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偏低,内部结构也不合理。200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仅为30.7%,低于全国35%的平均水平,与北京54.50%、上海45.53%的比例相差甚远[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城市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咸阳市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等基础性产业和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发育不足。所以这种情况在咸阳经济发展中必须加以重视。

(五)秦都区人口高密度对社会的负担加重

咸阳市2004总人口为4839101人,总面积为1019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472人/km2,而秦都区高达1673人/km2, 意味着单位土地上所承受的人口压力大、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社会发展,严重影响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秦都区的部分经济总量指标在全市还是居前列的,如果按人均来排,名次就会居中,庞大的人口总量给就业、教育、交通、城市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大量的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涌入加剧失业率的上升,人口的无序流动给咸阳的医疗、交通带来压力。

三、改变咸阳市人口现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宣传教育,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

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通力合作,加强宣传教育,齐抓共管避免生育性别上非医学目的的人为干预等,必须进一步研究在基本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条件下,在适应时机对生育数量规定做出相应调整,特别是对以独女户为标准生育二孩规定的某些措施,实行男女在经济、政治、文化、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真正平等 [1]。

(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政府要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职工个人储蓄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同时加强宣传,将敬老、养老列入现代社会道德规范,要强化养老法制观念;发展社区服务,填补家庭子女赡养老年淡化留下的真空,发挥社区作为“大家庭”养老和服务方面的功能;在尽可能避免与劳动年龄人口争夺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组织老年劳动自养,这是防止老年贫困化,补充收入不足和达到小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证明老年并非于社会无用之人,还可以余热生辉,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重

人口总量过大,它提供的劳动力数量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必然出现劳动力过剩。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就过大,用于积累的比例就过小,社会提供的新的职业岗位增长就缓慢,实际就业的增长受到制约。只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适度人口规模,才不会造成劳动力供求数量失衡。人口素质越高,越能正确评价自身的择业取向,适应职业也越广泛,对已经从事的职业也越出色,只有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重,才能更快更稳推动经济的发展。

1、提高咸阳在业人口的总体受教育程度

咸阳市必须增加对教育的重视和投资,要想加快发展的步伐,必须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方面需要依靠财力和物力的保证;一方面要依靠教育、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在业人口的总体素质。

2、改善和提高女性在业人口的文化素质

对于女性的教育中,提高女性在各年级学校的入学比例,发展好成人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保障适龄女童入学,杜绝新的文盲出现,努力扫除青壮年妇女中的文盲,进一步清除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残余,保障妇女受教育的合法权益,努力培养与选拔有一技之长的妇女干部[5]。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

大力依靠第二产业,提供最好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地客商的投资力度,即能促进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的大力发展,又能解决劳动力就业,尤其是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以提高就业率。同时高薪聘请高科技人才、高学历人才、提高咸阳的整体科技含量及文化素质,利用他们的高科技,高技能来推动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同时加快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基础性邮电、通讯产业的步伐。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引导人口流动

为缓解人口密度过大的影响,政府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提高郊区人口密度、对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进行合理指导等措施减轻人口过密影响,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上一篇: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创新 下一篇:并购整合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