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力求新、活、近

时间:2022-09-16 06:47:00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力求新、活、近

数学家庭作业是学校教学的延伸,也是教师监控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依据。数学教师一般对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和批改都比较重视,但是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上则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形式机械单调,内容枯燥。在留家庭作业时,教师一般会布置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册上的内容,可练习册上的内容几乎是课堂作业的翻版,只是增加了一些作业的数量,没有质量保证,学生根本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家庭作业,力求做到新、活、近。

一、新――由新鲜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然而,有些教师给学生布置的数学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脱离实际,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富有新意、形式新颖的题目,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人说过:“学习知识,如果是听,很容易忘掉;如果是看了,就记住了;如果动手操作了,就理解了。”例如,在学生学完“千克的认识”后,部分学生对一千克具体有多重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由于一节课的时间很短,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来体验一千克到底有多重,教师就可以布置下面的家庭作业:1.逛超市,看看哪些商品的质量是用一千克来表示的;2.称一千克大米,用手拎一下到底有多重,称一千克鸡蛋,数一数到底有几个。这样的作业使学生感觉新奇,他们会很乐意地去完成,通过实践来理解巩固课本中的知识,也达到了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爱画画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通过绘画,让学生巩固、应用所学知识。例如,学生学习了平移、旋转和对称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进行如下作业设计:每位同学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平移、旋转和对称的知识,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求他们一节课中一直安静地听讲很难达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爱动、爱表现的天性进行“动”的教学。例如,在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时,教师天天布置同样类型的作业,学生做得很厌烦,这时,教师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和学生来个父子或父女大比拼,比比谁算的快,或者让家长做孩子批,这样的训练能激发学生好胜的心理,使单调的数学习题变得有趣味。

二、活――由思维的灵活开发智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堂情境的设计,在枯燥的数学课本面前,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课堂充满乐趣,让他们感到有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讲解某一个例题时,除了书本上给出的解题方法,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写出多种解题方法,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种兴趣的支持下,让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解题能力有了提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开发,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的自主探索。所以,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例如,在三年级教学“连乘应用题”后,我布置了家庭作业,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小强在50米长的游泳池游泳,他一共游四个来回,请问他游了多少米?解这道题的方法很多,我要求学生至少要用两种方法解答,这样做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知道同一道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

三、近――贴近学生生活来感受数学

实施新课改以来,要求教师改进以往的传统教学,积极探寻适合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灌输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只是机械地记忆书本上枯燥的公式,做各种各样的数学试题。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只是为了拿高分,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自己身边的数学现象和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包含的数学知识。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蕴含着数学。把数学题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这些来自于实际的鲜活数学事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快乐的。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其中教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元。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通过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教师还要根据时间的长短布置作业,双休日作业可以多些,适宜布置实践性作业,周一至周五的作业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做到因人而异,能力弱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会的做,能力强的可以选择难度大的题目做。这样,使所有学生都有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都能完成作业。

【责编 冯立伟】

上一篇:走出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培养的误区 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