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妇幼卫生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和对策

时间:2022-09-16 06:14:23

浅议妇幼卫生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和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是保障妇女儿童基本健康权利的根本大法。妇女儿童在人类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加大执法力度,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是保障妇女儿童基本健康权利的客观需求,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

因此,如何把握和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妇幼卫生行政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工作实际,就当前妇幼卫生行政执法存在问题以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1妇幼卫生行政执法取得新成绩

重视《母婴保健法》贯彻与实施,不断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行为,努力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①实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制度。加强《母婴保健法》执法工作,杜绝非法执业行为。在抽查的医疗保健机构中,均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助产相关技术许可证,未发现超范围执业现象;在被抽查的医护人员中,除个别新上岗人员外,均有助产技术、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技术服务资格证;②《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工作逐步得到规范。严格按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要求,统一管理和发放出生医学证明;③妇幼卫生项目工作取得较好进展。近年先后实施了"降消项目、农村孕产妇免费分娩补助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孕产妇和0~6岁儿童免费体检项目和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提高了住院分娩率;④产科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去年以来,把产科作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进行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大大提高产科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

2当前妇幼卫生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2.1行政立法不到位 在执法活动中,"有法难依"现象存在。主要是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群,《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立法工作缺乏前瞻性,有的条款过于原则,在现实生活中难以适用;对违法的行政执法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比较笼统。

2.2执法机构设置不健全 ①《母婴保健法》只是在行政管理条款中,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工作,执法部门和执法主体划分界限不清。②从省市到县一级,执法机构不健全,机构不独立,从政策上讲,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具有执法资格的唯一机构,但是在实际中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只是群众眼里的医疗服务单位,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执法职能不予认可。

2.3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缺乏协调。在《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中,虽然对执法机关相互配合开展执法有规定,但实际中,人大、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普遍认为,违反《母婴保健法》的行为对社会不构成一定危害性,不重视执法。

2.4执法人员执法权意识淡漠 法律规定《母婴保健法》执法人员有独立的执法权,但是由于有的执法人员对《母婴保健法》学习不够,理解不透,造成执法意识淡漠,行政执法权闲置不用。

2.5行政执法监督不到位 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报告、检查、约束机制,对妇幼卫生行政执法情况监督不到位,执法"走过场"等现象存在。

2.6妇幼卫生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执法能力较低,执法观念淡薄,执法手段落后,执法人员的知识水平、年龄差异等与新形势新时期执法工作不相适应,不相符合。

综合以上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必须对行政执法加强管理,改进工作,真正使行政执法活动依法进行,推动行政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3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3.1强化 妇幼卫生行政执法宣传是前提。地处贫困偏远山区,尽管在强化法制宣传方面作了不懈努力,但是群众对《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的印象还不深刻,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知晓率达不到要求。加强《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的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前提。①认真学习贯彻《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重点法律法规。②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结合"五五普法"宣传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的宣传,增强公民的群以保护意识。③结合查处典型案件,以案示法,提高医疗机构和有关人员履行《母婴保健法》的自觉性,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④可利用各种形式如办培训班、图片展、报告会等,对妇幼卫生行政执法单位以及相关人员进行执法理念的教育,引导和规范执法程序。

3.2完善 妇幼卫生行政执法机制是保证。①加强行政立法,促进法制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制定妇幼卫生行政强制执法方面的法律,使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强制行为有法可依。②明确设置执法机构,依法划分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科学合理设置妇幼卫生行政执法机构,实现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制定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对不具有执法资格单位的人员和行政机关内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发给执法证;严格按照程序,严格标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增强执法人员执法权力意识,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④加强对妇幼卫生行政执法的监督。加强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对实施《母婴保健法》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母婴保健法》行政执法主体机关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述职工作制度,建立人大对执法机关质询、执行法律检查和执法评议制度,发现查找存在问题,依法提出整改、纠正措施,督促行政执法机关,按照《母婴保健法》依法行使妇幼卫生行政执法权力。⑤加强联合执法。实行妇幼卫生行政执法单位与司法机关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立司法与行政执法联系工作机制,建立统一协调的联合执法队伍,解决妇幼卫生行政执法 "有好处都管,无好处都不管",不愿管的现象。重视解决执法服装、执法待遇和必要的设备,增强执法部门和人员的权威性,保障执法活动开展。

上一篇:心理护理对强迫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下一篇: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