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安眠药中毒死亡鉴定1例

时间:2022-09-16 05:49:54

多种安眠药中毒死亡鉴定1例

【关键词】安眠药;中毒;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9.1;r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3—0224—02

毒物剂量往往是决定能否引起毒物中毒的重要因

素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毒物未达致死量也能够致人

死亡,如多种毒物共同作用。作者曾遇1例多种安眠药

物中毒致死案,现报道如下。

案例资料

20__年11月20日下午,某女(26岁)在吃了酒酿

蛋后,又服他人投放的苯巴比妥、安定、氯丙嗪(据犯罪

嫌疑人李某交待各投放了七八支)后约半小时逐渐出现

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于当晚9时许被送至医院抢

救,入院后检查,患者已呈昏迷状态,瞳孔缩小,诊断为

脑干损伤,经过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4时许死亡。

检验情况:死者上身外穿黑色西装,内为白色衬衣,

戴白色胸罩;下身外穿黑色西裤,内为白色短裤;脚穿紫

色短袜。衣着完好、整齐,无破损。发育正常,营养一

般。尸斑位于尸体背侧未受压区,呈暗红色,指压不退

色。尸僵开始部分缓解。头发黑色,散发,长为30cm。

头皮无损伤。眼睑闭合,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直径

为2mm,双眼睑球结膜无出血点。鼻腔、耳腔未见异

物,口唇紫绀,牙关紧闭,口腔内未见异物,口唇及口腔

无损伤。颈部、胸部、背部、腰部、均未见损伤。右

上臂有2个注射针孔,右手背有1个注射针孔,左前臂

有3个注射针孔,左手背有2个注射针孔,左腕部有1

个注射针孔,右臀部有2个注射针孔。双手指端显著紫

绀,肢体未见损伤。处女膜陈旧性破裂。头皮无血肿,

颅骨无骨折,脑组织淤血、肿胀,未见损伤及出血,脑干

也未见损伤及出血。颈部皮下、肌肉及甲状腺无出血,

舌骨及喉部软骨无骨折。胸腔无异常积液,心肺未见损

伤及出血。腹腔脏器位置正常,胃内有约200g内容物,

呈糊状,略呈黄色,未闻及明显的特殊气味,胃粘膜有少

许出血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大小肠等未见损伤、

出血。膀胱内空虚,粘膜无出血。子宫呈未孕状态,子

宫腔内有一“t”形节育环。颅腔、胸腔、腹腔内脏器均

呈淤血状态,未见明显的病变。

将胃及其内容物送毒物检验,已检验出苯巴比妥、

安定、氯丙嗪成分。对血液及肾组织检验,均检出苯巴

比妥、安定、氯丙嗪,血中药物含量分别为:苯巴比妥

14.36gg/ml、安定0.20gg/ml、氯丙嗪0.22gg/ml;肾组

织中药物含量分别为:苯巴比妥35.ogg/mg、安定0.

24t~g/mg、氯两嗪0.55t~g/mg。

病理检验:(1)大脑淤血;大脑水肿显著(神经细胞及

血管周围间隙明显增宽)。小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片状出

血。小脑淤血;小脑水肿显著(神经细胞及血管周围间

隙明显增宽)。(2)心脏轻度淤血,心肌间质水肿,急性心

肌断裂。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病变。(3)肺淤血;肺水肿

(部分肺泡腔内见水肿液);部分肺泡代偿性肺气肿。(4)

肝脏淤血,部分肝细胞水肿,汇管区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5)脾脏淤血,结构尚清楚。(6)胰腺自溶。(7)小肠淤血,

粘膜自溶。(8)肾脏淤血,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水肿,部

分肾小管自溶。

讨论

1.尸体检验及病理检验各内脏器官均未见损伤和

病变,故可排除损伤及疾病所致死亡。

2.巴比妥主要作用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及

循环亦具有抑制作用,与酒精及其他镇静剂均有协同作

用,中毒者可因麻痹呼吸中枢而致死,中毒致死者除见

皮肤发绀、各器官淤血、肺水肿及脑水肿外,无特殊所

见,中毒量为2~7g,致死量为4~9g。氯丙嗪的毒理作

用十分广泛而复杂,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与巴比

妥类或其他抑制性麻醉剂均有协同作用,中毒致死者的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l卷(第3期)

内脏器官淤血、水肿,蛛网膜下腔还可有片状出血,中毒

致死量变动很大,一般为5~7 g。安定为苯并二氮杂卓

类药,此类药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与酒精、

巴比妥类及非巴比妥类催眠药均有协同作用,中毒致死

的尸体检验所见与巴比妥中毒所见相似,致死量为每公

斤体重100~150mg。乙醇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首先抑制大脑的最高级功能,呼吸中枢麻痹是重症中毒

者的主要原因,中毒死亡者尸体检验所见主要表现为内

脏器官淤血、水肿,中毒量为75~80g,致死量为250~

500g,在与巴比妥类催眠药、非巴比妥类催眠镇静安定

剂联合应用时,致死量明显变小。该女在服药后约半小

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直至昏迷,入医院

后检查呈昏迷状态,并有瞳孑l缩小。尸体检验见瞳孑l缩

小、指端紫绀,胃粘膜有出血现象,脑、心、肺、肝、肾等内

脏器官均呈淤血、水肿状态,小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片状

出血。这些都符合巴比妥类、氯丙嗪、安定等安眠药物

中毒的表现。而且其胃内容物、血液、肾组织均已检验

出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成份。

3.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和酒精具有协同作用,协

同作用又称为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药物

联合应用所显示的效应明显超过两者之和,可以表示为

1+1>2。一般认为,具有协同作用的毒物同时或者先

后进入人体内时,虽然单独一种毒物的剂量没有达到中

毒致死量,但是也可能引起中毒或者死亡。毒物的剂量

是引起中毒死亡的重要条件之一,任何毒物都只有达到

一定的剂量时才会致人中毒死亡。毒理学上对引起中

毒死亡的最小剂量称为致死量(缩写为ld),由于人体

的个体差异,对毒物的耐受性也就不同,服用同等剂量

的毒物,有的人足以致死,有的人却仅有或没有中毒表

现。所以毒理学上用最小致死量(缩写为ld )、平均致

死量或称为半数致死量(缩写为ld )和最大致死量或

者称为绝对致死量(缩写为ld。 )来分别表示引起5% 、

· 225 ·

50% 、95%的个体中毒死亡的毒物剂量。一般书刊上没

有特别说明的毒物致死量就是平均致死量。但是,毒物

的量并不是影响中毒的惟一因素,是否导致中毒,还与

摄毒者的体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体质等因素有关,

因此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一种毒物在人群中能够

引起人体中毒死亡的剂量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动,群体中

中毒死亡的个体的百分率和毒物剂量之间呈“s”形曲线

关系。该曲线两端近ld1flf1、ld 段平坦而延伸过长,难

于用外插法计算,故习惯上都是取ld。 作为绝对致死

量,ld 作为最小致死量。从上述3种毒物致死量的概

念可以看出,即使是小于ld 的毒物仍可使4%的个体

中毒死亡,同样尚有5% 的个体可以耐受大于ld。 的毒

物而不死亡。所以对于有明确的中毒表现的尸体,当化

验出相应的毒物,而又排除了其他致死的因素时,则即

使所接受的毒物剂量小于致死量也可以做出该毒物中

毒致死的结论。

4.该女口服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和酒酿(含有酒

精)后,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出现昏迷>文秘站:

至死亡,i临床表现及尸体检验所见也符合巴比妥类、氯

丙嗪、安定等安眠药物中毒的表现。经尸体检验及病理

检验可以排除损伤及疾病致死。虽然该女所服的每 种

药物均未达到平均致死量,但是由于有的人即使服用小

于平均致死量乃至最小致死量的药(毒)物仍可导致死

亡,而且该女所服的几种药(食)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故可认为该

女是由于服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加上酒酿中的酒精

的协同作用而发生中毒死亡。注:法庭开庭审理该案

时,采信了法医鉴定结论,判处李某死刑,现已执行。

(收稿:20__ 07—28;修回:20__—05—15)

上一篇:开胸术后大出血再开胸止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 下一篇:论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