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介入网络情绪疏导个案

时间:2022-09-16 04:53:53

社工介入网络情绪疏导个案

接案与案例诊断

据《中国社会科学报》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网络数量超过百万。另有报道称:网络的生存状态是“自由并束缚着”,玩着“透支身体和青春的梦想游戏”,“一年到头都晒不了几天太阳”可能是对网络最真实、最直白的生活状态的描述

本论文的案主小艺(化名)就是这浩浩荡荡网络部队中的一员。社工针对案主遭遇的问题展开个案辅导,希冀帮助案主解决困难,重拾快乐。

通过诊断,社工将案主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四点:

(1)案主苛求完美,非常渴望得到成功,不愿接受网络文学残酷而又复杂的现实;

(2)案主生性敏感,会因为编辑或者读者一句无心之言而失眠好几天,在过度自信和过度自卑两种极端情绪中痛苦煎熬;

(3)案主沉溺且依赖网络,无法脱离网络融入现实生活,与社会脱节;

(4)因为长期写文而落下一身小病小痛,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确定服务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强调“人在情境中”:认为人是生活在特定情境中的,必须要把人的行为和障碍放在他所处的情境中去考察;也同时侧重人际沟通:认为人际沟通影响着案主的社会角色扮演。网络这一角色被案主放大,为了扮演好这一角色,过度的“入戏”严重影响到她正常的饮食起居,导致她无法扮演好现实生活中的其他角色。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还强调个人价值:认为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协助人健康地成长。网络的潜能被案主自己充分挖掘,但除此之外,她还有很多被隐藏或者刻意压抑的能力,她是理工科出生,专业知识强、就业范围广,却被写小说耽搁在旁,她重感情讲义气,却把一腔热情献给小说和读者,冷落忽视身边好友。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同时,社工还将辅以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

(1)对自己有兴趣、自我接纳、自我负责:尽情享受人生,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痛苦,接纳“世事难料”的事实;

(2)对生活的投入;

(3)有弹性:自我开放,接受不同的意见并能灵活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4)有系统地思考:不仅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也要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结果做出理性、客观、系统的思考;

(5)否定乌托邦的存在:“心想”不一定“事成”、“万事”也未必“如意”。

案主强迫自己不间断地写小说直至成名,将自己彻底束缚在网文的茧子里。对于小说的成败,她过度看重,无法理智接受批评与建议,也不愿承认网络文坛的复杂现状,导致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却屡遭失望,生活陷入举步维艰的窘境。

·展开服务计划

本次服务计划的总目标是帮助案主运用自身潜能来改变其极端化、片面化、扭曲化的人生价值观,扩大其现实生活交际圈,从而缓解生理疾病,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助其对网络文学形成一个系统、客观而理性的认知。

在第一阶段中,社工尽可能详细地从多方面了解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尤其是虚拟网络这一情境,通过与案主的交流,初步掌握了她当时的生理和心理情况。

第二阶段的服务的目标是打入案主的虚拟网络交际圈,从案主的负责编辑和作者、读者朋友那里获得更多有关案主的情况,通过三次个案辅导,帮助案主疏导情绪,理智认清一书成名背后的长久努力和艰苦付出。

在第三阶段:社工的目标是打入案主的现实生活交际圈,从案主的父母、身边朋友和男友那里获得更多有关案主的近况,希望他们监督案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将案主带离房间,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

在第三阶段,社工一直与案主保持电话、短信、视频聊天等联系方式,案主的状态正在好转。社工决定邀请案主到自己的城市来旅游,案主也欣然答应。可就在临行前几天,案主突然在网上哭着找社工求助,原来是案主的新书签约遇到了问题,又恰好当天看到读者在网上的留言谩骂,彻底击垮了案主努力想要维持的理智情绪。为此,案主决定改变计划,自己坐长途汽车来到案主身边对案主展开面对面的个案辅导,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情绪疏导之下,案主的失意状态得到有效缓解。

在第四阶段中,鉴于案主的情况有反复,社工决定加强服务,在开导案主要学会用理性情绪调节自己的同时,也帮助增强她对自己的信心,让她放下悲观,学会主动发现凡事的美好一面。在社工坚持不懈的积极干预下,案主的情况渐渐得到好转。

结案、评估与反思

社工动员多方面的资源,使服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今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城市化、小资化、自由化,他们是辉煌的一代,也是拼命的一代,透支身体玩青春游戏,在“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社会里,一个不慎,就会泥足深陷;他们人前璀璨、人后落寞,他们敏感、脆弱,他们需要引导,需要安全感,社工不能助他们功成名就,但社工可以在他们迷途的时候,为他们点亮一盏路灯!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上一篇:奥古斯丁恶的理论辨析 下一篇:对烹饪标准化建设的粗浅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