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非“因地制异”

时间:2022-09-16 03:46:03

成语“因地制宜”表示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宜可行的措施,流传到今,它已成为人们言语交流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常用词语,在我们表情达意、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功能。然而,近年来,在人们的日常应用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种错误的书写形式——“因地制异”却不断蔓延开来,给人们的书面交际带来了诸多不便。

例如,2011年5月,笔者曾有幸参加了一次省内公务员考试的阅卷工作,在“申论”部分谈到“部分地区因地制宜,放开二胎政策”时,许多考生都在论文标题上将“因地制宜”赫然写成“因地制异”。此外,在一些网络语言中,“因地制异”也频频现身,一时之间令人眼花缭乱、难辨真伪。如:

(1)素质教育也要因地制异(苏州新闻网,2008.2.26)

(2)京城灯具市场动真格因地制异各出奇招(新浪网,灯饰视界,2006.6.13)

(3)尚有资源的镇重点是延长产业链条,变资源开发型为资源加工型;无资源(主要是煤矿镇)要因地制异,研究发展接续产业或替代产业。(中国网,《2006年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06.12.11)

(4)因地制异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信息技术论坛,2005.9.16)

(5)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因地制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百度文库,《“三农”问题之我见》,2011.5.27)

其实,成语“因地制宜”原本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简单地说,这句话就是 “建造城墙,建设仓库,根据地形选择合适的作法,怎能依靠上天或运气之类的东西来吓唬相邻的国家呢?”因此,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有效的措施,流传至今,无论是从规范当世、颇具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来看,还是从“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汉语大词典》来看,“因地制宜”都一直保持着这种用法,而且未曾出现任何所谓音同、义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异形词,所以我们只能说,充斥于眼前的这些“因地制异”都是不合规范的误用,是书写讹误的结果。

分析致误的原因,我们又不难看到,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异”、“宜”音近,于是在听音写字的过程中,由于不经意间的偏差便可能会以此代彼;另一方面则很可能与人们对该词的宏观理解和主观判断有关。按照一般的认读习惯,人们往往倾向于将四字成语看作是两两结合的形式,并将其内部关系简单归纳为并列、承接、因果、转折等。就“因地制宜”而言,它无疑是一个因果式的二加二模式,“因地”是“制宜”的基础和根据,“制宜”是“因地”的目的和结果。不过,这种整体判断在引导人们认识词义的同时,也为人们曲解“制宜”的意思埋下了伏笔。因为在对词义的整体认知中,人们对于“因地”之“地”的区别性、差异性是了然于心的,于是在这一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下,加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渗透,他们便误以为“因地”而“制”的乃是彼此各“异”的方法措施。与此同时,受语音的驱使,最终在不明真相却又不求甚解的情况下,一部分人便想当然地将“因地制宜”写成“因地制异”。

总之,为了防止“因地制异”的继续存在,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因地制宜”的内涵,并深刻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异的”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却未必绝对是切实可行的,只有“适宜的”才是我们真正需要且行之有效、弥久不衰的。“因地制宜”所传达的是中华民族务实求真、灵活变通的秉性特征,而不是一味趋新求异的庸俗心理。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研室)

上一篇:让数学思想方法绽放异彩 下一篇:让“主动参与”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