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时间:2022-09-15 11:00:18

针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摘 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下,以往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已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当下的财务管理,所以,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如何选择财务管理目标已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三种财务管理目标,并且提出了一些有助于企业选择财务管理目标的意见,旨在为现代化企业在新的形势下能够做出更好的财务管理目标而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企业价值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确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因此,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确定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三种主要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很多,在这众多的财务管理目标中,以下这三种财务管理目标是各个企业经常选择的。

1.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起源于亚当斯密基于“经济人”假说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主要侧重于以利润这个价值指标来确定商品经济条件下剩余商品的多少。通过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利润达到最大。但往往这种目标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在企业的短期财务决策中一般有效,但是对于长期企业经营行为却并不能达到真正的目标。

1.2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提出,主要基于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因为其承担企业的全部风险,因而有权享受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全部收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股东利益出发,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有效地财务管理可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最终体现为股票价格。

1.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是股东价值、社会价值、顾客价值、员工价值的集合,是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集合。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兼顾了债权人、职工、社会等方面的利益,有助于协调各相关主体的关系,许多企业都将其选择为最佳的财务管理目标。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企业价值义比较抽象,各企业对其的理解和操作多有不同,很难完全实现企业资源最有合理配置的目标。

(1)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处在初步阶段,因而,经过股份制改革后的各大企业还没有完全的形成现代化的股份制公司,也就是说我国企业股份制转变的还不全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各个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不能一味的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过大的强调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对企业基层员工的利益,那么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不利的因素,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多数企业所选择的财务管理目标。然而,事实也证明了企业价值最大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处在转型阶段的各大企业制度的建立,更有利于我国的产权制度。然而各大企业在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要保证企业当中的利益关系人的所得,应符合赢得的利益。

(3)企业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这种财务管理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已经与以往的这种管理目标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仅仅只是强调企业的微观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宏观利益。如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已突破了原有的落后的思想,不仅强调企业的微观利益,同时更加注重企业的宏观利益。

2.企业如何选择财务管理目标

面对多种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又该如何做出选择?本文在这里提出了四点原则,希望能够有助于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2.1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素对财务管理系统内的其他要素及有机构成具有终极导向性。也就是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的设置,应以系统整体最优化为首要原则。因此,财务管理目标不仅应兼顾利益主体各方的利益,达到系统最优化,而且应引导企业财务行为在持续经营期内始终服务于其财务管理目标,避免短期行为的发生。在各种财务管理目标模式中,企业价值最大化基本符合这一特性;而利润最大化具有短期行为,不符合目标终极性;股东财富最大化仅注重股东利益,也不符合系统最优原则。

2.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系统内其他要素的范围及口径一致、协调和有机关联,达到系统最优化目标。具体地说,就是要与企业理财主体空间范围相一致,与企业所处的理财环境相适应,兼顾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够满足这一要求。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却混淆了企业和股东的关系,一个理财主体的财务管理是为了实现另一个理财主体的财富最大化,这从理论上无法解释。财务管理环境对其目标模式有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还未完全地建立起来,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及可行性;而股东财富最大化模式仅适合于上市公司,而且只注重股东利益,对企业其他关系人的利益不够重视,况且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是公司所能完全控制的,把不可控的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显然是不合理的。

2.3操作性

操作性就是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确定的方法是先进可行的,是可以操作的。操作性的关键问题在于计量。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模式操作性较强,但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具有短期行为的倾向;而股东财富最大化模式以股票价格最大化为标准,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相关性和可行性不强; 企业价值最大化模式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企业价值的大小,并且确认成本较高,确认时间、确认范围也受到一定限制。

2.4效率性

效率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置,一定要考虑资金利用的效率,争取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只注重企业理财效果的最大化,而没有考虑企业理财效果与其投入资本的关系,即理财效率的问题。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模式虽以每股股价为标准,但不同股票的每股含量在经济上并不等量,所含有的净资产和市价也不同,即换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相同,限制了每股收益及其股价在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

3.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直接与企业的利益相关。上述提到的三种财务管理目标各有利弊,所以,企业在进行选择时,要以系统系、相关性、操作性和效率性为原则,针对个人企业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企业的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重视,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从而研究出更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方法和措施,为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国泓,张祖士.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与股市波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市脆弱性模型推导及其政策含义[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2).

[2]张璐芳,朱国泓.国企高管薪酬与公司过度投资:理论模型及其经济后果[J].上海经济研究,2014(01).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下一篇:从传统刑法到风险社会中的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