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时间:2022-09-15 10:38:28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大棚蔬菜与露地蔬菜不一样,它有特殊的小气候条件,经常密闭,通风透气差,光照弱,相对湿度大,十分有利于棚栽茄果类、瓜类、草莓等灰霉病,叶霉病、白粉病、霜霉病、线虫病等病害的发生为害。另外蚜虫、白粉虱、地下害虫等也有发生。大棚蔬菜病害的扩展蔓延和流行主要是依靠病菌产生各种孢子通过雨水,气流传播。在蔬菜种植区域早春2~5月份如果出现连续阴雨、低温、高湿天气,十分有利于上述病菌传播和流行。由于大棚蔬菜具有特殊密闭的环境条件,故可采用与露地蔬菜防控病虫害有异的多种方法。

一、大棚蔬菜病虫害种类:

(一)、虫害种类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潜叶蝇、地下害虫等。

(二)、病害种类有:苗床病害(灰霉病、菌核病、猝倒病)、灰霉病、菌核病、疫病、根腐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

二、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一)、虫害防控技术

1、黄色板诱杀:一般用100×20cm黄色板,挂于蔬菜行间,高出植株顶部,可有效的诱杀蚜虫、粉虱、潜叶蝇等。为确保诱杀效果,一般7~10天要重涂一次机油。

2、防虫网应用:4月中旬在蔬菜大棚风口处放置1.2m宽25~30目的防虫网,可减少或阻止外部害虫潜入,从而减少用药,使多种蔬菜更好的达到无公害标准。

3、药剂防治:早春大棚一般五月份以后虫害严重,要根据虫情预报,以及害虫的发生规律抓住害虫的卵期、低龄幼虫期(或若虫期)以及害虫的吸食为害特点等进行必要的药剂防治。例如:

(1)、防治蚜虫:掌握在温室前茬蔬菜收获后,及时处理残株败叶、铲除杂草、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播种前应用大剂量22%敌敌畏烟剂进行熏杀;药剂喷雾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加入0.1%中性洗衣粉进行喷雾.或者用25%的溴氰菊酯2000倍喷雾,0.5%川楝素0.25~0.5克/亩,或10%吡虫啉1000倍喷雾。注意心叶、叶背部分要喷到,确保药液喷到虫体上,防虫药剂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2)、防治白粉虱:温室冬春茬栽植油菜、芹菜、韭菜等耐低温而白粉虱不喜食的蔬菜可降低成本,减少虫源,避免瓜类、豆类、茄果类茬后混栽。在发生初期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与其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混合喷雾1~2次,间隔7~10d喷1次,防治效果好。

(3)、防治红蜘蛛: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或20%螨克1000~1500倍喷雾。

(4)、防治潜叶蝇:10%吡虫啉1000倍或10%灭蝇胺1500倍喷雾。

(5)、防治地下害虫:棚室内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和种蝇等。防治可按亩用40%甲基异柳磷30g,或者用50%辛硫磷35g兑水50kg,顺蔬菜的株、垄浇灌;或者按每亩用50%辛硫磷100~150g拌细土50kg;撒于蔬菜行间,通过浅锄地可将药剂掺拌土层内,此法防治地下害虫效果较好。

(二)、病害防控技术

大棚蔬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病害。要坚持每天早晨尤其棚内湿度大时,进棚仔细抽查植株病情,并注重选用如下防控技术:

1、利用生态防控法防治病害:利用蔬菜与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就可减少和减轻病害的发生。如: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在高于32℃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不发生或发生缓慢,喜温蔬菜适宜的温度是18~28℃,且上午8~12时,完成光合量的70~80%。因此,在生态上可采取上午适当早揭帘,延长光照时间,使棚内温度不高于28℃,湿度不高于80%。午后密棚,短时间内使棚内温度升至33℃,以高温抑制病菌发生,然后再放风排湿。在下午高温下排湿后夜间棚内空气湿度相对较低,可减少结露,防止病菌传播。大棚蔬菜冬春寒冷期间浇水可采取阴雨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不浇明水浇膜下暗水,苗期控制浇水,连阴天控制浇水,低温时控制浇水,能有效地抑制喜高温耐低温病菌的发生和蔓延。

2、利用土壤消毒法防治病害:在蔬菜定植前或播种前,对大棚土壤进行药剂处理,每亩用75公斤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可减轻枯萎病、青枯病的发生为害。每平方米采用25%多菌灵10克拌细土1公斤,撒入土壤或挖翻入土可减轻根肿病的发生与为害。每亩用5%好年冬颗粒剂3~4公斤,全棚撒施复土或施入株穴周围,盖土,浇水可有效地控制黄瓜、番茄根结线虫病。

3、利用粉尘法防治病害:此法省工、省力、省药,药粉分布均匀,常用的药剂有6.3%大救星(万霉灵)粉尘剂,每亩用药量1公斤,早晨或傍晚用喷粉器喷施,每隔7~10天用一次药,连用2~3次,可有效地防治茄果类、瓜类灰霉病、叶霉病、炭疽病等。

4、利用烟雾法防治病虫:用烟雾剂防治大棚蔬菜病虫害是一种新技术,它是通过农药气化后冷凝成烟雾粒或直接把农药分散成烟雾粒防病灭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喷雾、喷粉施药防治的效果。但是使用方法不当,也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使用烟雾剂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以下技术措施:

(1)、严密封闭:在大棚施用烟雾剂防治病虫害前,要检查好棚面,补好漏洞。使棚面封闭严密,越严密防治效果越好。

(2)、用药时间:用烟雾剂的在傍晚盖草帘后点燃为宜。以阴天、雪天傍晚点燃烟雾剂防病灭虫效果最隹。这是因为在日光照射下,植物表层温度均与烟雾颗粒温度相同,烟雾不易沉积而影响药效。

(3)、用药方法:在大棚里摆放相距要均匀。燃放时在大棚内从里到外,按顺序点燃,最后点燃大棚出口的烟雾剂,要用暗火点燃。全部点燃后,人要离开现场,密闭大棚过夜。次日早晨打开大棚全部通风口通风,通风结束后人才能进棚作业。

(4)、使用剂量:要根据大棚空间大小,病虫害发生程度及烟雾剂的有效含量而定。一般情况下,30%百菌清烟雾剂、10%速克灵烟雾剂及22%敌敌畏烟雾剂的一次用量为0.3~0.4克/立方米。病虫害严重或大棚封闭差的可适当增加药量,一般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可收到良好效果。

(5)、安全贮藏:烟雾剂易燃,易吸潮。使用余下的烟雾剂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防火防潮。一旦受潮,不能用火烤,应置于阴凉通风处慢慢风干后下次才能使用。

5、利用淋(灌)根法防治病害:对由土壤,雨水,种子传播的黄枯萎病和细菌性青枯病等,可采用淋(灌)根法。防治黄、枯萎病,可施用40%根腐宁600~800倍液或30%枯萎灵600~800倍液,每株浇150毫升,发病初期施用,每隔7~10天用一次,连续3~4次。防治青枯病可施用77%可杀得1000倍或86.2%钢大师1000倍或80万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每株浇淋150毫升,在未发病或发病初期施用,隔7~10天一次,连浇4~5次。

6、利用高温灌水闷棚杀菌法防治病害:每年7~8月份气温在32摄氏度以上,棚内蔬菜可进行15天左右的休闲灌水,闷棚使棚内室温在50摄氏度以上,这样可有效地杀死土传病害(菌),如立枯病菌、青枯病菌和枯萎病菌等,此法效果好,简便可行,在大棚内蔬菜生产可大力推广。

7、利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棚室灭菌法防治病害:将高锰酸钾加入福尔马林溶液中产生甲醛蒸气,对食用菌接种箱、棚室内进行消毒,具有很好的灭菌效果。薰蒸时,每m3空间用福尔马林10ml装于杯内,迅速加入高锰酸钾颗粒5g,在密闭箱或者棚室内薰蒸4~6小时,消毒灭菌效果好。

在使用高锰酸钾喷雾时应注意:配药时不断搅匀,使药剂颗粒全部溶解,并随配随用,防止久放氧化失效;喷药应选择在上午9时左右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在蔬菜幼苗7叶前喷药5分钟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期用低浓度,成株期用高浓度。

实践证明,选用如上防控技术如果能做到综合利用,可以很有效的控制大棚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上一篇:小乘黑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 下一篇:浅议梨树栽培技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