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功利主义思想的反思与超越

时间:2022-09-15 09:35:18

韩非功利主义思想的反思与超越

【摘 要】韩非的功利主义思想是建立在仁与利对立统一的基础之上,而核心观点便是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有趣的是,立足于对功利的追求,法家最终为什么会走上一条否定个人利益与个体道德的国家道德道路?而这与现代人追求个人至上的功利主义有何区别?个人至上的功利主义认为人是在“苦”与“乐”的支配下行为,快乐即是最大的功利,而社会利益便是社会个体利益的总和,人性即是利己,但这种利己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不排斥道德,只是对道德规范进行重新的解释和正当性评价。而韩非的功利主义思想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人性进行把握,强调社会状态人“趋利避害、好乐恶苦”的人性本质,而在韩非治国思想中,则将这种人性自私自利的本性推演到极致,变成人性极端自利的本性认识。

【关键词】韩非;功利主义;人性;仁;利

一、何为韩非眼中的功利主义

在韩非看来,人性与人情等同,人的爱、憎都是基于功利目的,并且没有超越功利的“天性”。而韩非的局限便在于割裂了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的联系,不承认道德良知对人的影响,将功利单纯的理解为物质利益,将道德快乐排除在功利范围之外。有趣的是,在人性的自然本性论证中,韩非显然是认同道德良知的影响力的,并提出仁者欣然爱人的观点,韩非曰:“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i从引文中的“生心之所不能已,非求其报”可以看出显然韩非是认同道德良知的,与孟子所说恻隐之心有类似之处,甚至韩非还将还将这种仁的本性定义为最高的仁,即上仁。但一旦进入社会实践领域,韩非则抛弃道德良知的影响作用。

仁的丧失与利的沦丧,在韩非看来是由于是由于道的变化所致,上古的历史环境一去不返,基于上古历史环境的仁之本性,也随之消亡。这是韩非唯物历史观的基本观点,而他的历史观似乎可以对其功利主义思想的转变做出说明。但是考察分析韩非的历史观,就会发现韩非的历史结论的推理则刚好是建立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前提之下。韩非曰: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ii

二、韩非的功利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渊源

历史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则来源于人类对利益的追求,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状况,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进而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而当人们对功利的追求与社会发展出现了利益冲突,矛盾爆发,人与人便从合作状态进入到对抗状态。不难理解,这是生在乱世的韩非对于他所处的大时代的思考与反思。人有道德良知的自然本性,但当人处于社会时代的大环境之下,自然本性便会受到社会本性的影响,当矛盾爆发,自然本性受到遮蔽,道德良知被蒙蔽,人与人走向利益的对抗。这既是韩非的功利主义思想逻辑,更是韩非的历史观逻辑,其本质都是韩非功利主义思想的延伸。

既然人性的自然本性战胜不了人性的社会本性,那么在政治社会生活中又如何能达成个人与社会的利益统一?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模式,更是韩非对功利最大化追求的主要载体,在否认人与人基于道德良知合作的前提之下,韩非抛弃对人性的希望,将功利最大化的实现寄托于社会这一主体之中。韩非对个人利益的否定,对社会利益的追求,本质依旧未能逃脱道德良知的影响,他内心深处对道德良知是持肯定态度,只是韩非认为单纯的依靠道德良知无法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只有依靠国家、社会、君主才能协调好社会成员间的利益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只是这种思想逻辑在春秋战国的战乱时期被扭曲,形成了极端的人性自利思想。

三、韩非的功利主义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从微观上讲,一方面,韩非提出“七术”、“六微”的君主御下治吏的权“术”,从政治上讲,术德是君主的阴谋手腕,拨开君主这一主体,若是以国家机关为主体,运用“术”来防范官员的腐败,在保障人权的前提下,采用秘密手段监控官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这种“术”的手段是正当的。比如设立独立的反腐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廉政工作效率,术德都有不容忽视的参考意义。另一方面,韩非认为个体皆是以“自为心”、“自利”,持理性的自私自利的目的举止行为,并将功利等同于物质利益、等同于财富,实际生活中,功利是一个多元概念,人们不仅有物质财富上的功利目的,更有物质财富以外的追求,例如审美、爱情、兴趣、慈善等。不可否认的是,以物质财富为目的的功利追求是现代社会中最普遍的功利追求,更是经济社会的价值原则。而韩非的功利主义思想,为经济领域中个人追求物质财富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了道德上的依据。创造财富也应是受到鼓励的道德行为。从国家的角度看,个体无需承担社会的道德义务,以获得财富最大化为目的合法范围内经营活动可以受到鼓励,鼓励人们积极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方式对财富进行二次分配,以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这样,个体利益与社会正义不仅可以和谐共存,更能互相促进发展。

而从宏观上看,立足于法家功利历史观,韩非强调人性中“仁”与“利”,道德作为人类最原始的行为规范,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价值评判方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诚然道德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但是仁与利的道德本质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韩非的功利主义思想恰好能对如何面对道德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是由传统社会与现实社会两部分构成,因此,人既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又受到传统社会的影响。透过法家的功利主义思想,即便是现代社会,变化的只是仁与利的外在表现形式与行为方式,法家的功利历史观在现代意义上仍有可用空间,历史是有联系的,不再是断裂的。仁的范畴不仅是原始状态下的自然本性,更是社会状态下的自然本性;利的范畴不是人的唯一本性,而是社会状态下需要与仁结合的经验本性,如此,可以使法家功利主义思想的功利标准多元化丰富化。其实,超越原始法家的功利主义思想,实质便是丰富其功利标准,多元化功利标准关键在于仁与利的结合。利无外乎“自利”、“利他”两个方面,人是自私自利的,这点无需置疑,但是人的自私本性并非时时刻刻、由始至终覆盖着人性的本性;受仁的本性的影响,人在很多时候是有追求“公利”的“利他”行为。

不可否认,仁是人在社会状态下的本性之一,对“仁”的追求,也是人对功利追求的一部分。将“仁”的引入“利”,并与“利”相结合,扩大了“利”的内涵。韩非将“利”解释为自利,引申为趋利避害、好逸恶劳,对“利”的理解稍嫌单一化,自利还应包括对仁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比如同情心、公正心、爱与被爱之心、审美心、慈善心等等的自我精神满足,仁与利相结合,功利主义思想内涵便更加丰富,也算是以一种现代方式实现了真善美。

注释:

i 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ii 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武树臣,李力.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析川端康成“雪国”中的虚无之美 下一篇:中国公路交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