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法在数学学习中的尝试

时间:2022-09-15 08:59:49

小先生法在数学学习中的尝试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从6岁的儿子教祖母识字中受到启发,创导了著名的“小先生制”和“即知即传”的好办法。今天的课堂上,通过 “小先生”制的课堂实践,教师教学的工作量“相对减轻”了,能让更多的困难学生基本掌握课堂知识。

现在教的两个班级共有69个孩子,其中6个有多动症,2个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10个左右的所谓后进生。每天都要想照顾好班级内每一个同学,是相对困难的,时间和精力上都达不到。高年级的数学这样的学情实况面临的问题是:一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根本不可能对每位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二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掌握的学习程度差异很大,同一堂课,有的学生掌握快,有的学生掌握很慢,掌握快的孩子会没事干而掌握慢的孩子却浪费时间无从下手。特别是新课改后活跃的孩子越来越活跃,个性也更张扬;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鼓足了劲还是成绩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小先生制”教学方法的运用优势就特别明显。

根据现任班级实际情况中我进行合理划分等级,这个等级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去划分的。因此我就尝试采用“兵带兵,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方法,在全体学生中迅速掀起了“争当做小先生”的热潮。学前,进行“兵带兵”。

一、兵带兵:根据综合能力为班级每个小组配好有能力的小组长,他们可按照老师的要求或者自己根据需要带领组员做好课前预习,对于数学计算方法,概念课,几何实践等知识十分容易达到,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能根据学生已经了解的深度合理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加充分地做到以学定教。班上有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就是“小先生”的人选。“小先生”在老师的指导和组织下,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掌握快的学生有事可做,就不会因为觉得反正什么都会了就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在这些小先生的帮助下,掌握基本知识,不会无从下手浪费时间。在实际操作时还可以再把成绩较好的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安排成同桌,进行一帮一的活动,教师就可以往来于各组之间,于是就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重点辅导。而且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是创造良好心理氛围十分好的方法,帮助别人解决一个难题,找出人家的错误点有时往往比自己做出一道难题要难得多。帮助别人学习不仅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相反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检查能力。而且由于同班同学的平等性,学生之间更容易获得学习和控制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行为、技能技巧,可以分享情感和需要“小先生”制度下的小组合作,可以成为数学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有力措施保障。每一堂课前,教师要制定十分清晰明确的、易于“小先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告诉这些“小先生”,这样,他们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才会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在上《长度比较》一课之前,组长们在老师的安排下了解了学生如何比较生活中物品的长度,汇报后教师就可适度做了教学修改。在《打造课堂的精彩》一章节中有句话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我们的教学中的确十分适合。“以学定教”是现代教学理念之一,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认为任何有效的教学都是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利用。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于学生,而是由学生去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的意义,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编辑,建构自己的理解。

二、兵教兵:在课上和课间教师可以实行“兵教兵”。每个组的小组长是一个“小先生”,小组长教不过来的也可根据需要临时指定合格的“小先生”,也可以让已经掌握的同学去教还没掌握的同学。课堂内“小先生”主要辅导、督促学困生去完成一定量的课堂反馈作业,一道一查,及时去矫正,当堂就可以巩固。对学习困难生也允许先去做费时较少的作业,首先要求学生会做最基本例题,接着完成课堂练习,之后增加一定难度的练习,从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起的成功中可以树立自信、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

三、兵练兵:“兵练兵”是要在小组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每个组员的实际情况,按照当天的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同学都要有明确的职责所在。可采取一对一,二对一的形式,确保练习的质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全身心的投入到小组活动中。也可以把小组活动采用比赛形式引入竞争机制 ,采用记星的方法激发组内“兵练兵”的积极性。以小组作为单位,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小组每次教师给予评定和记星,在一阶段后进行反馈,奖励和鼓励。这点在递等式计算,巧算,口算,单位换算,比大小等方面屡试不爽。

四、兵强兵:“兵强兵”即指每个组员相互监督和相互提高。上面提到的记星制度并不是任何一个组员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都记同样的分数,每组最后一个同学优先交流成果,得最高分,使他们体验到合作学习中的无穷魅力,也可以使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可以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发展合作的精神,然后依次递减。这就于无形中逼着每个组员都在相互监督相互提高。

其实“兵带兵,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渗透并且相互作用的。在一阶段过后,对于学生们各自的表现和得星情况,教师做出适当的改选和调整,让学生有优胜劣汰的意识,更加调节学生的积极性。相信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孩子们各有各的特点。所以我们更要以学定教,让孩子们学到真知学做真人。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下一篇: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