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那些“事儿”

时间:2022-09-15 08:11:04

班级管理的那些“事儿”

【摘要】我记得陈宇老师说:“要做一个好班主任,就必须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不管有多困难都必须坚持。你必须做好这样一个思想准备:你前面刚刚批评过他,就准备着他一出办公室的门就骂你,下次你还要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继续你的教育。你明明知道对他的教育看不到任何效果,还要继续教育他。把这一切都看成是对你耐心的考验,方能修成正果。所有的教育都不可能是无效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不同,有的要在很远的未来才能体现,而那时,你甚至根本不知道他在哪里了。如果你做不到,你就永远不能成为优秀的班主任。”这点也是我几年工作里,深刻的体会到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是一门学无止境的学问,下面我就谈谈这些年来积累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习惯

一、规范化管理

班主任工作就是管人,与公司管理是一样的道理。公司都有管理制度,那班级管理同样的可以借鉴。要使班级达到规范化管理最好的方法是制定规范化的班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但制定的班规要合理、规范、符合实际,制定的同时要征求学生的意见,经学生讨论,学生所提的意见我们要采纳进去。大家可能会忽略学生讨论的过程,其实,学生讨论后,对老师提供的管理制度不会作多大的改动,但经他们讨论认可的东西,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一些。否则,学生可能在潜意识中,认为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排斥(或者有些人称之为班级公约)。在实施班规的过程中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分管落实到每一位班干部的身上,班主任只需认真落实班干部有没有起到监督作用。班规量化,要细。规定了每一项的分数,每周要自评一次、小组评定一次,一周一公布,一月一总结,让学生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且能制度落实到位,随时查漏补缺,提高竞争意识,推动学生进步。

二、团队管理理念

团队管理的首要任务把班级学习分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管理。每小组以6-8人为一团队,每团队设组长一名和各科的学科长,各个团队轮流管理班级,负责班级的各项工作。旨在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其中组长和学科长的培训是关键,组长是班级团队管理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总的来说,组长和学科长的工作就三方面:学习、监管、报告。可通过组长就职演说,制定组长工作计划,定期报告总结等方法树立组长威信,强化团队意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引入团队理念,形成了很好的竞争氛围,班级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相互协作的意识,增进了友谊,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三、习惯的培养

约·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举足轻重。因而,在过去的工作里,我坚持在卫生习惯、纪律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四个方面苦下功夫。曾经有人说过只管纪律不管学习或者只管学习不管纪律的班主任,都不是优秀班主任,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纪律习惯和学习习惯。我只从这两方面谈谈做法。

纪律习惯。纪律是学习的保证。为了保障班级纪律,我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严”。制定严格的班规,组建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实行班级值周班长和值日班干进行日常班级量化管理。同时培养强有力的班委成员,明细分工,使得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坚决杜绝“打小报告”或者小团体主义。这样,以周、月、学期为单位形成系统的德育量化细则。

二是“勤”。建班之初勤下班,运作正常之后突击下班。建班的前三个月可能是我们最辛苦的日子。那时候,我坚持起得比学生早、睡得比学生晚,一有时间就去班里溜达,甚至为了发现问题不惜周末在教室里备课。如果这三个月能将班风和学风树立起来,后期班级工作会事半功倍。

三是“细”。注重细节工作,所谓细化工作就是将纪律细致到位,落到实处,比如仪容仪表、手机、门窗、请假等都有流程规范、一锤定音,不跟学生妥协。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再者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我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每天作息学习时间表: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班主任要让学生的每一天学习生活都过得有规律、充实、有序,时时培养和巩固好习惯,在真实的生活中打造优良班风。于是我要求班里每个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要求细化到几点起床,几点到班,几点学习什么科目,晚修的科目时间安排等。定期检查落实,就算不天天能做到,一周有三四天做到也就成功了。

二是制定帮扶关系:往往一个班里成绩优秀者会比较孤立、自私,不愿意和其他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中等生随大流混日子;学困生自暴自弃,整个班级像一盘散沙,不可能实现整体推进。两极分化严重是学风不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充分发挥成绩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是关键。可通过小组合作、师徒结对、学生百家讲坛、学生上课等形式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

三是制定完善的作业、练习、测试检查制度-学习积分制。

(1)练习检查积分:作业分周抽查或月例行检查。作业检查在量化积分中分为A,B,C,D四档。量化积分为:A档积4分,B档积3分,C档积2分,D档积1分,未见作业的积-1分。A档(80分以上)为优秀B档(70分以上)为良好C档(60分以上)为合格D档(低于60分)为不合格。

(2)作业积分:作业评价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尝试着对学生评价进行改革,在班级中开展了“作业积分”的实验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惊人的效果。首先,确立“积分”细则,完善评价制度。再次,明确积分的奖惩方法。最后,作好周总结、月总结等。

(3)测试积分:周测为周检查制。周测在量化积分中分为A,B,C,D四档。量化积分为:A档积5分,B档积4分,C档积3分,D档积2分,未见周测的积-1测试得分以老师批改给等级,前15名为A档,15-30名为B档,30-45名为C档,45名以后为D档。

每个学生在开学初都有一个基本积分,完成一个学期各门学科的练习、作业、测试,将拿到这些积分。如果不能完成,每次都将被扣去一定的积分。学习积分为我们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提供了依据,总分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上一篇:创业企业:转型定乾坤 下一篇:陈大瑞追求美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