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了的电影特效

时间:2022-09-15 07:13:23

震惊了的电影特效

好莱坞的特效大片想必淀粉们一定都非常爱看,什么《钢铁侠》《变形金刚》《星际迷航》《环太平洋》,那个视觉效果,简直震撼到爆!可是你知道那些壮观的电影特效镜头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其实,电影中的特效和计算机技术息息相关,本期,我们就来说一说电影特效吧!

要知道,电影之所以那么吸引人,就是因为它能帮助人们实现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电影中,特别是科幻电影中有很多虚拟的人物、怪兽和建筑物,我们需要用特效把他们制作出来。另外,电影特效还可以避免让演员处于危险的境地,还能减少电影的制作成本。

如今,电影特效技术越来越成熟,能够制作出风雨雷电、房屋倒塌、火山爆发、海啸、山崩地裂等用实际拍摄无法完成的效果,这些镜头看起来栩栩如生、扣人心弦。

特效的神奇力量

电影特效绝对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不管你是怪物还是外星人,不管你要上刀山还是下火海,电影特效都能让你如愿以偿。不信,淀粉们就对比一下那些真实的拍摄现场和最后的成片效果吧。

好吧,这么一对比,原来“高大上”的科幻大片立马变得土鳖了很多,哈哈,不过这也正好说明了电影特效的伟大之处。

那一抹鲜亮的绿色

淀粉们可能会发现,特效电影中很多背景都用绿幕布或者蓝幕布遮着,这是为什么捏?其实,这是为了让后期扣掉背景能够更容易,就跟我们PS时处理一整块同样颜色的画面更容易是一个道理的。现在好莱坞有些电影,已经实现了全部在绿幕前拍摄,完全不用真实的背景。具体用绿幕还是蓝幕并无本质区别,以前多用蓝色,现在多用绿色。

特效电影的拍摄过程

好了,简单了解了特效电影的神奇之处,我们来看看特效电影的拍摄过程是怎样的。

电影特效制作大概需要以下几步:

首先,特效小组要先从分析剧本做起,通读剧本,从中寻找需要制作特效的文字内容加以整理,并和导演沟通达成共识,定下准确的特效剧情内容。

使用三维软件将特效内容用动画预演的方式制作出来,这个工序需要十分严谨,因为对于时间的估算和镜头的构图对后续的片子起着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分析预演镜头中需要前期拍摄配合的具体内容,比如绿布背景的搭建方式、演员走位和相机运动的具体调动等,将这些方案总结出来,提供给剧组的执行导演执行具体的拍摄方案。

特效小组到剧组与导演和摄像沟通,并亲自安排指导拍摄具体内容,尽可能将前期计划的工作付诸实际,前期拍摄考虑的越周全,后期制作会越方便。

最后,就是将前期拍摄采集的素材转到后期来具体制作,包括三维动画添加、渲染、抠像、拍摄图像与CG图像的合成等相关的制作。

这里说的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流程,真正的拍摄过程远比这个复杂得多。电影的特效部分并不是由剧组的工作人员完成,而是要聘请非常专业的特效公司来制作,在好莱坞,著名的特效公司有工业光魔、数字领域、维塔数字、索尼图形图像运作公司等。所以,电影特效是一个需要多方互相配合的浩大工程。

模型,变变变

在电影特效中,模型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这里说的模型包括实物模型和计算机模型。其实,早期的特效电影中,CG技术并没有那么发达,很多特效都是用实物模型来拍摄的。

不知道淀粉们有没有看过《星球大战》(没看过的话快找来看看吧),这可是上个世纪70年代拍摄的经典之作。影片中所有的星河战舰都是用缩小比例的模型,搭配上背景,用钢丝等牵动拍摄;绝地武士的激光剑效果则是用缠着感光纸的木剑拍摄,最后在底片上把这部分高曝光做出来的;外星人就更不用说了,个个都是演员戴着制作好的模型头套。这些方法虽然土了点,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却极富创造力。

现在,特效公司在制作的时候往往要同时做出数字模型和实物模型,实物模型既可以作为拍摄的道具,又可以作为重要道具或者虚拟角色数字建模的提示和参考,甚至可以直接扫描获得数字模型。

不过,有了数字模型还只是第一步,因为模型是静态的,而只有让这些模型动起来才能算是电影。要想让数字模型动起来,成为活灵活现的东西,特效师们首先需要将模型的各个部分装配起来。装配需要的技术极为复杂,要求装配师深刻理解运动的物理过程及运动各部分间的相互影响。比如动物身体的装配需要处理骨骼的层级关系、肌肉、皮肤的相互影响。骨骼装配完成后由动画师进行测试,必要时需要反复修改并添加新的控件来得到更好的效果。如果装配不得当,就会觉得动作不协调,影响最后的视觉效果。

惊呆了的动作捕捉技术

好了,现在让我们来回答最开始提出的问题:演员身上的小圆球和荧光点是什么东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讲讲Motion capture(动作捕捉技术)。

其实,那些小球球是传说中的传感器,它的作用是形成特定磁场,把演员的动作转换成数据传输给接收器,再由接收器将数据转换后传输给电脑。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这些可爱的小球球都是在演员的关节处或躯干的关键部位。只有这样,接收器才能准确地接收到演员的动作数据。

当然,除了上面说的电磁式传感器,还有光学式的,但同样离不开那些小球球,区别就在于它是发光还是发波。

要知道,这个动作捕捉技术的诞生可是帮了电影特效师的大忙了。说到这里,我们非常有必要八卦一下这项技术的由来。

2006年以前的特效电影,虚拟人物和怪兽的动作基本都是靠动画制作,比如《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是由ILM(工业光魔)的手工动画和Stan Winston Studio的物理模型结合而成,动作效果则是动画师一帧一帧地画出来的;《哈利・波特》里的各种生物,包括家养小精灵多比和克利切,均是由各家公司通过手工动画制作。

在《加勒比海盗》第一部时,特效总监John Knoll和动画总监Hal Hickle觉得用动画技术凭空制作实在是耗时又耗力,他们就尝试运用动作捕捉技术来拍摄,但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数据匹配不过关,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在演员身上做动画修改的方案。

但是到了《加勒比海盗2》的时候,章鱼脸Davy Jones这个角色让人非常棘手,细微的面部表情再加上复杂的章鱼触须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加勒比海盗》系列涉及到的CG角色众多,造型复杂。这样的情况使手工动画制作难以完成。所以,这逼着LIM研发出一套好用的动作捕捉技术来完成拍摄。而结果是,他们大获成功!

LIM的动作捕捉iMoCap使用的捕捉服是半紧身材料,穿着舒服,而且中灰色的布料可直接提供明度参考,在后期中也很容易被擦除。衣服上以反光球作为标记,还可以任意增加数量扩充捕捉精度。LIM改进了动作识别和动作处理软件,使得看似随意的标记可以被精确识别,最重要的是该动作捕捉系统可以使用任意型号的两台高清摄像机,分别放置于主摄影机两边拍摄动作参考,然后送回工作室进行分析,在片场无需携带其他复杂的专用动作捕捉设备。这是一个非常精巧的系统,堪称动作捕捉技术研发成果的典范。

《加勒比海盗2》之后,这项动作捕捉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在《钢铁侠》系列、《第九区》等一系列特效电影中都得到了应用。

但是,iMoCap并没有解决演员表情捕捉的问题。

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虚拟角色的面部表情拍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到《阿凡达》的成功拍摄。

神器出没

对于动作捕捉技术,尤其是面部捕捉,大导演卡梅隆其实在1995年就已经想好了解决方案―头戴式表情捕捉系统:一个头盔,前置一个广角摄像头,在演员的面部点上动作捕捉点(使用绿色墨点,方便识别),拍下演员的所有表情变化,同时也不影响身体动作的捕捉。事实上,他最终也是这样做的。之后拍摄的《猩球崛起》将这一技术进行了完善,完成了非常细致的猩猩表情的制作。

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有了CG特效,就不再需要演员们来演戏了哦,相反,这种特效电影让演员们可以扮演更多的角色,也更考验他们的演技。

作为技术达人的淀粉,想必你一定非常想知道特效师们都是用什么软件来制作特效的。嘿嘿,特效师们常用的特效软件有Houdini、Illusion、Inferno系统、AE、MAYA、3DMAX等,它们一般都有动画生成、抠像、渲染、合成等强大功能。

一般来说,特效软件在前期肩负着生成数字模型,然后用模型进行预演的任务,这样可以让导演更好地指导拍摄;在后期,当所有的拍摄素材都整理好之后,特效师用特效软件将拍摄录像进行表演捕捉,并生成动画,同时进行补光、抠图、渲染等等操作,最后合成成片。

咦,这里提到了一个很专业的名词―渲染,这可不是写作文时的场景描写哦。

在电脑绘图中,渲染(render)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在三维软件(MAX、MAYA、C4D、Houdini等)环境下的三维模型渲染,计算机在制作包括.3d、.dwg这样的格式文件的时候,记录的都是顶点信息,它们并没有成为实际的像素,脱离这样的软件运行环境就无法浏览,需要用渲染将它们整合成像素信息。二是指后期合成中的图像生成。在后期合成中,很多处理比如添加了遮罩、增亮、减淡、抠绿等操作,原片实际上没有真正改变,为了把你的处理结果反映到原片,所以需要渲染。

其实,这些软件的操作并不是非常难,但是制作的过程却是一个非常精细和耗时的过程,一个特效镜头往往需要好几个特效师花上好几个小时来完成,而一部特效大片少则有上百个,多则有上千个特效镜头呢。

就拿《僵尸世界大战》中一大堆僵尸扑面而来的镜头来说,需要3个模型师做出至少10种不同的3D人物模型,然后由1位骨骼设定师做蒙皮和骨骼绑定,再由2~6位动画师做出这10个3D人物的动画。这些动画包括奔跑、攀爬、跳跃等各一套。最后由一位熟悉动画插件Alice的特效师把做好动画的3D人物模型根据镜头构图驱动起来,让它们按照导演的意图做出各种动作。最后,由灯光渲染师渲染,再由合成师完成最终的画面合成。零零总总算下来,这些群体僵尸的镜头要经过大概15人的制作。

这也是为什么特效大片的投入总是那么惊人的一个重要原因了,技术宅的人工成本费很高的有木有?当然,如果电影拍得够好,收入也是大大的。

好了,关于电影的特效制作就为淀粉们介绍到这里了。大家是不是觉得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电影知识呢?其实,这个话题用一整本“少电”都讲不完,如果大家觉得意犹未尽,可以点击光盘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扩展阅读哦。科技改变生活,“少电”启迪智慧!我们下期再见~

上一篇:挑战麒麟, 六道轮回的试炼! 下一篇:狡猾的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