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素养的思考

时间:2022-09-15 06:57:28

对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素养的思考

【摘要】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石。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可以使学生们从小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以此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学生文化道德素养,不断进步。

【关键词】国学;小学生;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大潮的不断冲击下,有些小学生比较早地染上了沉迷网络游戏,精神不振等不良习气,厌学的情况十分严重。学生如果没有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容易作出错误的事情来。从小教育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熏陶学生的气质,提高整体涵养。

一、现代小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快餐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现代社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人有很多,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影响到校园使得漫画或者武侠奇幻等小说在学生中不断传阅形成了“快餐文化”,学生们对那些经典的小说动漫都很了解,成为学生之间交流的最主要话题。这些小说动漫之所以如此的吸引小学生是因为这些书里面的故事情节搞笑、有趣而又曲折离奇,很新潮。并且看这些小说漫画也不用怎么费脑。这种“快餐文化”是现在中小学生阅读的主流书,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不然学生的正常学习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学生的成绩变差,整体素养的提高也是弊大于利。

2.文化瑰宝的缺席与遗忘

现在的学生们很多对篡改的古诗顺口溜可以倒背如流,但是真正对古诗词的了解却不多。能吟诵几首或者对诗中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的却很少。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不能被遗忘,尤其在各国文化的冲击下,我们更要注重国学的学习,弘扬民族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

3.国学经典的确定与突围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或者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影响,很多学生除了学校的课本,很少有其他的课外读物。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分析了各种情况后,学校可以确定一些国学经典为突破口,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厚积薄发,需要对学习国学经典进行足够的重视。

二、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成功的人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依靠的是情商,学生要成为有用之才需要有高尚的情操。学习国学经典是培养道德品质非常好的一个方法,会使学生思想以及行为习惯发生变化,变得文明懂礼貌,同时也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想法。国学经典促进了对小学生德行的积极教化。产生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2.有利于快速明显的增加识字量

学生如果在小学低年级学习和诵读《三字经》、《千字文》以及《百家姓》等经典,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识字量快速的增加了。三年级学生用一个学期就可以学会《千字文》,也就是认识1000左右的汉字,学习和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就可以轻松地掌握3000多汉字,这个程度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识字水平差不多。

3.有利于显著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小学是孩子们记忆的黄金时期,很多人小时候记的东西一生都记得,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记东西时,很多记过就忘记了。所以小学时期的记忆如果有效开发会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国学经典的诵读和学习是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对学生们的语文素养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当学生随年龄增长对这些国学经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从中学到的道理会帮助他们一生。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一些很多大人都不能通顺读下来的文章,小学生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熟练朗读甚至背诵。有的学生随着记忆力的不断提高,信心增长,会对背诵产生兴趣而去学习更多的国学经典。

4.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随着外来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等对孩子们出现越来越大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很欠缺。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增强。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国学经典学习和诵读给小学生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语文方面听说读写能力都会有快速的进步,小学生在对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对国学经典的浓厚兴趣也会很大程度地激发他们不断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变得认真了,在各种活动中,小学生的词汇变得丰富,思路得到拓展,视野变得开阔,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之前不喜欢写作文的很多学生,可以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写作能力提高,增加自信,下笔轻松。

三、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方法

1.熟读背诵,加强语言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是很重要的,培养语感是语言训练的重点,而学生好的语感应该从诵读中培养。学生通过熟读和背诵能够大量的积累和强化语言。教师要引导教育学生多读书,背诵和学习些国学经典,使学生加强自己读书的意识,积累语言,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2.进行丰富的国学经典阅读活动

虽然现在小学生的视野都比较开阔,但是真正能够安静下来认真进行阅读的却很少,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由于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很多学生并不喜欢阅读课外读物。而小学教育阶段又正好是锻炼培养小学生增加阅读兴趣的重要时期,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进行大量的阅读来使得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所以学校为学生营造一个非常好的读书环境就成为非常必要的事情。阅读国学经典是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增加文学修养,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给自己树立正确积极的阅读教学观,正确指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课外的阅读结合起来,进而通过自己丰富的国学经典阅读实现小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里面张贴部分好的学生国学相关书法作品,也可以开展“每周一诗”板块定期更换让学生学习古代诗词,或者举行古诗文的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环境,让学生受到国学文化的感染熏陶。

4.培养学校经典诗文诵读管理员

教师要培养组织好班里的国学经典诵读管理。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读书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找到他们的优点给学生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带动学习国学经典,使得学生对学习国学文化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5.完善国学经典学习的激励机制

(1)建立“星级”评价机制

正确的对小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增加自信心。教师在对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情况进行统计评价的时候可以采用“星级”评价机制来对学生学习的表现进行评价。学习状况越好的学生所得到的星星越多,最多为5颗星。

(2)进行多元化非正式评价

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观察和交流等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并对情况做一个简单记录,有一定的评语。

(3)展示性评价

注重小学生在之前学习基础上的进步,把学习的成果全面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家人和学校同学面前展示,得到大家的激励。

6.学习国学经典要有时间保障

学习国学经典最好能够使小学生在对内容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诵读。不要让学生有心里压力觉得很累,要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每天的早读时间也是小学生学习诵读国学经典的黄金时间。每个学生每天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学习诵读任务,教师要安排检查,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当天任务,掌握快的学生可以往下继续学习。既能考虑到部分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带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先带领着学生朗读几遍,给学生讲解下大概的意思,最好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以更好的提高学习和背诵的效率。

四、小结

国学经典离我们本身并不遥远,学习好国学经典可以为孩子的一生打造一个好的基础。让小学生积极学习国学经典一定能够让书香飘满整个校园,从各方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精神上的激励和启示,让学生受益终身。国学经典教育在课堂内外贯穿小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人生的很多道理,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国学经典学习就是这样“润物无声”的提高了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杨易梅.小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 周凤梅.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价值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3] 刘丹.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 胡方.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1.

[5] 王天凤.用“国学经典”替代“快餐文化”[J].教学与管理, 2007(16).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下一篇:古诗教学中的“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