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的武术世界

时间:2022-09-15 06:37:46

至圣先师的武术世界

中国文学中从来不乏对书生形象的描摹,他们大多都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刻画的饱尝世情冷暖的清苦之士,或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些书生难脱丈弱之气。这类文学形象深入人心的同时,对于千古儒生共尊的至圣孔子,人们对其想象依然不甚了了,甚至想当然地误以为他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

民国时期,世风衰败。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为唤醒国人麻木孱弱的神经,成就了一部极具文化眼光的力作,《中华之武士道》。在此书中粱任公将孔子习武之能事公布于天下,并称孔子为“中华民族史上第一的武士”。将孔子冠以武士的称谓,这在学术史上犹如晴天霹雳。技艺:身通六艺的夫子

孔子习武,确实有据可查。

孔子是殷商贵族的后裔,其父亲叔粱纥,就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叔梁纥骁勇善战,以军功升为陬邑大夫。其身高九尺有余,臂大腰圆,十分魁梧。当年逼阳之战,鲁军刚进去一半,悬门突然掉下,此时叔梁纥反应神速,晃双臂力擎悬门,直到鲁军完全通过,才放下悬门。叔梁纥此一战功,震惊各个诸侯国。孔子也遗传了父亲的良好体质,身高九尺六寸,相当于今天1.9米以上在其时代就被称为“长人”。

《吕氏春秋·慎大》中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句知孔子虽无意以勇力成名,却也像父亲一样膂力过人。除此之外,孔子身长力大,却有十分敏捷的身手。《淮南子》中描述孔子:“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足蹑效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事亦鲜矣”。展示给世人,孔子能文会武,且不恃武凌人的事实。

孔子精通“六艺”之学,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项。这六项实际上也是贵族教育的主要内容。之所以习射于学宫,驰驱于郊野,除了礼节的需要之外,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为了战事训练。御、射即驾马车和射箭,是当时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军事技术。孔子善射,《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今山东曲阜孔庙西侧),盖观者如堵墙”,由此可见其射艺之精。至于孔子的“御”艺,可能更优于射。《论语·子罕》记载了一则事例: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日:“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孔子听别人说道他博学而没有成名之事,就和弟子们谈到,那一项技艺自己最为擅长。在射、御之中,孔子经过权衡而选定“执御”,其中固然有孔予谦德的体现,不过也可以看到孔子对其驾驭战车的本领,也应该是相,当自信,不仅自身文武兼备,作为“万世之表”的孔子,还将这些武艺传授给学生。古代庠、序、学、校、都是被人用来习射演武的,孔子所开唐的“私学”,就囊括此类内容。《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还有“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於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於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学之於孔子。’”可见包括冉有在内的,孔门七十二贤人,对于射、御。乃至军事都十分精通。

精神:勇敢坚毅的君子

孔子注重对门人弟子武艺的培养,但更注重通过武艺对人精神层面的提升。勇气、恒心、毅力,不怕挫折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在孔子颠沛流离的一生中,有极其传神的体现。孔子十分注重“勇”的品质,他认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以知、仁、勇为“天下之达德也”,如果缺少一种品质就不能算一位君子。孔子还认为“见义不为”,是“无勇也”;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战阵无勇”是“非孝也”;作为“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是这样认为的,同时夫子也如此身体力行。《左传》《史记》都记载了齐鲁“夹谷之会”。鲁定公十年。鲁国和齐国议和,并确定在夏季会于夹谷,鲁君由孔子陪同前往。齐大夫对齐景公说:“孔丘这个人虽然懂得礼法,但不够勇武,如果让我们菜地的士兵武力劫持鲁侯,就一定能够控制鲁国。”齐景公欣然同意。与此同时的鲁国,孔子也建议鲁定公提前做好以物理应付不测的准备,鲁定公也采纳了孔子的建议。

在夹谷之会上,果然不出孔子所料,就在齐国士兵准备劫持鲁定公的时候,孔子挺身而出,仗剑杀死两个企图加害鲁定公的士兵,并以身相护鲁定公。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又是孔子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两国之君相会,本来是要建立友好关系,而今却动用武力,背弃礼法,君王肯定不能这样做。”齐景公听后自知理亏,连忙下令撤兵。两国即将举行盟誓之时。齐国在盟书上加上了新的“条款”:“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就按此盟誓惩罚”。孔子针锋相对,也在盟约之上附加:“如果齐国不返还鲁国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鲁国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照盟约惩罚”。就这样鲁国不费一兵一卒,得回了包括郓、讓、龟阴在内的汶阳之田。

坡在《留侯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持者甚大,而志甚远也”。而梁启超先生说得更加透彻明白:“夫武士道,非臂力之谓也,心力之谓也”。孔子仓猝之间奋救国难,订盟之际力争国权,表现出临大难而不惧,所凭借的不单是文人之智和武士之勇,更是圣人之勇。

处于战乱频繁的春秋时代,孔子深知文武兼备的重要性。夫子强调:“有文事必有武备,有武备必有文事”。在充分认识到“有武而无文则蛮,有文而无武则弱”的基础上,强调文武双修而不能偏废;“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好勇疾贫,乱也”;“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身体上的虚弱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强健的体魄可以给人勇气和精神的力量。习练与教授武艺,使孔子拥有坚强的精神和体魄,这才成就了孔子五十五岁开始周游列国的伟大壮举。孔子若是手无缚鸡之力,又如何能坐着木轮车走在崎岖坑洼的山路上。更不用说像春秋战国那混乱的年代,游说于列国之间十四年,期间饱受颠沛流离、席不暇暖,甚至还经受断粮遇困、险些丧命的情况。即便如此,孔子依然乐观向上,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来比喻自己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牺牲,这是怎样一种气魄!难怪梁启超发出“天下之大勇孰有过于孔子”的感慨!

思想:宣扬和平的使者

大智大勇的圣人孔子,却留给我们一个疑问。在战乱频繁的时代,习武是贵族必须接受的教育。当时武士的社会地位也是比较高的,精于武艺的孔子却“不肯以力相问”,这又是为什么?

这主要与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关。孔子所在的春秋战国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期,礼崩乐坏。上自天子,下至黎民,奔走纷纭,不遑启处,当真是乱世迹象。孔子目睹百姓深受战乱疾苦,深刻认识到穷兵黩武所造成的危害。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曾经谈到理想社会应当是“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孔子的难能可贵之处,正在其要把这一理想付诸实施。五十五岁开始,孔子带领诸弟子周游列国来宣扬其“仁政礼治”,实现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抱负。

生于乱世的孔子也知道,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孔子情调治理邦国,应力求做到“民信”“足食”“足兵”。这三面虽然都十分重要,但是孔子是反对战争的理念尤为突出。《论语·季氏》中记载,孔子曾经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的学生冉求和子路,认为他们没有尽职,不能劝阻季氏讨伐颛臾的举动。孔子语重心长地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优,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因而孔子对“武”始终有着一种审慎的态度,《论语·述而》中说“子之所慎:斋、战、疾”。孔子反对有勇无谋鲁莽行事,曾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不愿与这样的人为伍。孔子反对不义的战争,卫灵公曾问阵法于孔子,得到的回答是:“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孔子艺高勇敢却反战,力大无比却不以力相问。这种体现在二千余年前孔子身上的“矛盾”,映衬出孔子文武兼备的卓有品质。正因为孔子做人以“武”为骨,所倡导的“文”才充满光明磊落,积极进取,充溢着正义的力量。也正是这种文武兼备的圣人之才,使其对中华文化的体认高远超迈,所以能既往学、开来世,福佑中华润泽民族数千年之久!

上一篇:韦伯和他的猫 下一篇:当爹妈的好处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