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和他的猫

时间:2022-05-04 04:40:26

许多喜欢音樂的人或许都有种感觉,似乎流行音樂和严肃音樂之间总是隔着一道鸿沟,在格调和普及性两方面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不是太过通俗就是曲高和寡。古典音樂曲目的轻音樂改编版虽然反响还不错,但终究也不是新创作的东西。

那么,到底还有没有什么古典音樂形式的新作品,在今天还有着如同流行音樂一样的旺盛的生命力呢?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Andrew LloydWebber)的音樂剧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例子。对于那些不屑于大众化的通俗流行樂,又难以接受先锋前卫的现代音樂,也听腻了一遍又一遍被重复演奏的传统古典音樂曲目的爱樂者,聆听韦伯的音樂剧,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美国百老汇的音樂剧,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然而正是韦伯的作品使这种日趋黯淡的传统艺术形式得以起死回生。据说,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在任何一天里,全球的某个地方都一定会有韦伯的音樂剧在上演。

韦伯的音樂剧如此卖座,成功地做到了普及和雅俗共赏,原因何在呢?

我们从韦伯的作品中总能体会到一种特立独行的创新精神,一种不拘于传统的高度开放性的创作思维,这是他的作品得以长盛不衰,充满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从他的求学和创作经历中处处可见——16岁就获得牛津大学奖学金的韦伯,只上了一个学期竟然因为觉得没收获而退学了。他的早期作品,把耶稣比作摇滚巨星的《耶稣基督万世巨星》可谓惊世骇俗和大胆,引发了不少抗议,但也因此而出了名。他给自己的戏剧公司起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叫“真正好”公司。尽管出生于音樂世家,自幼接受的是严肃的古典音樂教育,韦伯对于流行音樂的元素却也从不排斥,并且能够与他的创作融洽地结合起来。

韦伯的《猫》1981年在伦敦西区的新伦敦剧院首次公演,在纽约百老汇冬园花园剧院的第一次公演则是在1982年。1997年,《猫》以6138场演出的业绩成为了百老汇公演最久的音樂剧。截至1995年,《猫》在全世界的总收入超过20亿美元。这个记录,直到2006年才被打破。然而打破这个记录的,也是一部音樂剧,而且也还是出自韦伯的手笔,那就是《歌剧魅影》。《猫》在百老汇的演出最后于2000年结束,2002年5月11日,也就是它的二十一岁生日时,在伦敦也落下了帷幕。总计在纽约演出了7485场,在伦敦演出了8949场。这样的规模和影响,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加上名气稍逊于《歌剧魅影》和《猫》的另一部作品《歌与舞》,迄今为止,韦伯是唯一有三部作品同时在伦敦西区及百老汇上演的音樂剧作曲家。韦伯因此被誉为是“当代音樂剧之父”,并且还因为他的成就而被受封为了爵士。

这之后,《猫》也从未离开过舞台,而是改为在全世界进行巡演。所到之处,总是场场爆满,其受欢迎程度,完全不逊色于流行巨星们的演唱会。

自从2003年起,原版的《猫》在中国有过三次巡演了,而从今年的8月起,到2013年2月,在上海、广州、北京、重庆,中文版《猫》的巡演将要开始上演了,这是《猫》在全球巡演的第15个语言版本。

以往的音樂剧创作,通常都是词作者将词填入写就的音樂。而在创作《猫》的时候,韦伯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进行了一种新的探索性的尝试——为现成的诗行配上音樂。《猫》改编自英国现代派大诗人艾略特(Thomas Sterns Eliot)的长篇童话诗《老负鼠讲述世上的猫》。这首诗的特点是,其诗句本身就极具韵律性,韵律常常突兀奇特,有着自成一派的节奏感,因而非常适宜用作歌词。

《猫》的内容是将猫拟人化,用猫的形象来展示人类社会的百态。剧情上,并非连贯的叙事,而是如同诗一般,以片段方式进行呈现。在韦伯的几部音樂剧中,《猫》中的舞蹈成分是最多的。对演员肢体语言的运用,和歌喉一样重要,被称作是“英国第一出舞蹈音樂剧”。《猫》的舞台的视觉效果十分迷幻,引人入胜。基本视觉形象是一个“猫的游樂场”。这个场子里摆设的,都是日常生活的真实物件,但这些常见的东西却能够构建出一个不寻常的幻想的世界。最有意思的是在于细节上,布景会依照演出当地的环境来设计,到每个细节都细致入微,例如当年在北京上演的时候,剧中汽车的车牌就是北京的车牌,在上海就是上海的车牌。

不过,这次中文版的本土化改造,可就远远不止这种道具的细节了,连参加演出的“猫”也全都换成了“本地猫”一一由中国本地的演员来扮演。虽然品种不同,要求却并无两样,从神韵到外貌,每一只“猫”都要保持最大程度的贴近原版。

在国外,《猫》被称作是音樂剧和流行樂的“造星工厂”,“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就是因为《猫》而开始走红,被誉为音樂剧天后的伊莲·佩姬也是通过《猫》首演时演唱剧中著名的《回忆》一曲而一夜成名的。谁又知道中国的莎拉·布莱曼和伊莲·佩姬会不会从中文版的《猫》中诞生呢?

上一篇:脾气不好或是病 下一篇:至圣先师的武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