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感性与理性”导写

时间:2022-09-15 05:11:19

材料作文“感性与理性”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张岱)

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柏拉图)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一文题,就考点而言,主要是甄别学生的分析与思辨能力。作为新材料作文,所供材料不再是叙述性材料,而是当下流行的、矛盾对举的“名言杂烩”。材料第一句话出自中国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这也是张岱本人特别欣赏特别自得的一句话。它肯定感性的可贵,并强调人的真性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第二句出自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它否定感性,推崇理性,重视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的自信与勇气。作文从两个角度分别叙述故事抒发感受或者立意论证,都是可以的。当然,把感性与理性两者结合起来叙写或者论证,是很好的立意,重要的是要辩证地表达从而体现主题、立意的深刻性。

例文

笔上的月光

江苏徐州第七中学 郑畅

深夜。窗前。温灯。窄案。平整铺开的红格子稿纸上落着一行行细密整齐的方块字。稿纸的旁边,牛皮纸信封上的钢笔,静静地闪烁着月光。

这番情景无数次在我脑海中浮现。啊,信!有多久没写信了呢?每当脑海中掠过这个方方正正的字眼时,我都慨叹自己与它的疏离。很久了,已经很久没有那样一份心情,能让我再次端坐于书桌前,托腮冥思,扫尘铺纸,灌墨执笔,抹两三页薄而厚实的文字,让它们载着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思,飞越山川与沟壑,去见一见那个远方的人。

一直以为,只有这样的交流,只有用钢笔写下的点横竖撇捺,才能最真实地传递指间的温度,最恰切地表达内心的缱绻。可是现在,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写信了。交笔友这类的事,大概也只有小孩子才会做。大家都变了,变得成熟而理性,不会再用大把的时间写信、等信、读信――那样太慢了。人们也太忙。手机、电脑、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人们在电波的传递间交流,写见闻,分享感悟,有人点赞,有人回复,更有人兴致勃勃地转发。可是,对着一块块泛着幽光的电子屏,我却有些疑惑,每个人都在自说自话的时候,谁来倾听呢?当某些只适合在夜色中出现的话语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阳光下,这些话里,又剩下几分真情实意呢?

世界需要理性,这一点毋庸置疑。理性之光照耀着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极大的便捷。如今的我们,不再惧怕山长水远,能够方便而迅速地借助工具,同任何人交流,到任何远方去。按道理,我们应当不再忧伤,不再绝望。但是实际上,我们却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更加迷茫而孤独。

在人们都理性得可怕的年代里,我们需要那么一支钢笔,来代替天空中纷繁交错的电波,用细腻的人情,温暖冰冷的心灵。

我怀念那抹钢笔上的月光。

评点

文章题目形象生动,富有诗意,给人以新颖醒目之感。开篇即营造特定的场景进入,勾起作者的思绪,面对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传达真实的情感,就需要一份理性的坚守。书信,这一作为传统的传情达意的载体,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越来越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在貌似理性地选择现代的交流工具的同时,却缺乏真实而深挚的情感交流,从而体现了如何在感性中体现理性的思考。作者对书信可谓一往情深,文笔自然流畅,娓娓道来,显示了良好的写作功底。

上一篇:漫画作文“法律VS道德”导写 下一篇:时事型材料作文“救人哥的遗憾”导写